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鉴赏】第六十一期:七海灯子

(全文约7500字,阅读约需18分钟)
-你果然在害怕,害怕展现真正的自己。
-因为……
-不想被人讨厌,对吧。我想要歌唱,想要唱出打动人心的歌!为此!我必须释放自我!接受吧!
-我做不到啊……释放自我……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节选自《樱坂雫的黑与白》
【基本资料】
姓名:七海灯子
日文名:七海(ななみ) 燈子(とうこ)
罗马音:Nanami Tōko
别号:大灯蹄子(较常见称呼)
出处:《终将成为你》
学校:远建东高中
年级:二年级
年龄:16岁
生日:2月19日
身高:163cm
三围:不明
血型:不明
星座:双鱼座
CV:寿美菜子

【往期相关专栏】

【同主题相关专栏】

这是一段,看似改变,实则被改变的故事。
我见多了学妹憧憬学姐的故事;而学姐爱上学妹,在我第一次看《终将成为你》之前还从来没有见过。
帮助一个学妹支招“如何对付向自己表白的男生”,原本是身为一个学姐做的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件事之后侑也拒绝了向自己表白的男生,本来故事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然而,七海灯子和小糸侑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因为,灯子喜欢上了侑。
所以,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我看到了侑和灯子两人之间的贴贴日常喜剧,而灯子也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教会着侑懂得“爱”为何物,随着侑对于灯子的关系的不断接近,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此外也会产生灯子对于侑强烈的依赖性,欲将其占为己有……
然而事实上,尽管上述镜头的确有所体现,但是这不是重点,也还不是灯子的真面目。
尽管外表看上去灯子好像很风光——身为远建东高中的学生会长,又是众星捧月一般,而且文武双全,待人亲切,受到众多学生的青睐,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表象。实际上,七海灯子是自卑的。她的这一切风光的形象,只是伪装。
而这,就是这篇鉴赏开头题记的用意所在。
在知乎上有这样的讨论,说是“灯子可能患有lithromantic症状”,灯子讨厌自己的源泉是不是在这里——一开始喜欢侑,后来侑也喜欢自己,于是灯子开始讨厌和侑的这段感情,进而讨厌当初喜欢上侑的自己。
然而答案并非如此。
和《LL虹咲》的樱坂雫一样,七海灯子也存在两面性,并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可能来的更加浓烈一些。灯子的白面,是她身为远建东高中的学生会长,被众人爱戴,树立的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伟大形象;然而她的黑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敏感——自己现在的这种形象,就是当年还在世的姐姐的形象;姐姐意外去世后,灯子就活在众人的眼光之中,心中所想的,是众人如何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姐姐的完美形象,一旦有些许的失败,就会被别人所讨厌。
因此,她假装完美,也才有现在这番风光伟大的形象。这恰好和下面的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是恰好相反的——
我很骄傲 装不像你 预谋中的
那个花花世界 假装完美
坚持我 color color color
谁定义无所谓
是你看我的方式不对
——吉克隽逸《彩色的黑》
吉克隽逸的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受他人约束,以自己活在自己所要企求的那个世界为荣”,而灯子则活在了上述歌词所描述的“花花世界”之中,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定义,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待方式。
这样的形象特点,就和题记里面的樱坂雫不谋而合;而当年第一次看虹团动画的雫的个人回时,雫的心事那一段,也有弹幕指出曰“七海灯子直呼内行”,只因为不少观众从雫的当时的心事找到了一点灯子的影子——渴望被认同,渴望受到喜爱,渴望自己的价值受到肯定,因此,她需要追求完美。 这在我之前《樱坂雫的人物鉴赏》也有提到,如今所要鉴赏的七海灯子,也是如此。
本来按照往常的习惯,为了方便称呼,我是会在鉴赏的内容中称呼所要鉴赏的对象的外号或者三次元最常见的称呼的,但是今天所要鉴赏的灯子是个例外,很多观众都会把灯子唤作“大灯蹄子”,但是我是不忍心这么叫的。尽管看上去她的确很会拉拢人,“佐拥侑抱”,但是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内心的自卑而想跟周围的所有人交朋友,让更多的人认同她。与其说这是一个需要被抨击的角色,不如说是一个被同情的角色——更多的,她可能还是需要众人的肯定。因此,我也不会随口把“七海灯子出来挨打”挂在嘴边。

