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盆底肌修复的五大误区!女性一定要知道

2022-12-09 14:15 作者:泡芙彤  | 我要投稿

1、只有生完孩子的妈妈,才需要做盆底修复。
答案:错。
你知道吗?做盆底修复的人的年龄,简直跨了整个人生。
虽然说经历过分娩的妈妈是盆底疾病的高危人群,但是尿失禁、排尿困难、大便失禁、便m、x功能障碍、不明原因的盆腔疼痛或尾骨疼痛,以及盆腔手术后的带来的并发症,这些盆底问题不是只有产后妈妈才会遇到的。盆底功能障碍与每个人都有关。


2、我是剖宫产,不用做盆底修复。
答案:错。
怀孕的时候,zg逐渐增大,体重也跟着增加,为了适应隆起的大肚子,人体的重心开始前移,盆底肌背着一个沉重的子宫,一背就是10个月。长期负重,盆底的功能也大不如从前。通过会y超声检查也发现,即便是剖宫产的产妇也会出现盆底肌缺损。所以,不光是y道分娩,剖宫产同样会损伤盆底功能,需要做盆底修复。妈妈们要抓住产后修复的黄金期,及时做好产后恢复,下个手机G动app跟做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修复产后盆底肌松弛,改善脱垂、漏尿等问题。


3、身材好,说明产后恢复的好
答案:错。
有些妈妈产后身材看起来跟没生过一样让人羡慕,被人贴上“产后恢复真好”的标签。
就像朋友圈一样,能示人的全是“一切皆好”,不能示人的现实才最“扎心”。道松弛、漏尿、脱垂、这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清楚其中的尴尬、苦恼。
身材好,的确是产后恢复好的一个指标,但不是全部。除了身材,还有子宫、乳腺、盆底……真正的产后修复是身体和心理的全面恢复。
4、母亲/姑妈生完孩子都有脱垂,这是家族遗传性的,做盆底修复也没用
答案:错。
的确有些盆底疾病是会有家族遗传的倾向,比如子宫脱垂等。但是不代表不能恢复!越是有这个遗传倾向,越要尽早进行盆底保健,积极预防。
5、等脱垂严重了,就把子宫切了,手术比盆底修复彻底


答案:错。
都说子宫像个“贵妇人”,坐在八抬大轿之上。它是靠很多韧带、筋膜固定的。子宫切了,它的韧带都将被切断,盆底的支撑结构进一步被破坏,子宫脱垂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盆底就遭殃了,术后可能还会出现漏尿、x功能障碍、直肠脱垂等问题。所以,有脱垂,尽早做盆底修复,严重了就只能通过手术解决了。即便做了手术,手术以后还是要做盆底修复。
所以,还在默默忍受着漏 尿、脱 垂 的尴尬,不重视的。等到更年期ji素下降,各种盆底疾病的风暴来袭就真的是自己受更多的罪,那时候,想想要是早点重视就好了,怎么也没人告诉我。



盆底肌修复的五大误区!女性一定要知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