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读书笔记(一)

买了一本2021年出版的新书《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金敦·沃德中国西南及毗邻区的科学考察》,在我熟悉的报纸界有瘦报一说,就是报纸左右比以前变窄了,据说是这样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实际上是为节约费用控制成本。《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金敦·沃德中国西南及毗邻区的科学考察》为16开本的书,但跟常规的16开本书比也是左右窄了一些,相当于“瘦书”。绿色的封面设计,加之封面字体较小,在颜色与字号的双重作用下,想看清封面封底的小字着实考验眼力。
书本质上不是摆设,是用来读的,但现在的读物设计常常把摆设当成第一要务。
《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金敦·沃德中国西南及毗邻区的科学考察》在封面设计上也走了这样的歪路,并且封面封底还有长长的折口,摸样看着好看,但读书的时候这个折口常常“支棱”出来,读书的时候时不常要把折口归位,要不然影响阅读。封面设计师,你日常不读书的吗?
我读书的习惯是,先看后记或附录,之后看正文,再之后看序。
《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金敦·沃德中国西南及毗邻区的科学考察》后记有三,一为金敦·沃德生平大事记,一为金敦·沃德的著作,一为1911年金敦·沃德考察收集的植物目录。前两个附录对了解金敦·沃德很有帮助,第三个附录不知作者为什么放入其中,如果要放植物目录,金敦·沃德还有一本书并没有被作者列入附录二中,这本书是1926年出版的《Field notes of rhododendrons》,厚厚的一大本呢,也是植物目录,为何不放入?
附录二以出版时间顺序排列了金敦·沃德的25本著作,作者标注说这些资料来源于金敦·沃德的传记,并做了补充和修订。不知道作者曹津永先生在写作时手头是否找有这些书的资料,但表格中有些空白,很显然作者并没有补充修订完整。类似的表格在中文文献中有出现过,其中有些内容似乎比这个表格还详细很多,作者在写作时肯定是看过的。
25本书,作者曹津永有几本?作者没说,作者只是在第一章导论的结尾处说搜集资料很困难,但在行文的引用上又多有标注引文的书名及页码,看来作者还是有资料的。或许不多,或许不完全,否则标注了页码的引文就有嫌疑了。我相信作者的基本写作道德,没去核实引文页码是否正确。我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我很幸运,金敦·沃德的25本著作我有24本,当然大多是电子版,但也有几本纸质书,只是因为纸质书太贵了,没多买,当然即便抛弃钱的因素也很难买全。
有了24本书做基础,加之对金敦·沃德略有了解,读《博物探险、环境与文化:金敦·沃德中国西南及毗邻区的科学考察》很多地方能读懂,体会就会更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