那么灯子为什么要拼命追求姐姐的形象呢?
原本的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价值。
渴望被认同,这一直是缠绕在很多动画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个人都会渴望被认同,希望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肯定,希望自己的价值能被发掘。只是对于这类问题,有的人能够快速找到解决的答案,而有的人则稍微慢了几步。灯子,正是其中的后者。她是一个优等生,但也是一个“差等生”,因为在情感方面的把握,比正常人迟钝了一些。
曾经,她有一个几乎是完美无瑕、被众人追捧着的姐姐七海澪。在众人的追捧的阳光下活着的姐姐,就这样在当年幼小的灯子心里埋下了敬仰种子。姐姐就像一堵墙一般,对于黯淡无光、胆小内向又自卑的灯子来说,姐姐的这堵墙挡住了来自外界的目光,所以灯子才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在一个阴暗的角落中生活着。只可惜,在灯子眼中这美好的一切,终于还是在一天的一场意外事故之后灰飞烟灭。因为和自己猜拳输了,姐姐被母亲委托去买酱油,可正是这平凡的一趟路成了姐姐的最后一趟路,之前和灯子的非常平凡的一次告别也成了永别。也就在此时,墙顷刻间倒塌,来自外界的光芒就这样直直地照在了灯子身上——期待、盼望着能继承姐姐七海澪的目光,就这样盯着灯子。从此,灯子活在了众人的期许之中,一方面原本比较散漫的她也变得认真起来,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活在被人的目光下,所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就这样被套上了枷锁:灯子不能做出可能引起他人讨厌情绪的事情,不然就会被非议。联系之前所提到的樱坂雫也是如此:因为生怕自己在释放自我的时候演技不佳被别人讨厌,所以小雫一开始总是放不开来而导致自己的主角位被撤换。只是和小雫不同的是,比起小雫周围事实上并没有别人的期许以及有中须霞能够劝慰她,灯子的周围只有不断的期许的目光。
要连同你姐姐的份一起活下去,变得像你姐姐一样优秀。
在这样饱含期待的目光之中,自卑的灯子渐渐背离了自己的本心,追随起了姐姐的脚步。考上了和姐姐一样的高中,也和姐姐一样当上了学生会长。她彻底摒弃了过去真实的自我,戴上了一副名叫“完美无瑕”的不属于真实自我的面具,也因此收获了掌声和喝彩。
只是这些掌声和喝彩,接受者也不会接受。

所以才有了动画的一开始,面对被男生告白的侑,灯子给出的建议是“果断拒绝”的建议。因为,放在以往传统的动画作品中,后辈有了喜欢上自己的人,作为学长或者学姐一般都会以过来人的身份鼓励后辈接受对方的心意。然而在灯子这里成为了“典范转移”,而这样的建议,归根结底,还是出于自己的自卑内心。因为,自己的“完美演绎”,使得自己的周围渐渐充满掌声和祝福,但是也渐渐地,灯子的内心也变得煎熬,因为自己的完美,所以追随她并且向她表白的人越来越多。而如果成功表白,那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很多时候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更加无法随心所欲。
因此,她选择了逃避,对自己抱有好感的人,也都一一拒绝。因为,在她眼里,“喜欢”这种人之常情,就像一个无形的囚笼,把自己牢牢捆绑。所以,面对后辈的困惑,身为过来人的她,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建议。而此时,灯子内心的转变,也刚刚开始。
一开始看到《终将成为你》,略微了解了一下侑和灯子的身份背景后,我一开始以为是侑会成为灯子那般完美的人,但是实际上反了过来,是灯子终将成为侑。虽说两个人的确都有所转变,是一个两位女孩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变化更大的,终究是灯子。

对于侑来说,学姐喜欢上学妹,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对于灯子来说,侑就像是救命稻草一般,因为侑不拥有喜欢,所以,尽管自己是学姐,但是在灯子看来,侑就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人,是自己在这世上的唯一的依靠。所以,灯子才会不顾一切想要占领侑,殚精竭虑靠近侑,以至于有时候甚至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而在和灯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侑也逐渐熟知灯子的真相——内心软弱。所以,在之后竞选学生会长的应援演讲中,作为灯子的应援人,一方面,侑在肯定着灯子过去一年带来的丰硕成果,但是另一方面,内心却在想着灯子如何面对接下来的话剧——那是七海澪生前演绎的话剧,而成为众人眼中的“七海澪的传承者”,灯子无疑成为了这部剧的主演,还要演出和当年的姐姐一样的表现。浅层次的戏剧,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有演员、剧情在可控范围内;但是深层次的戏剧,就是灯子现在在过着的生活——“观众”即是她周围看好她的人,她需要表演得跟姐姐一样优秀。这里的表演我没加双引号,因为灯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出于她的真心。

