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湿疹家庭养护注意事项大集合,想要的答案都有啦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一)病因和发病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二)临床表现和分型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三)家庭养护
1.家庭用药
(1)急性期治疗如下:
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
大量渗出时应选择冷湿敷,如3%硼酸溶液、0.1%盐酸小檗碱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可用氧化锌油剂。
(2)亚急性期皮损建议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
(3)慢性期皮损建议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等,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
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依然是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四)注意事项
1.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3.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4.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五)预防常识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2.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
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
婴儿湿疹总治疗原则是:找出原因,对症治疗,合理喂养,精心护理。
一般说来,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母亲吃鱼、虾 、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母亲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确定让宝宝皮肤过敏的过敏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宝宝皮肤过敏的问题。但有时宝宝皮肤过敏的症状不会在他接触过敏原后马上出现,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宝宝皮肤过敏后需要等过敏原达到一定限度才会发生过敏反应,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你除了留心观察,宝宝皮肤过敏后,你还可以带宝宝去过敏专科门诊做皮试,确定让宝宝皮肤过敏的过敏原,以便有的放矢。
最后,还要提醒你的是:大多数成人护肤品中都含有芳香剂、色素和酒精等婴儿专用护肤品里不会有的添加剂,这些都会刺激宝宝的皮肤,引起宝宝皮肤过敏。因此,至少在宝宝1岁以内不要给他使用成人护肤品。
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是关键
对儿童过敏的认识与治疗应该是全身的和连续的过程。除了改善过敏症状外,家长朋友们要更多的考虑遗传因素---遗传过敏体质,是造成儿童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称,当父母都有过敏体质时,其子女就有70%的遗传机率获得过敏体质,母亲或父亲一方有过敏体质时,子女就有50%的遗传机率获得过敏体质。有家族过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更加困难,所以要做到早期治疗和预防。
孕婴期是治疗过敏体质的最佳时期。具有抗过敏专利的欣敏康益生菌冲剂益生菌对过敏体质的调整已得到众多服用者的认可,孕妇怀孕连续服用欣敏康益生菌冲剂,减少遗传过敏体质给宝宝。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怀孕妈妈食用抗敏益生菌,可使新生儿过敏性湿疹的发生率大大降低50%,新生儿持续使用抗敏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功效可持续延伸到幼儿期。儿童越早使用,改善过敏体质的机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