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复盘2023年AI主题大行情

一个月前我写了一篇《怎么炒题材?一文看懂主题投资》,讲述了题材投资(ji)的基本框架。总而言之,主题投资需要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行:基本面(题材)+技术面(图形),两者缺一不可。

我认为这两个因素,是缺一不可的。
光有题材,图形没有启动,是肯定不行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之间是一定存在误差的。有时候你说的都对,但市场就是没这么反应,那也没办法。利弗莫尔就犯过类似的错,他预判了宏观经济走向,他说对了一切,但就是出手太早,市场还没有反应,他就出手做空,结果亏了一大笔钱。
光有图形,没有题材,也是不行的。资金就那么多,肯定集中在题材上,没有题材加持的图形只是纯粹的波动而已,涨两天就回落,或者涨不起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找更有确定性的?为什么非要去炒没有题材的?
每年,A股都要找点故事来讲,2020-2021年左右的半导体、双碳,以及2023年的AI。今天就复盘一下AI的起落,至于半导体、双碳,欢迎关注“投资林教头”,后续会写文章复盘。
1,事件的突然出现
《怎么炒题材?一文看懂主题投资》提到主题投资的机制:
先是某个事件(题材)发生,改变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就是DDM模型分母的右侧位置,即使企业盈利没变、市场流动性没变,投资者风险偏好变了,本来看不上的票,现在趋之若鹜了。

AI主线爆发的原因在于ChatGPT的发布,首次发布时间是2022年11月30日。同过去的半导体、新能源不同(今天先聊AI,至于半导体、双碳,欢迎关注“投资林教头”,后续会写文章复盘),这一次的题材并非国家意志推动,属于外源性的,但这种外源性事件的影响力不亚于Windows的诞生或者iPhone的发布,属于技术革命级别的,所以足以引起一次大的题材。
反正这事之后,有一次我去出差,见到两位基金经理,这两位都在吹,什么“GPT改变人类”,不亚于当年吹“不买宁德等于不买房”、“元宇宙是未来”之类。我本人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但大家都忽略了时间,2023年2月初,ChatGPT刚刚火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泡沫还是机遇?深度解读ChatGPT产业链和投资机会》,里面提到ChatGPT就是个段子狗,目前只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离智能还差得很远,ChatGPT要改变人类,估计还得再过几年,但在A股上炒题材的股民们,包括基金经理,却总是喜欢用高大上的未来欺骗自己。
炒作就是炒作!投机就是投机!当我购买AI股时,我非常清楚自己是在投机,是在赚情绪面的钱!别跟我扯什么“不买宁德就是5B”或“AI改变人类”之类,这都是以后的事,而不是2023年的事!
别把自己骗了。
2,复盘微软、英伟达
直接受益的肯定是投资了OpenAI的微软,以及算力的直接受益者英伟达。
微软从下图1就开始启动,时间是2022年11月10日,所以市场总是跑在前面,策略分析师毕生都在追求股价的领先指标,发现股价才是那个最领先的指标。到了位置2,正好是11月30日,ChatGPT正式发布,大涨6.16%后便大跌,也正应验了那句话“利好出尽就是利空”。但ChatGPT确实是革命性的技术,市场开始热捧,位置3(2023年1月26日)再一次启动,并于位置4(3月14日)得到确认。在我写文章的今天(2023年6月底),微软的趋势还是一路向上,说明炒作还没结束。

英伟达启动的时间更早,涨得也更好,下图位置1是2022年10月24日,K线已经走多。2022年11月10日(位置2),同微软一样,当天大涨,涨幅高于微软,ChatGPT发布当天(位置3)大涨一波后进入“利好出尽变利空”的状态。但是2023年1月12日(位置4)便再一次转多,时间早于微软半个月;并于3月14日(位置5)再一次确认。

