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为什么同样都是干设计,一起入职的同事就成了我领导
你可能不会想到,在工作中某些时候,你回复一句“好的”会引发很多问题。
最近后台就收到了不少读者的留言,问我:
“为什么同样都是干设计,一起入职的同事就成了我领导?”
“兢兢业业工作好几年,凭什么工资还没一个新人高?”
“疫情反反复复,公司已经开始裁员了,自己今年的收入也开始缩水”
我们都知道,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但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吗?
未必。很多人整日忙碌,却没有在职场换取高价值。
疲惫、抱怨悄然滋长,让人渐渐失去动力,却始终没能解开困境。
我的朋友李可,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1
李可在深圳一家公司做设计,每天都要画稿件、做方案、对接客户。
我经常能刷到她的朋友圈:

自从干了这份工作,天天晚上加班九十点,忙得头皮发麻,还要面对甲方的夺命连环call。
因此还患上了鼠标手“腱鞘炎”。一个月要跑好几次医院。
上周,一件事却让她彻底爆发了:公司来了个新人,工资是她的2倍!
她实在不甘,跑去问领导:
我在公司呆了三年,工资一分没涨,凭什么他刚毕业,却能升职加薪。
领导让李可把新人一起叫到办公室。留下一句:昨天发群里的设计方案,下班前给我。
李可斜撇了新人一眼,回复了一句:“好的!”,就回到电脑前开工了。
她打开电脑,专心致志,手指上下翻飞:
用了大量精力,在全网搜罗筛选设计方案和素材、抠图
可是网上搜到的素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很模糊,有的不符合要求,一些素材网还要充会员...

加载不出的素材网站
好不容易做出自认为合适的方案!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公司空空荡荡。
可当李可打开工作群时,瞬间傻眼,新人竟然五点钟就把文件在群里发了出来,还@了领导!
新人不仅收集了方案的产品信息,还分析了历年来的色彩搭配趋势和产品要素偏好。

▲ 新人制作的图表
和自己苍白的设计方案放在一起,特别地扎心。
偏偏在这时,因为长时间握鼠标,李可的腱鞘炎发作,手腕传来剧烈疼痛。
李可终于忍不住了,“啪”的一下合上电脑,跑到卫生间大哭。

闺蜜群里,她的消息一条一条地蹦出来:
“我都不知道自己今天是怎么回到家的……
辛苦加班三年,落下一身病,竟然还比不过一个应届生!
我真的不甘心!”
2
李可这个人,性子犟不服输。我知道事情不会就这样结束的。
那晚过后她偷偷观察,发现新人上班时总会打开神秘软件,输入一些代码。
不看不知道,一看惊掉了下巴!
李可原本花费一整天的搜集的各种设计素材,新人仅仅输入十几行代码,1分钟就能根据不同主题、颜色、风格、元素,一键下载,分别保存在本地,下次需要用图的时候直接在本地浏览选择就行了。

▲一键下载图片素材
当李可一遍一遍改设计稿时候,新人在用Python做可视化分析,精准掌握客户品牌的用户画像和兴趣偏好,做出来的方案更符合品牌调性,一稿过更容易。

▲ 分析用户画像
当李可还在一张一张的做设计海报的时候,新人用它批量抠图,输入文字和海报元素,就可以一键自动排版海报,一个小时就几十张。

当李可还在通宵加班,完成各种渲染时,新人用Python制作一个小工具,就可以一次性批量渲染不同项目中的时间线。利用这些时间来休息、看视频,简直爽歪歪~

▲批量渲染不同工程时间线
你可以用Python去爬取国内外的优秀作品集,为创作提供灵感,你还可以用Python去复制优秀作品集,进行自动排版,快速生成眼前一亮的作品集。

李可那一刻才醒悟:
自己玩命加班,别人却早就学会用高效的工具了。
就像走路的人,走十天也不可能比开车的快。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李可打听到这东西叫Python。她暗戳戳记下,也迅速学了起来。
一个月后,发牢骚的深夜语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她满是兴奋的动态:

3
李可从忙得像陀螺,到现在的洒脱自如,她只不过花了几个月。
这一切,被我真真实实地看在眼里。
很多人和李可一样,上了班才知道,最痛苦的是抠图、搜集素材、处理Excel、文档等这样大量重复性的体力劳动。
因此,我建议已经工作的小伙伴,一定要和她一样尽快学习Python。
这样你才能摆脱打杂,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如果你是今天才了解Python,那么该重视了。
在招聘网站就会发现许多岗位都优先招会Python的,工资还高。
因为Python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实在强势,只需要一点点代码,它就可以:
1、批量处理上百个Excel、Word、PDF文件,工作效率翻十倍
2、生成可视化图表,工作结果展示更专业
3、网络爬虫,一键爬取网上想要的资料
4、进行数据分析,解决业务难题,汇报时更有理有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提高效率不再加班,拓展自己的职场可能性,学会Python应当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