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分上岸经验贴)2022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846运筹与管理
22初试已经结束,学长邀请了部分高分学长来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接下来还要邀请更多22同学分享他们的备考经验,这些备考经验包括学长们个人复习备考心路历程、各科复习规划、踩过的坑,对23级学弟学妹复习备考的建议和期许等等,希望学长们的分享可以帮助到23级学弟学妹
第一篇经验贴来自于388分一个同学,非常厉害,以下是正文
专业课:先说一下个人情况,我是跨考生,本科应用数学,学过运筹(处于学了一遍但也忘得差不多的状态),没有接触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这类文字量大、记忆强度高的科目)。
【用书】一是运筹学的教材和解题指导、管信的教材加习题册;二是学长的初试资料(运筹+管信+真题);三是一些视频课。重要度而言,个人觉得任何教材和辅导方式都只是帮助获得知识的手段,真题才是最快把握应试能力的。
但千万不能过度依赖真题在某些年份表现出来的所谓的规律,尤其是今年的卷子,还蛮打破规律的,如果只按照真题出现的知识点复习是不够的。
【规划】我整体的复习思路是第一轮仔细一些(慢一点也没事),尽量把知识框架自己搭好,能学的知识点、能做的题都学一学写一写,哪怕是有一点难度的超纲的也耐心看一下,以弄懂为主,不强求记忆。这样的好处是后续几轮复习以及写真题的时候能更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不盲目、有方向,真的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精力,心态也好很多。
时间安排上,我是从七月正式开始的,先学运筹,后背管信,在运筹学完、背管信的同时开始写运筹的真题。大概十月初写完第一遍运筹真题,写完运筹真题后重新开始过运筹的知识点。与此同时,管信背完第一遍后开始写管信真题。
关于专业课每天学多久:因为我是按章节安排的,所以第一轮每天学习的时间不定,大概保持每周整理好一个章节并且预习好下一章节的进度。写真题第一遍每天1-2张。第一轮全部结束后每天大概2h管信(因为要反复背)+1h运筹(因为第一遍很细致全面,所以运筹后面几轮超级快)
【运筹】第一轮的顺序安排:自己细看一遍书+资料→上课→粗看一遍书+资料,整理该章节的知识框架(此时顺便整理需要记忆的部分),并且写习题(注意也不是所有题都要写,一看就特别抽象复杂的题被考到的可能性不太大)。就这样一章节一章节的来。
这样细细学完第一轮运筹(其实相当于看了两遍书了),开始写运筹的真题,第一遍我没有计时,是抱着“看看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心情写题的,同时顺便把各个题型的答题步骤规范整理出来(这样后面就不用再花时间了),大概每天1-2张,具体时间取决于没做出来的题有多少。运筹的题其实大部分都不难,一开始写不出来大多都是因为忘了步骤解法,所以第一轮真题其实一边写一边就把知识点乱序复习了一遍。
写完第一遍运筹真题,我又重新按章节顺序过了一遍知识点和错题。然后开始第二遍真题,这个时候我开始计时了,把熟练度提上来。如果没有按答题步骤规范写,那一定要更快一些,因为正式考试写答案还是有点费时间的。第二遍真题写完,知识点也乱序过了一遍。
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知识点挑着写的,这样也便于感受一下每个知识点在考卷中的考察难度。当然并不是说之前很多年都简单,未来也就简单。事实上这两年的卷子给我感觉有在暗戳戳增加一小部分有区分度的题目(比如今年排队论的最后一问考了一个相对有点冷门的相对到达率)
再往后我就随心写了,每天练几题保持一下手感这样子。
最后,考试前按照自己划分的章节数目安排时间,保证每章节知识点和对应的真题都过了两遍,详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决定。同时这个时候可以把运筹里需要背诵的部分安排上。
【管信】第一轮安排:细看课本→写习题集上的单选题→整理该章节知识框架,并标注好要背诵的内容(此处还可以分不同的重要性)→第二天学新的章节并开始背前一天准备好的上一章节的内容。(PS:习题册错误不少,记得看书查知识点,不要只背答案)
第一轮背完其实能记得的不多,这时候可以一边写真题里面的大题(一天1张,认真订正,拿不准的、不懂的这个时候最好全部搞清楚),一边开始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开始第二轮的系统背诵,这一遍我把复习周期拉的比较长,每个章节都排到了36天这里,并且在每个章节的1/7/15/31天都把课本再看了一遍。(全看,不只是背诵内容)

大题写完的时候,第二轮应该还没结束,我是又趁热打铁写了一遍大题,然后把选择填空也写了(按年份来,一天一张),此时不追求正确率,但最好能把选择的每个选项为什么对错搞清楚(实在没有定论的就放过它吧)。
第二轮背完,第三轮的背诵周期我缩到了15天,而且只在第一天细看课本。但同时这个时候我还把资料和真题里对应当天章节内容的题目挑出来背了背。大题和选择不要停,选择可以一天一张,大题不用严格按年份来,每天至少一两题练手。
后面几轮也就是不停地背背背写写写,时间和周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来,比如如果这个月背的滚瓜烂熟了,就可以适当延长背诵间隔,学点别的科目(比如数学),等感觉记忆不够牢了再带紧一点。
关于选择题:其实真题体现的规律也不够牢靠,今年的考查角度和风格就和往年有挺大差别,有余力的或许可以多整点题做做,不过这个投入回报比不好说。
【心路历程】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速度都不一样,任何规划安排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当前状态去及时调整。学习确实是比较枯燥容易走神的一件事,其实方法和规划大家一开始都能做得很好,更重要的还是怎么根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调整。偶尔有阵子学不进去或者进度跟大部队有所谓的“落后”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其实后期因为某些不可抗力耽误了两三周,并且回归后发现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这样就比较危险,容易进入恶性循环。所以一方面赶紧调整规划,先挑最重要的内容学,另一方面实在看不进去课本,可以做做题,比如刷一刷新鲜的选择题,有时候做题能激发一些看书学知识的欲望。总之就是不到最后一天,不要放弃自己,哪怕就剩最后一个月,每天咬咬牙学下去,结果都会很不一样的。
在下面可以找到学长们

发布于 2022-04-17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