对比以上会发现几个结论:
股价是最领先的指标,事情还没出来,就先领涨了。
利好出尽变利空,ChatGPT发布的当天股价大涨,随后便是回落。
但主线一旦确立,回落之后又会大涨,并且上升趋势将会正式确立。
龙头(英伟达)的启动时间、涨幅,都基本上领先微软。
3,寒武纪
A股的启动让人匪夷所思,2022年10月20日(位置1),寒武纪放量上涨,比英伟达还提早了4天,但ChatGPT发布当天(位置2)却迎来下跌,市场根本没有反应。这进一步说明没有题材支撑的纯粹上涨是不值得炒的,站在位置1,我根本不会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想去当一个预言家。
但是在2023年1月31日(位置3,涨4.25%),趋势进一步确立,严格来说1月19日市场已经有了反应(涨幅4.27%),跟同样是芯片的英伟达相比,寒武纪启动的时间确实较晚。后来到了3月17日,寒武纪首次涨停,龙头地位确立,这个时间也比英伟达迟了几天。

上涨从2023年1月31日开始,一直到4月10日(下图位置1),落得个放量下跌7.94%。到了4月13日(位置2),下跌趋势确立(-8.74%)。也就是说这一波行情持续了2个半月。同时期的英伟达只有小幅下挫,整个趋势依然很完美,这体现了A股波动更大的特性。
5月26日(位置4),寒武纪涨15.17%,市场似乎又在走多,但在端午节前(位置5)又大跌13.49%。

4,其他国产芯片
(1)景嘉微
在“投资林教头”往期文章《ChatGPT产业链中,谁最有投资价值?》中我提到景嘉微,但景嘉微的走势似乎不如寒武纪,这说明题材炒作中的龙头,和基本面的龙头,不是一个概念。
景嘉微第一次启动的时间是今年1月17日(4.17%),时间比寒武纪略早;3月23日涨停,比寒武纪晚了一周。这说明如果你追不上龙一的涨停,可以考虑布局龙二龙三。
但是非龙头也不抗跌,4月10日景嘉微-15.25%,跌得比龙头早(寒武纪正式确立下跌是4月13日),跌幅也更大。
同样在5月26日,景嘉微大涨8.23%(比寒武纪少),但是在端午节前却只跌了1.48%。
(2)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趋势确立,应该是在今年1月19日(6.93%),和寒武纪同一天且涨幅是超过寒武纪的,3月17日上涨8.43%,和寒武纪也是同一天,但没有涨停。再往后,海光信息也没有涨停。
今天请教了个朋友,他说龙头一开始并不好分辨,领涨的不一定是真龙。海光信息刚启动的1月份,势头是超过寒武纪的,但3月份开始就不行了。
海光信息第一次跌破趋势是4月10日(-8.39%),跌得比寒武纪早,和景嘉微是同一天,但跌幅低于景嘉微,依然表现出一定的“抗跌”属性。
5月26日,海光信息涨6.8%,涨势、走势都远不如景嘉微和寒武纪了。但即使如此,还是能赚到一波不错的钱。

很多人有什么龙头信仰,一定要买龙一,重仓龙一,在我看来是5B的表现。投机的关键在于资金管理而不是买谁,而且明明是投机,非要给自己立个牌坊(信仰),也是可笑。
(3)龙芯中科
1月16日涨4.76%正式启动行情(一阳穿三线)19日大涨12.37%,强于以上几只票。3月17日大涨12.09%,然而这一天寒武纪是涨停的。
又是请教了朋友,他说龙头的定义是很多的,有人以领涨为龙头,有人以涨停为龙头,还有别的各种龙,就3月17日来说,寒武纪涨停了,龙芯中科没有,所以市场会有一大部分人把寒武纪当龙头看了。很多人确定了龙头就大胆买,追涨、追高、重仓,一度很赚钱。
但正如我前面说的,龙头信仰本来就是个笑话,交易的秘诀不是你买了谁,而是你如何做好资金管理,不懂这个道理的看“投资林教头”往期文章《如何构建长期盈利的交易系统?》。
4月27日,龙芯中科大跌12.14%确立了回撤,比寒武纪、景嘉微更抗跌。5月25日大涨14.99%,比寒武纪早了一天,但涨幅略低。
这一波最大的上涨中,龙芯中科涨的时间比寒武纪更长,但寒武纪涨了3倍,龙芯中科只涨了1.57倍。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大家会把寒武纪看成龙头了——从收益率来说,涨得最好,大家会把“涨最多”而不是“涨最早”的当成龙头。但无脑追求收益率的是韭菜,在我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5,服务器
(1)浪潮信息
从基本面看,浪潮信息是龙头,但我说过基本面和交易的龙头,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的重合度如何?

