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大学毕业,不如初中学历的父母”:一代不如一代,有因果

01
《战国策》中有言:“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过得好,就会给他们创造更多优越的条件,费心费力费钱培养孩子,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胜过父母。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代更比一代强。父母这一代还行,就希望孩子那一代更行。代代都行,家庭就兴起了,运势就昌隆了。
现实,真的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吗?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一代更比一代强是奢望,而一代更比一代弱,才是真相。
比如说,你初中学历,但赚了很多钱,资产百万、千万。这个时候,你就会要求孩子,要考上大学,让家族出一个大学生,那就光宗耀祖了。
等孩子考上了大学,甚至大学毕业后,你会发现,时代早就变了。

02
一位中年父亲的心声:子女大学毕业,还不如初中学历的父母。
陈先生是7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53岁了,而他的儿子27岁了,已经大学毕业4年半的时间了。
在儿子读高中的时候,他安慰自己说,只要儿子考上了大学,我就无忧了。在孩子读大学的时候,他安慰自己说,只要孩子找到好的工作,我就不愁了。
孩子出来工作后,陈先生继续安慰自己说,等儿子找到另一半,结婚生子,传宗接代,我就可以享福了。
可惜的是,陈先生的想法没有成为现实。确实,孩子从211大学毕业,但孩子如今也就领着税前8000元的工资,没房没车,别说结婚了,连找对象都困难。
今年年初,儿子还跟父亲陈先生说,近两年行情不好,公司都大量裁员了,找工作都不好找。如果不幸被裁员了,就只能失业了。收入不稳定,才是大问题。
身为父亲的陈先生发现,自己初中毕业,当年都能简简单单结婚。而孩子211毕业,竟然连找个对象都困难。感觉挺矛盾的。

03
只要我们留意近两年的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当下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失业,哪怕找到了工作,也未必能够养活自己。
这个时候,“啃老”和“躺平”的情况就出现了。子女啃老,那压力山大的,其实不是子女,而是上了年纪的父母。
父母也想子女可以早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只不过,当下结婚生子,需要有房有车,工作稳定,基本没有几个人,可以达到这样的条件。
就拿“买房”这件事来说,如今传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六个钱包买房”。所谓的六个钱包买房,就是掏空三代人的钱来买房。
为什么以前的人结婚如此简单,而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如此困难呢?首先,是物质经济的问题。其次,是婚姻观念的问题。第三,是市场行情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同时出现,就会造成诸多的矛盾。婚姻有矛盾,大学毕业就失业有矛盾,父母的教育投入和最终收获有矛盾......

04
为什么子女大学毕业,混得还不如初中学历的父母呢?因为环境变了。
以往,市场还未饱和,只要你随便做点生意,都能赚到钱,而且房价不高,有房有车是常态。
而在今时今日,由于市场饱和了,机会肉眼可见减少了,赚钱的难度越来越高了,而且房价翻了好几倍,那年轻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就成为现实了。
有一个案例。
一个年轻人是上海的本地人,211大学毕业,一个年轻人来自穷困的农村,也是211大学毕业。在他们30岁那年,人生的差距大到不可填补。
前者找了本地的女孩,强强联合,上海几套房,人生无忧。后者依旧在上海打拼,买不起上海的一个厕所,依旧996,连对象都找不到,还面临失业的风险。
这就应了一句话: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终其一生也到不到罗马。也许,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可父母和家境不一样,自然就有差距了。

05
跨越阶层的难度,其实越来越高。
上文所谈到的问题,都跟“跨越阶层”这一点有关。以前,你还能改变层次。如今,孩子出生在什么家庭,这辈子的上下限,就注定了。
父母有钱,那孩子就算没本事,也不会穷,因为钱财可以继承。父母没钱,那孩子就算有本事,也只能几千上万一个月,买不起一套房。
很多人提到“我的儿子是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还比不过父母”?很简单,大学扩招了,一年就有一千多万大学生毕业,市场饱和,不缺大学生了。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普通人所拼的,不仅是个人的本事,还有家庭的资产、背景、人脉和靠山。现实,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