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究笔记19| 卢西安弗洛伊德描绘的幽灵般永恒的肖像

2023-09-05 18:36 作者:死亡博物馆  | 我要投稿



这应该是卢西安弗洛伊德唯一裸体自画像。画于1993年。



要画出幽灵一样永恒的肖像。

    画肖像画似乎也是梵·高的雄心之一。1890年6月5日,也就是梵·高自杀前的一个月,他在写给他姐姐威廉敏娜( Wilhelmina)的信里袒露自己的心境说:“我想画肖像画,特别是现代人物肖像画,我对画肖像画充满了激情,远远超过我对自己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激情。你可以看见我绝对不是在说我能做到这一切,但我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甚至希望我画的肖像画在一个世纪后让人们看起来更像幽灵。因为,我并不想把画画得像照片一样,我要让自己的创作激情在肖像画里展现出来。”(此段来自《蓝围巾男人》)

    画鲍里的那一批画是卢西安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英国画商们不看好男人体,更无法接受卢西安的风格,他还经常和画商发火,还有落笔就要收到钱的要求,一系列问题让他进入无人代理的空窗期。接着他迎来了阿奎维拉。

阿奎维拉的架势就完全不同。他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从来不讨价还价,在曼哈顿有自己的艺术空间。他家底殷实,并已经在为毕加索和马蒂斯的主要作品当中间人。柯克曼一直无法在纽约为卢西安找到愿意为他办画展的人。但是阿奎维拉却在一九九二年大展拳脚,从资金上将卢西安推向他的辉煌时代。

讽刺的是,阿奎维拉起初并不想要卢西安做自己的客户。他在伦敦通过博福特公爵在社交场合见过卢西安。但是当他离开了柯克曼,阿奎维拉有着各种不理睬卢西安的理由。但还是有人为他搭桥,他同卢西安共进午餐,地点在威尔顿(Wiltons),在圣詹姆斯杰拉米街上以龙虾和多佛平鱼著称的高级餐厅。“我当时并不真的想要和卢西安打交道,每个英国画商都告诉我,他的画根本卖不出去。巨幅正面的男性裸体肖像不可能有人买,而且他是一个那么难对付的人。我的妻子也一同来吃午餐,我对她说:'如果他邀请咱们去他的画室,咱们怎么才能优雅地全身而退呢?,"然后,我们吃了一顿非常不错的午餐,他自然邀我们回到他的地方。他拿出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雷·鲍厄里的画,我当时就想:'老天,这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和你过去所做的也不一样。’在第一幅作品里,他的腿抬起。然后是一幅雷的巨型后背画,最后他拿出一幅雷坐在红椅子里的画。我看了这三幅画,然后说:'咱们做个交易吧。""

他们握了手。"'如果这样能成,咱们就继续,不然咱们就停止。我这样告诉他,他就说了一个'行’字。”于是卢西安找到了一个新画商,他的第七个经纪人。他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第一次在勒菲弗艺术馆展出,然后五十年代是在伦敦艺术馆和汉诺威艺术馆,一九五八年他加入马尔博罗画廊艺术馆,安东尼·道菲和詹姆斯·柯克曼紧随其后。这次的新交易同以往一样。他画完最后一笔后,卢西安就要拿到支票。他从来不关心他的画商最终赚了还是赔了。他就是要快速拿到现金。(——《去你的·生活 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

    其实肖像画对于卢西安来说几乎同样充满激情,他认为自己画的一切都是肖像画,即便是静物。这五年的素描很少,版画也不多,主要还是以利·鲍里的肖像为主,也许这是一个仪式,可以想象你见到了一个和几千年前的人几乎一模一样的人。而那些形象是从小就影响你的形象,这多么让人激动啊。

有些人体肖像没放,可以移步公众号,或者无所谓。

永恒的面孔到永恒的肖像

    这个时候应该每个模特都知道自己如果被卢西安画入作品中就会成为永恒,很多模特当然是卢西安喜欢的,在一些特定的时机会成为他的情人和模特,正在看《蓝围巾男人》马丁虽然是后面几年才参与卢西安的创作中,但马丁小时候就开始关注卢西安了,这本写的很好,是三本里面写的最好的一本,本身马丁也是作家和艺术评论家,无论从文笔到历史信息,艺术分析,情感都很真挚,《去你的,生活》里面很多爆料,复杂的关系让人头疼又笑出声来。后面我们再详细评价这三本书,因为这个时期卢西安画了三幅《埃及历史》这本书,同一页,两个石膏面孔雕像,这对卢西安意义重大,那是他爷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送给他的书,一直影响着他,这里就谈到肖像的各种问题,我们为什么对肖像有兴趣,肖像代表具体的人吗?是记忆吗?还是代表一个时代的人,不是具体的人,不是我们了解的人,只是单纯的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对观看者有什么意义?

   卢西安一直追求的真实。从这样的角度再看卢西安画的每一张面孔,甚至每一笔都能感受他对真实的追求。

1939年,弗洛伊德只有16 岁,有人送给他一本书,书名是《埃及历史》(Geschichte Aegyptens)。从那以后,他经常会看那本书,特别是有两张石膏头像照片的双跨页。石膏头像出土于中东埃及阿玛纳的雕塑家图特摩斯的工作室遗址。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弗洛伊德画了两幅油画和一幅版画,都是关于这本书的。油画《静物和书》中,那本书正好打开在印有石膏头像照片的跨页上,石膏头像展示的是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的古人。那些古老的人像对弗洛伊德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它们纯粹是代表那个时代的人,尽管事实上它们代表的是古埃及人,原型的身份无从考证,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头像对3000年后的人们所产生的吸引力。它们在述说着过去的时代。

这里我们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有关肖像的问题。有时我们对肖像画感兴趣是因为它们所描绘的是我们知道的人--我们的祖父,或亨利八世之类的人物。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也不关心某一幅肖像画画的是谁。蒙娜丽莎很可能是佛罗伦萨的一个名为丽莎格·拉蒂尼的女子,我们对她知之甚少,但这对我们对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反应影响甚微。画的吸引力完全在于画面看上去怎样(或者不怎样,不知你会不会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有人写一本关于达·芬奇是一个多么糟糕的画家的书”)。

想想看,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事实:我们的情感可以被早已死去的人们的肖像所触动。关于他们的名字和生命,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原因也许是我们在画像里看到与自己有关的人--朋友、家人或与熟人相像的地方。奥古斯特·玛丽特(Auguste Mariette)是专门研究埃及早期古物的学者,为她工作的挖掘工人,曾经挖掘出一个埃及第五王朝的木质雕像(比弗洛伊德那本埃及历史书上的头像早一千多年),挖掘工人将木质雕像命名为“Sheikh el- Beled”,在阿拉伯语里是老村长的意思,因为雕像看起来非常像他们自己生活所在地的社区领袖(第47页)。同样的雕像,一个21世纪的观众可能会觉得它看上去很像李·包法利(Lee Bowery),他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最喜爱的模特。(——《蓝围巾男人》)

还有一幅植物的版画:

卢西安弗洛伊德1990年——1995年的作品能找到的基本都发了。还是非常的钦佩,只能用牛逼形容!


研究笔记19| 卢西安弗洛伊德描绘的幽灵般永恒的肖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