【战争雷霆载具资料】MB.175T战斗/攻击机


概述↓
类型:活塞重型战斗机/攻击机
权重:3.3
原产国:法国
品牌:布洛赫
设计师:不详
原型首飞时间:1939年7月(本型号小批量生产于1947年)
所属系列:MB.170
同系列产量:不详(本型号80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12.05米
翼展:17.96米
机高:3.55米
机翼面积:38.00平方米
空重:5480千克
外挂量:936千克
最大实用重量:7946千克
理论翼载荷:144.21~209.11千克/平方米
机组规模:2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2台
引擎原产国:法国
引擎品牌:诺姆·罗纳
引擎类型:14缸双层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14N-66
增压配置:无增压系统
引擎自重:694千克
怠速功率:4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894马力(225.02~326.28马力/吨)
海平面加力功率:1130马力(284.42~412.41马力/吨)
两千米静功率:942马力(237.10~343.80马力/吨)
五千米静功率:794马力(199.85~289.78马力/吨)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399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450千米/小时(3780米)
气动临界:0.75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8000米
2000-爬升率:9.50米/秒
2000~5000爬升率:8.38米/秒
格斗性能↓
低空转弯半径:275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472米
稳盘过载:2.3G
最大过载:11.2/-5.1G
失速临界速度:171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64±22度/秒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27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280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59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6.47米
停放仰角:12.0度
续航力↓
油箱分布:两侧机翼(发动机舱内侧)各2具,两侧机翼(发动机舱外侧 )各2具
内油量:459~1530千克
最大静油耗:7.59千克/分钟(每台3.79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60分29秒~201分37秒
理论航程:2673千米
作战半径:80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680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325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48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20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作战-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330-317-260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2门20毫米MG 151/20型机炮(机翼400发),单管射速70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二级武器组:1门20毫米MG 151/20型机炮(机背250发),单管射速750发/分钟,最大穿深26毫米
前方投射量:2.570千克/秒
总投射量:3.947千克/秒
可载火箭弹:HVAR型空射火箭弹,口径不详,弹重64.000千克,最大速度420米/秒,装药当量3.400千克TNT,最大穿深36毫米
可载鱼雷:F 5w型鱼雷,口径450毫米,弹重936.000千克,装药当量200.000千克TNT,最大航速43.2节,最大射程3.000千米,投放速度0~301千米/小时,投放高度0~120米
载弹配置1:HVAR型空射火箭弹X12(总重768.000千克)
载弹配置2:F 5w型鱼雷X1(总重936.000千克)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飞行员脑后配备10毫米钢板
评价↓
该型飞机具有较强的火箭弹打击能力,且可挂载鱼雷,具有尚可的对地及对海打击能力,但速度与爬升较慢、不够灵活且缺乏防护,火力配置中等,但由于弹链中存在对飞机蒙皮破坏作用较强的薄壳弹,其对空作战火力表现仍然良好。在外观方面,该机与MB.174A3较为相似,主要的差异在于其机头更加圆润,以透明罩予以替换,内部安装有一具雷达,该雷达不具有索敌与火控的功能,据推测应该为地形导航的用途,因此理论上该机具有相对理想的的夜航能力,但并不具有完善的夜战能力。(查看MB.174A3轰炸机资料请打开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4473706)


↑注:作为参照物的机型为道格拉斯DC-6A型民航货运机,长32.18米,翼展35.81米,机高8.66米,机翼面积135.90平方米,空重20803千克,满载重量486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