服务器的走势明显没有芯片的纯粹,可见题材的辨识度很重要,算力紧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芯片,而服务器只不过是采购芯片的集成商,但这也没有妨碍它的上涨。从启动到端午节前,浪潮信息也涨了2.7倍。
1月3日(下图位置1)上涨5.2%,但是更明显的启动应该是1月19日(涨1.62%,下图没标注),整个题材的启动基本上时间差不多,但股价早在1月初就有了反应,这再一次说明股价确实是领先指标。
3月3日(位置2)直接来个一字板跌停,也就是这第一浪也就持续了1个半月时间。但同时期的芯片龙头并没有这样的下跌。
4月7日(位置3)到4月28日(位置4),回升了一波,但只有20天时间,而这个时候景嘉微、寒武纪却是在下跌的。
5月25日(位置5),浪潮信息上涨7.26%,后续创了新高。

(2)中科曙光
国内市占率排第三的是中科曙光,讲真,中科曙光的走势比浪潮信息好看多了,但迄今为止涨幅2.35倍,略低于浪潮信息的2.7倍。这进一步说明,基本面的龙头概念,和交易面的龙头,有极大的相关性,但不一定等同。

1月16日(上图位置1)中科曙光放量上涨2.82%,标志着行情启动。启动时间和涨幅并不如浪潮信息,但比起浪潮那样快速拉升,中科曙光这样30度角一路向上的走势更具美感,3月3日那天也没有像浪潮信息那样的大幅波动。
如果持有浪潮信息,我很可能被洗出去,但中科曙光不会。3月16日(位置2)下跌3.98%,跌破均线,算是一次止损,但这个时候浪潮信息早已进入下行通道。从这一点看,似乎龙头并不一定更抗跌。
4月27日(位置3),中科曙光跌停,同时期浪潮信息仅跌了3.55%,而浪潮信息跌破均线是在28日,比中科曙光晚了一天,而且跌幅仅3.02%。结合以上经验可以看出,龙头大多数情况下是抗跌的,虽然不是100%。
5月30日(位置4),中科曙光涨停,启动的时间晚了浪潮信息5天,但涨幅更强势。
6,光模块
(1)中际旭创
光模块格局分散,中游主要是集成商,壁垒不高。从市占率上看,国产Top3是中际旭创、海信、光迅科技,而新易盛排老末。从基本面上看,龙头应该是中际旭创、光迅科技。

2月1日(下图位置1)上涨2.51%,算是第一个启动,但比起芯片股启动的时间1月中下旬来说,明显迟了,这说明板块确实是轮涨的,此时芯片、服务器大涨,但光模块只是稍稍涨了一点,资金的兴趣并不在这。一直到3月22日(位置2),来了个天量的“换手板”,行情正式确立。一直到5月11日(位置3),下跌4.3%跌破MA20为止,一共持续了近2个月时间。5月18日(位置4),一个涨停又一次确立了趋势,从位置2至今涨了3.62倍。

(2)光迅科技
第一次启动算是2月2日(位置1),一次放量大涨4.05%,涨幅超过了中际旭创(投机者们并不一定买基本面的龙头),3月22日的涨停(位置2)确立了趋势,和中际旭创是同一天。但光迅科技的走势似乎更妖,4月26日来个跌停(位置3),然而此时的中际旭创依然很稳固。5月17、18日(位置4),连续两个涨停再一次确立趋势,然而在5月17日,中际旭创只涨了2.85%。

