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谦信在小田园城下喝酒,从史料来看到底是真是假,来自于哪一则史料,可信度如何
相信看过风林火山的同好们应该都对上杉谦信在北条家的小田园城下喝酒的那一幕印象深刻,北条家的铁炮和弓箭就好像长了眼睛,无法命中在城下喝酒的上杉谦信。 我在查找之后发现只有赖山阳的日本外史有过这样的桥段,如下
大概意思就是说上杉谦信在山上,北条家派出死士射击上杉谦信,但计谋未能得逞 众所周知,日本外史可信度较低,甚至有些桥段看起来就像小说,为了印证这一说法,我查阅了《松邻夜话》发现也有相同的说法
大概意思是指北条家派出80名铁炮手,在右之初丸的井楼中的的矢仓进行射击,上杉谦信在门口喝茶。后边的情节想必是没有射中,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 《日本外史》与《松邻夜话》有一些出处,在这里《松陵夜话》的作者是宇佐美胜兴,也就是宇佐美定佑的父亲。对比而言,上杉谦信站在城门前喝茶这一说更有可信度,而《日本外史》应该就是参考了这里,并进行了改编。 那么接下来就以《松邻夜话》为参考来说,唉,我猜这里会有人反驳,《松邻夜话》和《北越军记》都是为了对抗江户时期的甲洲流而出现的。 像:谦信军记、北越军记、松陵夜话、北越军谈、关八州古戦录,都属于越后流,现代作品中采用的较少,仅供参考 但各位要注意,这样的故事是作为逸话出现的,所以说上限和下限比较高,上能编入史籍集覧、古事類苑等,下能直接收录野史。 先来从小田园城辩证一下,
(在我把这张图贴出来之后,日本外史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离小田园城最近的就是八幡山,但八幡山对着的就不是城垣了,相当于在玉泉山悠哉的看着京城) 众所周知,小田园城是一座平城,因为是一座平城,并且拥有20万人口,所以小田园城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也就是北条家的居所,外城呢?最远的距离也就是城墙外的栅栏。如果要从井楼打到栅栏那么远,那个时代的铁炮可没啥精准度,膛线还没有出现,大家都是一闭眼就听一声枪响,打没打中全靠运气。 而上杉谦信本人有一个小爱好,那就是经常去敌人的阵前打探敌人的情报,侦查敌军,这一点在很多书中都有体现。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上杉谦信来到城前侦查,口渴了想要喝一口茶,便取下随身所带的马上杯(有实物),在敌人的阵前喝了两口,敌人认为这是挑衅,便开了两枪,将其赶走。(有点像高欢在玉壁城) 而为何要这样写,我举个例子 宋辽战争景德之役里面萧挞览之死,都知道他是被爆头的,宋史的记载是他带队做战略侦查,然后被宋军发现后,宋军用床子弩对着对面一堆骑兵放箭,萧挞览被射中了,宋军这边的记录摆明是“碰巧”,但是辽军那边的记录就得记录为是宋军“伏弩”,萧挞览必须是被宋军埋伏已久了盯好了特意狙击的。 这两条记录是互相佐证了实锤萧挞览就是被宋军爆头了,而里面的差异如果拨开云雾的话,就可以证实就是偏向宋军这边的,而辽军那边的记录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小装一波 而吹萧挞览,说明萧挞览之死不是轻敌不是“倒霉失误”,而是宋军用“奸计”蓄谋已久。 《松邻夜话》的作者同样是这样想的,既贬低了敌人使用奸计,又抬高了上杉谦信“神”的形象。 在江户时期,甲州流与越后流这样神化自己来贬低对手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