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果农,你会选择伐树重栽还是继续管理
今年果农刚忙活完苹果,就忙着在果园伐树,找挖机整地;往年也有这种情况,但是今年比较普遍,每个村都有十家八家的,十几二十亩地的,甚至还有更多的。以至于,去年还有果树不要钱,免费给果农伐树、挖地;今年果农自己伐树,还要送到收购点,一毛一二分钱一斤。

究其伐树原因无非就是:苹果不爱上色、个头长不大,卖不上好价格;再就是岁数大了,管理不了太多的果园,想立点新优品种,为将来做打算。
我们这儿的果园,一部分是九零年左右立的,以富士、嘎啦为主;一部分是两千年左右立的,以烟富三和2001为主;当然也有早的,不过在后期逐渐被高接换头或者伐掉重新栽种。现在管理果园的果农岁数都在五六十岁以上,树龄在二三十年;果园管理特别是疏果、套袋、摘袋、卖苹果期间,劳动强度大,时间紧迫;很多果农明显患有腰腿痛疼,有些力不从心。
“优果优价”这几年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今年由于受霜冻和冰雹的影响,优果率低,收购价还可以,一二级果80#收购价在3.5~4元,一二三混级2~2.5元,一级果7块钱一斤(全色),也成为社会焦点;七块钱的苹果和三元左右钱,也就是色泽和果型的差别。新品种上色快、全色,高桩,卖价高,加上媒体的宣传三五天就能达到全色,一亩地能收入多少等等,自然得到果农的追捧。

对于管理果树多的,适当伐掉一部分老弱树,栽种些新品种,等到五六年后,新栽果树到了盛果期,再伐掉其他的老果树,栽新优品种;这样一边管理老果树,一边立新果园,两下不耽误,做到收支平衡。要知道新建果园,需要3~4年才能结果,而且需要不少资金投入。
对于果园不多,还有管理价值的,也可以流转一部分荒废的果园,伐掉重新栽种新优品种;这几年,随着农村老龄化加重,荒废的土地、果园不少,一年三百五百就能流转到,很便宜的。

新优品种只是效益的前提,不是栽种了就能多卖钱,一样要加强综合管理。
⒈要确保苗木的纯度 :最好到大的有信誉保障的苗木基地购买。目前比较好的M9-T337自根砧,非常适合宽行密集栽培,便于管理。
⒉加强土肥管理 :老果园土壤含有太多的杂菌、酸根离子,伐完树,最好进行一次土壤杀菌消毒,也可以做土壤酸化改良,再用挖机深翻改土。种植第二年应逐年加大有机肥、菌肥的用量,生长期注重水溶肥的使用。

⒊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 :水泥立柱、聚酯托幕线(钢丝也可以)、地锚……,以及灌溉设施,最好做到肥水一体化;有条件还要拉起遮阳网,既能遮阳还能预防冰雹等自然灾害,特别是摘袋时候,预防日烧,减少工时都非常不错。

⒋新式栽培模式,对技术要求很严格:一般采用枝干型(高纺锤型),没有永久性主枝,需要强壮而笔直的中干。树高3.5~4米,30~50个小的临时主枝螺旋排列,枝条长度在一米左右,与主干角度在110°,间距20厘米。

有些地方也有采用三大主枝的小冠疏层型,如栖霞扬础,定干50~60公分;果农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经验,采取相应的栽培模式。
不管采取哪种栽培模式,果农要加强肥水管理,严格疏花疏果,防止果树过早衰弱。
对于盛果期、果树比较健壮还有管理价值的果园:
①我们要改变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对果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对于密集的果园要隔棵间伐或者隔行间伐,留出作业通道,更有利于通风透光。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最主要的元素是C、 H 、O也就是阳光、空气、水,绝不是N、P、K。阳光空气是不需要花钱的,只要通风透光就可以了;我们却在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购买N、P、K、S、Ca、Mg……。每年往地里追施大量的化学肥料,土地遗留太多的酸根离子和不溶入水的金属离子,使土地酸化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果实个头小不爱上色,果农以为买到假肥料或者施肥量少了,第二年再换一种肥料或者加大肥料的投入;如此恶性循环,最后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形成小老树或者果树衰弱,甚至死枝死树……。

②进行土壤酸化改造,增施有机肥、菌肥。利用雨季或者浇水全园撒施土壤改良剂;秋冬季结合伐树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菌肥,减少化肥用量,注意是减少不是不用。
③最好也增设一些硬件设施,如微喷、滴灌,遮阳网等;也可以脱袋后全园铺设反光膜、树干缠绕反光膜,让果实上下内外接受阳光照射,便于上色。
也可以进行高接换头,改换新优品种。
这几年,奶油苹果(收获时带袋一起摘)慢慢兴起,消除了老品种苹果摘袋不爱上色的弊端;由于延长了苹果生长期(小雪节气采摘),甜度高,也解决了苹果集中上市,人手紧张的局面,延缓了劳动强度。价格还可以,85#3.5元、80#3.0元一斤,关键是省去了摘叶、转果等工序,特别是省去了铺设反光膜,减少了投资,更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果农特别是岁数大点的,比较好的选择。
盛果期果园改造,投资少,产量稳定,果农多年管理,经验丰富,操作起来省心顺手。
果品管理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投资、修剪、施肥、喷药等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着当年果品质量,也降低了当年的收入。不论是新品种还是老品种,我们都要加强肥水管理,生产出优质果品;特别是网络销售,现在消费者更注重品质;水果是吃的不是摆设,好吃才是硬道理。
果树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小树到盛果期,果农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和汗水,也倾注着果农太多期望;“悠悠岁月,漫漫人生路”,伴随着果树生长,果农由壮年的汉子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二十左右年的果树正是盛果期、产量稳定的好时候,伐掉确实有些可惜;“条条大路通罗马”,果农要根据自身条件,权衡利弊,不论是伐树新栽,还是改造管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操作。
品质决定着果品的价值,供求关系影响着价格;只有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改变供求关系,才能解决目前的困境。苹果作为产业,影响着方方面面;果农不能靠着漏船载酒的运气,和得过且过、管理一年算一年的心态去管理。果农只有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果品质量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