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传
孔融传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9分)
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其孝。性好学,博涉多该览。
②辟司徒杨赐府。时,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
③后辟司空掾,拜中军候。会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④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贼张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融逆击,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稍复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其余虽一介之善,莫不加礼焉。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敛葬之。时,黄巾复来侵暴,融乃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备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
⑤时,袁、曹方盛,而融无所协附。左承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拜中军候( ) (2)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
16.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
A.偏袒 B.屈从 C.阻挠 D.逢迎
(2)融即夺谒还府( )
A.拜见 B.书信 C.名帖 D.请求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
19.简析孔融在担任北海相时的治理策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东在学校图书馆发现西晋宗室司马彪所撰《九州春秋》也记载了孔融“怒杀左承祖”这一事件,两书记载的孔融形象有差异。请结合上文第⑤段与以下《九州春秋》相关史料,帮助他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
孔融治郡北陲,欲附山东,外接辽东,得戎马之利,建树根本,孤立一隅,不与共也。于时,曹、袁、公孙共相首尾,战士不满数百,谷不至万斛。王子法、刘孔慈凶辨小才,信为腹心;左承祖、刘义逊清隽之士,备在坐席而已。承祖劝融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义逊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9分)
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年十三,丧父,哀悴(忧愁,悲伤)过毁,扶而后起,州里归(称赞)其孝。性好学,博涉多该览(谓广泛阅览)。
归: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称许)仁焉。
②辟(被征召)司徒(杨赐)府。时,(省略:孔融)隐核(暗中核查)官僚之贪浊者(定语后置句),将加贬黜,(融)多举(检举了很多)中官(本为古官名;后又指宫内、朝内之官;又指宦官;或指星位或星区名)亲族。(尚书)畏迫(畏惧)(内宠),召掾(古官吏的通称)属诘(责怪)责之。融陈对罪恶(陈述对答贪官的罪行),言无阿挠(巴结、屈服,结合上文的语境,可知是偏指“屈服”)。(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名帖,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项写成名片,进见时用)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而去。
③后辟(司空掾),拜(授予官职)(中军候)。会(董卓)废立,(融)每因(趁机)对答(回答董卓)/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忤逆)(卓)旨/转(转任)为(议郎)。时(黄巾)寇(侵略)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④(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迅速传送檄文)飞翰(迅速递送书信),引谋州郡。贼(张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融逆(迎击)击,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稍复鸠集(同‘纠集 ’,聚集、搜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土地庙)。其余虽一介(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之善,莫不加礼焉。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敛葬之。时,黄巾复来侵暴(侵犯),(融)乃出屯(屯兵)(都昌),为贼(管亥)所(被)围。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备)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
⑤时,(袁、曹)方盛,而(融)无所协附。(左承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结交)。(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拜中军候( 授予官职 ) (2)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 暗示,婉言告示 )
16.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B )
A.偏袒 B.屈从 C.阻挠 D.逢迎
(2)融即夺谒还府( C )
A.拜见 B.书信 C.名帖 D.请求
17.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孔融)暗暗地察访贪污的官僚,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大多检举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皇帝的宠信,召属官诘问斥责他。
(参考得分点:省略主语,隐,核,定语后置,贬黜,举,迫,掾属,诘责;一个分句1分,扣完为止)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
20.简析孔融在担任北海相时的治理策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强兵固防:招募军队,收集散兵。(1分)②移风易俗:设置城市、学校,弘扬儒学,善待名仕。(1分)③利用外援:联合其他州郡,向刘备求救,抗击外来侵略。(1分)
原文:④(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迅速传送檄文)飞翰(迅速递送书信),引谋州郡。贼(张饶)等群辈二十万众从冀州还,融逆(迎击)击,为(饶)所败,乃收散兵保(朱虚县)。//稍复鸠集(同‘纠集’,聚集、搜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土地庙)。其余虽一介(相当于“个”(多表示微贱))之善,莫不加礼焉。郡人无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为棺具而敛葬之。//时,黄巾复来侵暴(侵犯),(融)乃出屯(屯兵)(都昌),为贼(管亥)所(被)围。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备)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
解题说明:此文段分成三层次,分别从武功、文治、借势三个方面。
20.小东在学校图书馆发现西晋宗室司马彪所撰《九州春秋》也记载了孔融“怒杀左承祖”这一事件,两书记载的孔融形象有差异。请结合上文第⑤段与以下《九州春秋》相关史料,帮助他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
孔融治郡北陲,欲附山东,外接辽东,得戎马之利,建树根本,孤立一隅,不与共也。于时,曹、袁、公孙共相首尾,战士不满数百,谷不至万斛。王子法、刘孔慈凶辨小才,信为腹心;左承祖、刘义逊清隽之士,备在坐席而已。承祖劝融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义逊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后汉书》记载了孔融忠心汉室,怒杀左承祖的事件,塑造了他捍卫儒家君臣之道忠诚的儒者形象。(1分)《九州春秋》记载了孔融不听谋士建议,残忍杀害清俊之士的事件,塑造了一个平庸的割据军阀形象。(1分)其原因是后汉书是正史,宣扬儒家正统思想,孔融是孔子后人,所以多从正面塑造其形象。(1分)《九州春秋》由西晋宗室编撰,带有较多个人主观色彩,是造成孔融形象差异的主要原因。(1分)
参考译文: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十三岁时,死了父亲,悲痛过度,要人扶了才能站起来,州里称赞他的孝行。天性好学习,博览群书。
他被征召到司徒杨赐府。(孔融)暗暗地察访贪污的官僚,准备予以贬谪罢免,孔融大多检举宦官的亲族。尚书害怕得罪皇帝的宠信,召属官诘问斥责他。孔融陈述他们的罪恶,毫不屈从隐讳。河南尹何进当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拿着名片去祝贺何进,何进的家仆没有及时通报,孔融就把名片夺回归府,引罪自责回去了。
后来被征为司空掾,授中军候。遇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孔融每因回答所问常有纠正他不对的地方,因此触犯了董卓的意旨,调任议郎。当时黄巾侵犯好几个州,北海最为贼冲击的地方。董卓于是示意三府同举孔融做北海相。
孔融到郡,召集士民,起兵讲武,既下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贼张饶等二十万众从冀州返,孔融迎战,被张饶打败。于是收集散兵保卫朱虚县。又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误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立学校,表扬儒术,推荐贤良郑玄、彭趚、邴原等人。郡人甄子然,临孝存,有名气,死得早,孔融以没有见到为遗憾。命配食县社。其余虽然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也没有不以礼对待的。郡人无后代及四方游士有死亡的,都做棺材埋葬。这时,黄巾又来侵扰,孔融于是出驻都昌县,被贼管亥所围。孔融非常危险,派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刘备惊奇地说:“孔北海竟知道天下还有个刘备呢。”马上派兵三千救援他,贼因散乱逃走了。
当时,袁绍、曹操势力很强盛,孔融不对谁依附。左丞祖富有谋略,劝孔融与曹操、袁绍相结纳。孔融知道袁绍、曹操最终企图篡夺汉世,不想与他们搞在一块儿,一怒之下把左丞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