从位置2算起至今,光迅科技涨了1.56倍,整体是不如中际旭创的。虽然光迅科技启动时涨得更好,但没有表现出更抗跌的能力。有些时候,抗跌还需基本面的支撑,资金疯起来的时候喜欢交易面的龙头,但基本面的龙头更抗跌。
(3)新易盛
基本面中份额排老末的新易盛,似乎也不那么强势。同样是3月22日(下图位置1)正式确立了行情,但是并不如前两者一样涨停,这说明资金就那么多,能买好的就买好的,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但也要尽可能买飞得高的。
到了4月27日(位置2),股价大跌11.52%,没有光迅科技那么惨(连跌两天,合计13.32%),但没有中际旭创表现得那么抗跌。
到了5月18日,终于迎来涨停,但马上回撤,表现得并不强势,直到25日(位置3)才正式确立趋势。从图形上看,这段期间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的涨跌时点几乎都在同一天,但新易盛的回撤幅度明显更多。不过从位置2至今,新易盛涨了2.66倍,比光迅科技赚钱。

(4)博创科技
这是一家在上面的市场份额饼状图中没上榜的公司,但也在CPO概念板块里找得到。博创科技启动的时间更早,3月2日(下图位置1)大涨超过15%,但没有涨停,光模块趋势确立的3月22日(位置2),公司涨了9.01%,虽然股价略创新高,但明显没有前面几家强势。到了4月26日(位置3)就直接跌了11%,而新易盛此时只下跌3.52%。
后续,博创科技的回撤幅度明显更深,一直到5月26日上涨6.13%再一次确认趋势(位置4),趋势确认的时间明显更晚,而且也没有涨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基本面的龙头和交易面的龙头,不是一回事,但相关性很大。基本面的龙头不一定涨得最好,但确定性比较大,比较能放心。
什么是龙头?最早涨的?涨最好的?我想以绝大多数股民的心态来说,应该是涨最好的那个,最好是来个涨停确立了地位的。情绪会追着这类股票进来,而像博创科技这种,涨停很少,几乎没有。
一方面,风口来了,猪都能飞,板块里的股票,做好资金管理,不管是不是龙头都能赚到钱,只是赚多少以及风险多大的问题,不要纠结到底买哪个,不要下载研报做什么研究。如果你做的是交易,就不要立牌坊,什么中际旭创、德科立、新易盛、博创科技,只是筹码罢了,别把自己骗了,别爱上你的“宝贝”。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慕强的,强者恒强,能买龙头就不必买别的。
以上说的观点,价投派看了应该会大怒,但我在这里说的就是交易,就是投机,只是我不立牌坊,我知道这就是投机,而且大大方方地承认。我身上有两套武功,一套少林(价投),一套武当(趋势),我拎得清,不会去“融合”它们,我知道什么时候出什么招。
(4)联特科技
联特科技市值203亿,不如中际旭创1200多亿,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光模块里涨最好的票(启动至今4.2倍)。
3月22日(位置1),公司上涨7.22%,算是正式启动,可见光模块的公司都在3月22日这一天启动了行情,但联特科技并不像中际旭创、光迅科技一样涨停,“信仰”没有确立。但是在3月29日(位置2),公司涨停了,这个涨停来得比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晚了一周,按理说它并不是所谓的“第一个涨停的龙头”,但并不妨碍资金对它的喜爱。就这样一直涨到6月5日(位置3),行情持续了2个半月,经小幅回撤后又创新高。

(5)剑桥科技
同上,这家公司在基本面上排不上号,但在交易层面却涨得很好(5倍多),启动也最早。1月30日(位置1),这家公司便放量上涨,2月9日(位置2)涨停,2月24日(位置3)再来个涨停。
这个启动时间是很惊人的,略迟于中际旭创第一次启动的2月1日,但中间没有太大回撤,而是一路上涨。在其他公司正式启动的3月22日(位置4),公司只涨了4.36%,但并没有下跌,而且在2天后的24日又来个涨停。到了5月5日、8日(位置5),跌破均线,算是完成一波上涨,从位置1到位置5长达4个月,比其他公司都长。