侑顺利地帮助灯子完成了应援演讲,后来灯子也完成了演讲,最终灯子也成功当选。获胜后的灯子当着自己初中开始时候的闺蜜,对着侑说道:“我最喜欢你了。”于是有很多观众开始认为“那是在当着佐伯的面NTR”,甚至因此同情佐伯而给灯子起绰号“大灯蹄子”,甚至有原作党知晓这出故事后来的发展后刷“大灯蹄子出来挨打”之类的话,而有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也在跟风。然而灯子并不是完完全全就放弃了佐伯,灯子之所以在佐伯和侑之间选择了侑,并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是比起佐伯,侑提前一步察觉到了灯子的内心。因此,尽管佐伯从国中时期就开始和灯子一起,但是灯子所需要的是能够帮助自己摆脱“讨厌自己”的阴影的知心者,而不是担心因为窥探到了真实的自己,如同揭开伤疤一样而会导致疏远的表面朋友。从这一点,我所看到的,是一个理性、聪慧的灯子。这出剧情,也不能和“扭曲”扯上关系。

动画中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是第六集后半段侑和灯子的对话。侑向老师打听到了关于灯子的真相,此时灯子也认为“这部戏剧是姐姐去世之前没能完成的,所以,我要完成姐姐没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尽管此时灯子回答得轻描淡写,但是内心还包藏着对于旁人的眼光看待所带来的恐惧。尽管侑察觉到了这一点,也劝说灯子放弃,认为“七海学姐你保持你现有的状况就可以了”。

可是面对已经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的侑,灯子还是说:“就算是死也不想被这么说。”

虽然眼前的侑已经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在侑面前,灯子完全可以撒娇;但是在更多的人面前,她却不能这么做,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灯子看来,都对她抱有强烈的期望,希望她完美。换句话说,此时虽然有侑,但是侑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还不足以撼动普通大众的期许的力量。就像是背着沉重的包袱一样,侑最多只能帮助自己把包袱中的一团棉花丢掉罢了。所以,灯子还是希望成为特别的存在,这才能让周围的人信服。

自己的请求被拒绝了,侑很是不甘,因为她以为灯子是离不开自己的,但是现在看来,是侑错了。于是,侑直接戳中了灯子的痛处,说“七海学姐很寂寞”,因为无论是完美的自己还是脆弱的自己都不能被肯定,所以才只有侑这一个选择。而被戳中痛处的灯子也如梦初醒。尽管演剧还是会继续下去,不过她也向侑提出了几个请求:让侑协助自己完成演剧、陪在她身边、在她寂寞的时候让她撒娇、不要喜欢别人也不要讨厌自己,以及最后的一点小请求,那就是彼此牵手回家。
回家的时候,侑觉得有些难为情,而灯子固执的爱情观,也随着自己的内心独白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喜欢,是粗暴的词语。喜欢这样的你表示……若我不再是这样,就不再喜欢我了吧?喜欢,是束缚的言语。所以,不会喜欢别人的你,在我眼中是最温柔……
这就是灯子对于“喜欢”这个词的畸形的定义。喜欢一个人,是因为他有一点不变的品质。假如这一点品质丢了,那“喜欢”就不成立了。言下之意是,灯子还是放不下对于完美的、特别的自己的塑造,因为在常人的眼中,自己就是特别的,完美的,假如这些特质没有了,变得普通而不完美,那就不会有掌声和赞许了。而如今,侑的出现很是特别,因为她没有灯子所认为的关于“喜欢”的定义,她的眼中,只有一个非常正常但是不平凡的灯子。可以说,此时的灯子的内心,有了一点转变,是哂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转变。

然而,自己内心的自卑感还没有完全散去。灯子还有上面的爱情观,仍然很在意姐姐的伟岸形象,也由此对自己的胆怯懦弱感到自卑。所以,她讨厌自己,讨厌那个活在他人眼光之中的自卑的自己,讨厌那个非常在意众人的评价的无法展现真实的自我的自己。这样的想法内心,又一次和我题记中的那段樱坂雫内心的独白不谋而合。而要评价灯子的爱情观,说是“扭曲”也不合适,只是不同的价值观的体现,本身没有对与错。我上面提及过的“畸形”,本身是相对于正常人的认知而言,并不含贬义,并不是对于灯子的爱情观的否认。
无论是七海灯子还是樱坂雫,都有“黑与白”的双重人格。而不同于小雫的黑与白是共生的,灯子的黑面与白面,则是对立的。灯子的双重人格,黑面是本我,内心自卑、胆小、懦弱,是普通的内向型人格;而白面,是表演型的一面,想要展现出完美、特别的自己,想要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为自己的黑面是自卑的,是不起眼的,所以会被白面排斥,因为白面会认为黑面是不够进取、不够上进的,不能把特别而又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众人看。但是与此同时,黑面也在排斥着白面,因为黑面的内向,使得白面所要展现出来完美形象而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心越来越累,却又无处宣泄。两重人格互相讨厌着对方,互相排斥,这样的人格演绎,也使得灯子的内心越来越煎熬,最后产生了讨厌自己的心理。而雪上加霜的是,之后的合宿,前辈对灯子所展现的“真实的姐姐”更是让灯子惶恐不已。此时面对身心俱疲的灯子,侑将灯子请入了自己的房间中。

