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战托福,师夷长技以自强

2023-08-12 10:21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基本背景:某985本科生物技术专业GPA:3.6+/4.0TOEFL:111GRE:321去向:剑桥大学PhD in Biological Science同时收获:Oxford DPhil in Clinical Medicine offer等



前言

要出国的想法最早起源于对国外科研环境的向往。目前国内一些分支学科的科研水平还无法完全达到世界领先的程度,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实验室都需要出国才能接触到(尤其是在我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大二的时候也有过一段海外游学的经历,了解了国外的教育体制和自由的学术环境之后,更加希望能够拥有走出国门的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




打好三维基础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稚嫩想法,我坚定了出国读博的打算。我决定着手准备出国是在大三的上学期,起步已经不算太早,但也还来得及。由于前期绩点保持的比较稳定,申请的时候绩点还是很够用的。最先准备也最让我头疼的是托福成绩,最晚拿下的也是托福成绩(尤其是口语成绩)。从一战100分,到最终111(达到了剑桥要求)前前后后托福考了有快十次,终于还是拿到了满意的成绩。GRE二刷轻松低分飘过之后就没有再投入更多的精力,申请的时候其实也没有拖什么后腿。自此三维全部达标,我也一只脚迈入了名校申请的大军。

 

回想一下我觉得三维这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放平心态一步步稳扎稳打。G/T一次不行,就再冲,再考,多考几次其实就有经验了(比如写作,我考到最后两次都拿了29,自己都觉得神奇)。绩点这种事情更是要一科一科去积累,临时抱佛脚也许可以一时成功,但是细水长流的知识积累对之后的学习的累加效益真的不可忽视。如果之前绩点不是特别理想也没有关系,只要保证把握住目前正在学习的每一门课就足够了。总绩点不够,学年绩点来凑也是可以的。





软实力提升路漫漫对于即将走进漫长实验生活的科研狗来说,软实力就是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体现,主要还是看科研经历,而我前期少的可怜的科研经历曾让我心里打起了无数遍申请的退堂鼓。看着其他学校优秀的小伙伴们各种出国交换的科研经历,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好在及时遇到了世毕盟,签约世毕盟后在mentor老师(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和培训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怎样去邮件套辞心仪的导师,怎样在简历中展示最优秀的自己,最终如愿拿到了在英国进行短期科研的机会。非常感谢尽职尽责的培训师,以及优秀的哈佛大佬培训师老师,把我从一个海外科研经历为零的小白带上了通往国际学术界的道路。
其实科研经历这一块在申请中占比真的挺高的,尤其是曾经导师的推荐信质量。因此,在选择科研经历导师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打听。在华人遍布全世界的大背景下,这种风评方面的消息其实还是多多少少可以获取到的。另外选定导师之后记得多找导师交流,刷足存在感,多展示自己的亮点,多向实验室的其他同学学习请教。实习过的学生一轮又一轮,想要导师给强推,真的需要给导师留下很深刻的正面印象。




从美国到英国

一开始我的留学目标国家其实是美国,但是自从在申请海外科研的时候因为一些政策(签证)原因最后选择去了英国,我的申请道路就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英国的经历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到英国申请的流程和可供选择的机会,同时英国导师的推荐信也为我的英国申请开辟了一条非常友好的道路。相比之下,美国的院校对于我推荐信的认可程度就没有那么高了,于是我由最初的主申美国,变成了英美同申,最后甚至变成了主申英国。现在看来,这个选择还是很幸运的。

 

英国的申请方面,主要还是靠和导师的套辞。如果在申请期间可以和导师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更好了,如果没有的话Skype也是不错的选择。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申请前在英国有正在进行的相关科研经历,对申请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在此建议有英国申请意向的朋友们考虑一下英国的短期科研。不过,英国对于英语成绩和绩点的要求真的有点过高,建议硬性指标不是特别够(比如绩点不足3.5)的小伙伴们慎重考虑牛津和剑桥这两个魔鬼学校。UCL,IC和LSE他们不香吗?

 

文化方面,英国也和美国有许多不同。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英国人有一种天生的悠闲感,不急不躁,而且社恐有点严重,属于比较佛系的类型。虽然英国料理的黑暗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作为一个勤劳的中国青年,自己动手还是可以丰衣足食。总的来说,英国的科研节奏比美国要稍微缓和一些,生活质量也更高一些,不过最终的选择还是要取决于个人。

 

最后,祝愿已经申请成功的小伙伴们都能成功入学,还在准备申请的小伙伴们能够拿到理想的offer~


10战托福,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