很显然,剑桥科技是受欢迎的,那么为什么受欢迎?在光模块的市场份额中,看不到这家公司,市值都涨成这样了,也才196亿,基本面的实力肯定是不足的。那么它为什么就这么受欢迎?还是慕强的心理问题。可以看出剑桥科技的涨停板很多,而且换手率很高,在一波上涨中换手率一直在20%以上,这充分反映出这家公司的“人气”。
所以,涨停可以吸引目光和注意力,而交易量、换手率等,则表现出大家是不是真的中意这张票。
7,中文语料库
题材是很无厘头的。
既然要做中文的ChatGPT,就是要有数据库不是?算力是稀缺的,数据也一样。于是传媒、出版,也莫名奇妙涨起来了,甚至包括做电影的。
同前面说的芯片、服务器、光模块不同,这个题材的上涨在我看来完全是无厘头,但我说了,你知道这是题材就好,不要立牌坊,在交易这个层面,存在即合理。
(1)中国科传
行情的启动应该是3月23日(位置1),和光模块启动的时间差不多。随后这家公司走出了连续数个涨停,一直到5月17日的跌停(位置2),宣告第一轮行情结束,此时已经翻倍了,而时间才不到2个月。但是走平之后,后劲不足了,6月7日(位置3)涨停,很多人以为趋势又确立了,实际上这是最后一跳。

从心理学上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分歧加大。鉴于绝大多数人炒股喜欢“立牌坊”,这就说明了基本面逻辑是有很大重要性的。
什么意思呢?前面说很多人炒股会把自己骗了,什么“AI改变人类”、“我们处于科幻世界的起点”之类,对于这些观点我通常嗤之以鼻。我说了,我不是不相信技术革命,而是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逻辑,要在基本面上反映出来的话,绝不是2023年的事。就像我也关注氢能源,我知道氢能源是绝对清洁的技术,但我也知道2030年之前这个产业并不会成熟,但这不排除有人在2021年的时候讲着氢能源的故事买了股票把自己套住。
但正因为太多人喜欢讲故事、骗自己,一定要立个逻辑把自己唬住,这就意味着逻辑更顺畅的概念,涨势、持续性都会更好,因为分歧比较难以形成。就像算力,逻辑上算力就是紧缺的,一直到今天(2023年6月底),这依然是共识,即使股价炒上天,这个共识还是很强。但炒什么小说网站、游戏、传媒出版、电影,就会有人怀疑了,一旦怀疑,分歧就出现,就不容易涨。
(2)新华网
新华网走势比较,启动时间是今年1月30日(位置1),出乎意料地早,一路没有跌破MA20,一直到4月25日(位置2),持续了3个月的行情,涨了1.73倍。随后回撤,到6月1日(位置3)才算回升,但一直到今年的端午节前,都还没有突破上一次高点。
事实上,中国科传也没有,人民网倒是一路飙升。我在人民网上吃了4个涨停,可你如果问我为什么这么厉害,我只能告诉你这是运气,碰巧罢了。人民网6月5日收了个涨停,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资金就进来继续推,而中国电影、新华网同时期都没有涨停。

(3)芒果超媒
我买入芒果超媒也是碰巧,碰巧我们之前路演过这家公司,碰巧我比较熟,碰巧觉得位置还可以,碰巧遇到传媒风口了。
芒果的走势,看起来非常好,但实际上也很混乱。启动时间是2022年,12月1日(位置1),也是非常早,但是今年1月31日(位置2),新华网启动的时候,反而被振出去了,虽然过了几天就继续回升,但震荡明显。以我个人观点,再一次确认入场应该是3月17日(位置3),但到了4月17日(位置4)又被振出去了,从位置3到位置4,我可能会亏钱。就这样一直回撤到6月5日(位置5),反弹确立。但如同前面几家传媒公司一样,都没有突破上一次的高点(位置6)。