正常的番,如果我看到上面这幅图的一幕,我肯定会说“百合大法好”;然而在此处,我没有尝到所谓的“贴贴”的糖分带来的甜味。相反,我尝到了苦味。此时的灯子,在前辈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姐姐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也有瑕疵,比如经常使唤学生会的其他成员帮忙写暑假作业。或许此时,灯子猛然从这一出说法找到了一点以前姐姐的一点影子:喜欢使唤人。有缺点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从小一直憧憬着姐姐的灯子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自己一直所追随的形象,竟然有着这样的一面。此时,她很迷茫,因为她的内心失去了目标。她的目标,是成为完美、特别的存在。
侑:不成为某个人就不行吗?
灯:不行的。原本的自我有什么意义吗?
……
灯:侑……你不要喜欢上我哦……
侑:我明白的。
灯:因为我讨厌我自己。对我讨厌的东西说喜欢的人,是没法喜欢的吧……(我)想继续喜欢侑。
侑:那……学姐也……(二人分别后)不要对我喜欢的东西说讨厌啊!
这段剧情欣赏完后,比起看女主之间贴贴的喜悦,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对于灯子倾诉内心时克服内心纠结的勇气所带来的心疼,同时也有对侑始终守护着灯子的决心的敬佩。后来背着灯子,侑联系了编剧的学生会成员,而编剧的学姐也赞同这种修改。所以,后来侑和灯在水族馆排练的时候,侑就已经用了修改过的剧本。
一开始听到这段剧情的时候灯子还很茫然,怎么剧本的内容都变了?不过当侑说到这是“即兴表演”之后,灯子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错愕,而是配合着侑即兴表演了。看似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灯子内心的变化。因为原来的剧本是照着姐姐的形象撰写的,剧本最后主人公面临的三个选择,都是在过去的选择,而不能体现出“现在”这一最真实的存在。灯子在演出的时候虽有一开始的茫然,但是并没有抗拒,我所看到的是灯子内心的成长。换做以前的灯子,肯定希望剧本按照原来的那样写,因为那所体现的是原本自己内心的目标;而现在,她接受了真实。

在我之前的TV长评中,我并没有找到这部番的精髓之处,以为是两个人之间的互相改变。尽管这一点没错,但是这部番的精髓还是在于灯子的转变所带来的效应:不是简单的成长的故事,而是反映了我们在青春期可能面对的烦恼,并展示了跨越心坎的心理历程。灯子渴望被认同,所以一直戴着“特别、完美”的面具,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但是她又非常烦恼,会不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被别人瞅见自己的真实面目。所以,尽管自己被人拥戴,但是她一直拒绝周围的人接近自己,看似人气高,实际上却很孤独。只是后来接触到侑这样的能哂纳不完美的、真实面目的自己,她的内心才开始得到转变。
这放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谁都希望自己被认同,所以,我们都会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而生怕出糗、出错。人人都是如此,即使是有了多年社会经验的老江湖,都会这样。但是,没有谁会一直完美表现,是个人都会有出差错的时候。于是,有人沉湎于悲伤和自责当中,感到茫然无措,觉得自己被讨厌了;亦或是陷入自卑的深渊,感到一无所有。这一点在我身上也有所体现,就拿音乐游戏这档事来说吧。我一直很想像某些人一样,玩游戏非常厉害,所以我一直都在通过不断练习邦邦、Lanota(盘子)等游戏加强自己的手感。一旦自己打下来的表现不好,我就会很失落,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但是如果想到七海灯子,我又会怎么想呢?虽然自己在音游的技术方面我可能技不如人,但是我还有优异的学业成绩和比较健康的身体,我有头脑聪慧的优点,也有手残的缺点,这就是真实的自我。当然我也不是说有“接纳真实的自我”的心态,就意味着我有缺点也不用改了,该追求完美还是得追求,精益求精用在哪里都不会错的,只是不要在失败或者不如意的时候过度自责而导致自卑罢了。

表面上风光,但是内心孤独自卑;表面上是众人中特别而又完美的存在,但是实际上也会有无助的时候,也有缺点。但是,这就是真实的七海灯子。或许,她的内心的天平倾斜不太正常,但是内心还是源于内心对自己的厌恶;也好在最后容纳了真实的本我。或许这就是七海灯子给我们的启示:不必为了一味回复沉甸甸的期待而假装完美,有时候也得找回本我。正如本番的ED《hectopascal》的歌词所阐述的那样:
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来窥探我纤细的内心吧
这份朦胧的感情如果暴露了的话
你会不会逃走呢
明天又会变成谁的样子
终将变成你的模样
无论多么快地逃走
就算擦肩而过
也要一直保持原本的你
因为我一定会去与你相会
本文允许转载或摘编。
西木野打牌姬
2022-6-24于美国宾州伯利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