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系列快速坦克

BT坦克是苏联在1932至1941年间生产的一系列轻型坦克。BT意即快速坦克(俄语:Быстроходный танк, БТ),由最初的BT-1至BT-7共有7个型号(有时BT-7M被称为BT-8)。
1929年苏联派人往美国考察并买了两辆克里斯蒂型坦克,其使用的克里斯蒂悬挂吸引了苏联人的兴趣,此设计对坦克高速行驶有利而且必要时可把坦克变成轮式车辆,此设计成了BT坦克的共同特点。
克里斯蒂M1931/BT-1

M1931的车身左右两侧各有4个大型车轮,若在公路上行驶时,坦克兵要花大约30分钟把履带拆走并固定在车身两侧的横板上,车体正前方是倾斜装甲,驾驶员用操纵杆控制左右履带,若改用车轮则要加上方向盘。M1931总共生产了9辆,其中有炮塔的7辆被美国军方买了作为研究,其余两辆无炮塔的被买回苏联,出口批文称为农业拖拉机。
BT-2

BT首种量产型,1932年面世,BT-2以BT-1为蓝本研制而成,苏联人为它设计了一个炮塔,装备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车身正前方加上一条钢管固定诱导轮轴,车身为焊接和铆钉铆接的混合,BT-2和BT-1一样可以用履带或车轮行驶,但在实际使用时很少机会用车轮行驶。
BT-3
与bt-2基本相同,但把BT-2有减重孔的车轮改为一整个钢制车轮。并且按公制(bt-2用的英制)生产。在官方文件中仍称为BT-2。
BT-4

改用装有两挺机枪的炮塔,使用焊接车体,悬挂系统有细微变化,生产3个原型。因为很快开始生产BT-5,所以BT-3和BT-4的产量都不多。
BT-5

将炮塔重新设计,增加了后部空间并装上45毫米口径反坦克炮和同轴机枪,此种炮塔被分成有环形天线的指挥车型(后部放无线电机)和无环形天线的普通车型(后部作为附加弹药箱),改用苏联M5发动机取代原本可靠性不佳的美国发动机,BT-5是BT坦克其中主要参战型号,中国也有4辆BT-5并编入第200师当中。
BT-7

使用焊接车体,重新设计的车体前部,使用新的米库林M-17T柴油发动机(宝马发动机的许可副本),安装封闭的消声器。
A-20(也被称为BT-20)

一个新的BT坦克的原型,带有20毫米的倾斜装甲,装备45毫米20-K火炮,V-2型柴油发动机。在试验中输给了A-32。唯一的原型车已知参加过莫斯科战役。1941年,当德国人接近莫斯科时,形势非常危急,所有值得战斗的东西都被苏联投入使用。当时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陆军试验场进行评估试验的A-20原型机立即投入战争。后来,该坦克和它的前辈和后继者BT-7和T-34坦克一起被列入第22坦克旅建制。1941年12月1日,在战斗中,坦克严重损坏,被派到后方进行维修。三天后,它重新进入第22坦克旅,直到12月中旬,当坦克再次损坏,并撤离到后方,它就销声匿迹了。
A-30
A-30是A-20的加强版。它安装了火力更强的短76.2毫米坦克炮。但是,苏联人发现這A-30的炮塔太小,安装大型武器会对操作带来麻烦。炮塔座圈也承受不了火炮的后座力。
A-32

最初称为A-20G,后来改名为A-32,是A-20的竞争对手。取消了轮履两用系统,使坦克生产变得更容易、更可靠、更轻;装甲增加到30毫米,车体扩大,安装了五对车轮以更好地分配地面压力,用76.2毫米火炮替换了45毫米火炮,但重量只增加了1吨。1939年的试验表明坦克装甲可以升级,因此增加到45毫米。第二辆原型车就是是专门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的,装备了A-20的炮塔和45mm火炮,并在焊接在车体和炮塔上的特殊支架上放置了额外的重量,以模拟上装甲坦克的质量。经过令人满意的测试,还提出了其他要求,例如采用新的F-32火炮,这最终安装在了A-34系列,也就是著名的T-34。
其他型号:
bt-42
1940年1月1日,芬兰军向苏军发动总攻,苏军44师用BT-7抵抗,1月8日,苏军44师全军覆没,师长维诺格拉夫乘坐一辆BT-7逃回苏联,芬兰人则掳获了包括43辆完好或有部分损毁的BT-7以及各种机枪、战防炮等武器。

被俘的bt-7装备了英国qf 4.5英寸榴弹炮。同轴机枪被拆除,炮塔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火炮。只生产了18辆。
bt-43

芬兰的装甲运兵车。
粉丝群:779044129
日常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