(4)视觉中国
我就不复盘了,因为我没买,只能说乱七八糟,大起大落,这说明视觉中国这类公司,分歧是非常大的。信故事的,疯狂买,而觉得扯淡的,坚定看空。在“投资林教头”过去的文章《泡沫还是机遇?深度解读ChatGPT产业链和投资机会》,我已经吐槽过视觉中国了。
既然如此,我不会在这类股票上纠结,我要的是分歧少、逻辑顺畅的。如果你是价投,那就等待市场的错误,做逆行者,如果你是投机,那就跟随趋势,顺势而为。这很精分,很少人能同时做到。
说到这里我有几个心得:
涨停可能是信仰的标志。我一个做交易的朋友提到“龙头可能是涨幅最大的,也有说是第一个涨停的,也有说是领涨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龙头,我个人认为,在浮躁的A股,股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涨停,一根大阳线就能确立信仰,符合A股的慕强心理。从这一点说,筛选出今日首板的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题材的投机,跟经济基本面关系很小,主要还是心理战,所以,所谓趋势就是心理的一致,而下跌则是出现了分歧。那么什么样的题材能达到心理上的一致?有基本面逻辑支撑的题材,一致性更好,涨得更久。什么是一致性的题材?你去看看券商研报,以及跟基金经理聊天的时候,他们怎么骗自己的就知道了。如果这些业内人士都还在吹“不买AI就是不买房”,那么这就是一致性。同样,在传媒到顶之前,我也有朋友一直在喊“炒传媒肯定一地鸡毛”,他依然坚定看好算力,但鄙视传媒,这就是心理上出现了分歧,业内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传媒的故事。
能选择的很多,尽可能买最好的。传媒也涨,芯片也涨,光模块也涨,但买传媒就是不如芯片、光模块。光模块里,买博创科技,还不如新易盛、中际旭创。交易需要适当分散,但太分散又管不过来,如果你只能交易10只股票,就尽可能买大家都喜欢的。
在我的交易观念里,“忌贪”排在第一位,无论是传媒、芯片、服务器、光模块,都能赚个2倍左右,就不要纠结你能赚2.7倍而我只能赚1.75倍,没差的,关键还是资金管理。联特科技涨了4.2倍,远超基本面的龙头中际旭创,很多人会懊悔不已,早知道买联特科技了云云,但没想过你能在几个月内赚2倍已经谢天谢地。
8,AI机器人
当股价炒到一定程度后,总有人会觉得股价高了,当这种“觉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分歧开始产生。于是资金就要继续找题材去炒,这就是轮动的原理。
这也从心理学上讲明白了为什么股价涨不到天上去,主题投资不能像价值投资一样追求低价和安全边际,但也不能当接盘侠,各种权衡拿捏,需要技巧。
上游的算力、芯片炒得差不多后,随着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的发布,市场又嗨了,特征就是分析师、基金经理又开始自己骗自己,什么“机器人格局打开,人类进化终极梦想,AI皇冠上的明珠”之类,市场上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旦业内人士又开始立牌坊、讲故事,傻子就多起来了。

(1)丰立智能
行情的突然启动可以从5月17日(下图位置1)开始算,随后便进入了高换手的4连板。特斯拉发布擎天柱机器人,是2022年10月1日的人工智能日(AI Day),彼时丰立智能还没上市。为什么行情突然启动是在5月17日,我也不知道,这正应验了前面说的,题材+图形,一个都不能少。

(2)中大力德
中大力德是减速器概念股,减速器也是用在机器人上的。可以看出去年AI Day前后(下图箭头处为去年9月30日),股价并没有什么变化。消息并不一定立即得到资本市场的回应。

2023年1月18日(下图位置1),股价上涨3.82%,算是一次启动,和算力的时间差不多,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刚过一个月就收获一条大阴线。随后一直到5月18日(下图位置2,和丰立智能同一天)涨停确立了信仰,但也就过了一周便熄火。6月14日(下图位置3),又一次涨停,随后股价创新高。

可以看出,AI机器人的炒作似乎并不那么顺畅。本人经常读研报,印象里这几个月来业内还是一直在说算力紧缺的问题,也就是资金是稀缺的,永远只能往最热的地方集中,如果算力那边热闹,就不会往机器人这里跑。6月中旬,也是算力概念涨得很高,资金需要寻找洼地。
(3)华中数控
比起前两者,华中数控启动的时间更早(2022年10月17日涨停,位置1),甚至早于寒武纪(10月20日),在AI大行情未启动之前,我是肯定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一切就是那么莫名奇妙。但即使如此,跟着图形交易,一直到12月5日(位置2)被三振出局,也能赚个17%。

这说明两点:题材、图形,还是一个都不能少。上图位置1的位置,可以说是有图形,没题材,能赚小钱,但赚不到大钱,浮躁的资金都忙着找下一个板块,分析师们忙着编故事吹牛,一有热点就跑了。但如果非要二选一,图形比题材重要,因为你要赚的是资本市场的钱,不是讲故事和逻辑的钱。
今年1月19日(位置3),一条“一阳穿三线”再一次确立趋势,但是在位置4的时候就有可能再出局。此时是3月份,市场恰恰好在此时确立了算力的主赛道地位,资金有了更好的去处。虽然同样跟AI相关,但两个板块的处境依然是天上地下。
但是不久之后的3月24日(位置5),公司还是迎来了大涨,一直到4月26日(位置6),整整持续了1个月的上升,随后6月1日(位置7)的图形完美地再一次确立上升趋势。
跟中大力德、丰立智能比起来,华中数控的走势和时间点不太一样,可能和蹭到别的概念有关。这三只股票,我都是从Wind的“AI机器人”概念里选出来的,华中数控还同时蹭到了工业4.0、工业母机等概念。
之前听一个交易者说,如果一只股票蹭到的概念多,就比较好,毕竟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么一看,有点道理。
(4)步科股份
这家公司在Wind上所属的概念是机器人、工业4.0,启动时间也比较早(2023年1月16日),跟算力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并一直走到3月10日(位置2),期间可以赚到19%的收益率。而3月份同样是资金跑去炒算力的时候。
一直到5月18日(位置3),公司才进一步确立上升趋势。

复盘机器人的涨跌,感觉杂乱无序,这说明要精准抓时间是很难的,而且最好去找一些有确定性的板块,不是非得去抓什么主线。比如我看这两天火电就不错,虽然主线依然是AI。
9,左手价投,右手交易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吃饭,他说做交易老亏,我问他:“你是不是拿那些价投的对象来做交易了?”
他说:“是。”
啥意思呢?估计就是照着我写的那本《七步读懂财务报表》,自下而上,ROE、现金流、毛利率、周转率,一个都不能少,然后拿这些票来做交易,比如贵州茅台、爱尔眼科、迈瑞医疗等,他们觉得拿这些来交易,心理踏实,毕竟是“好公司”嘛!

我说:“这就是你的问题!”
价投、交易,即投资、投机,是两套武功,就像我学了少林、武当,面对这个对手,我用少林拳的时候,我的内功、套路,从内而外,全是少林派;那个人打过来,我转而使用武当的功夫,此时我的内功、套路,从内而外,全是武当派。
但我不会做所谓的融合,搞个什么武当内功+少林外功,我不搞这种不伦不类的东西。
价投派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才是“正道”,交易派喜欢嘲笑价投派是书呆子,这都没必要。
当你交易的时候,什么ROE、EPS、现金流,没必要!题材大不大?图形好不好看?博创科技干啥的?华工科技干啥的?不知道啊!没必要知道。我也不可能拿什么美亚光电、正海生物、迈瑞医疗来做交易。
当你价投的时候,ROE、现金流、杠杆率,一个都不能少,你得了解公司的业务结构、管理层、行业趋势、企业风险,再用DCF模型好好估值,计算安全边际。我不可能买什么丰立智能、博创科技、工业富联,骗自己这叫价值投资。
投资、投机,就是硬币的两面,只是投资者犯不着有道德优越感,投机者也不需要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