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T码U码vis和日本开始售卖vis

2022-06-20 10:22 作者:马克聊乒乓-TheMatrix  | 我要投稿

      因为最近打u码vis比较多,所以心里感受也比较多。其实我最开始接触vis是从s码开始的,那个时候没练过基本功,所以那个时候的体会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基本上来说,s码vis感觉和狂飙是比较搭配的,拉球应该也是比较实。

      从2019年开始,vis变了,t码就像是一个转折点。因为t码,日本开始售卖vis,而且林高远alc也是从t码开始出货的。从市场的平衡角度来说,张继科alc和林高远alc都算是和狂飙很搭配的存在,而t码vis的转变,我觉得就是为了更加适配高硬度涩套。换言之,张继科alc和林高远alc算是为中国市场,尤其是狂飙而优化;那么vis,波尔alc就会为涩套优化;这个是市场的均衡策略;总不可能每一支外置alc底板都为狂飙优化。

      t码vis开始,手感明显变硬脆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球友诟病,说t码vis不好打,因为配狂飙的效果似乎没有提升。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t码vis变硬脆,对涩套是有提升的,虽然配狂飙的效果似乎开始下降了。作为对比,林高远alc配狂飙,那个拉球的手感感觉几乎是完美的,与vis不同,林a配狂飙中小力量就能感觉球陷入狂飙,能明显感觉到海绵的裹球和拉扯感觉。

      2019年,t码,vis和林a似乎完成了完美的交接班,林a与狂飙的搭配甚至是超过了张继科alc的。张a配狂飙虽然也不错,但海绵的裹球感还是不如林a。2019年日本开始售卖vis,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蝴蝶是打算把vis打造成40+塑料球时代的一支配涩套的利器。众所周知,国外基本上都是涩套,很少有人打狂飙,而且狂飙依赖刷油的特性,在国外多半不受欢迎。别说国外的了,我其实都有点烦狂飙了,确实太依赖刷油了。虽然刷油狂飙性能很强大,但也真的是有点折腾。

      如果你是蝴蝶的高管,你肯定也会去认真梳理蝴蝶的产品线,尤其是外置alc这个系列,alc这个硬度恰好是大部分人喜欢的。zlc和szlc,以及现在的salc,貌似市场的接受度其实不是太高。如果说林高远alc配狂飙是属于手感流,那么波尔alc配两面外套也是手感流,未来樊振东alc大概率会作为力量型适配狂飙,而vis应该会成为力量型的两面外套座驾。

      t码开始,vis就做出来了非常轻的重量,有些甚至是81克,还有80克以下的,为啥?这个其实也算是一种信号,因为现在的高密度涩套重量都不轻,那么唯有把底板做轻,这样才不会影响手感和摆速。

      也许是t码加硬得有点过分,因为alc也不能做得太脆,做得太脆的话,配外套也影响旋转和底劲。于是乎u码vis,它就往回调整了,外层没有t码那么硬脆,脱板的速度没那么快了。我感觉是,u码已经开始更大幅度的往两面涩套的方向调整了,因为u码配狂飙的效果已经变得明显不太理想了。狂飙其实是很依赖底板的,一旦底板出球脱板快,就没法配狂飙。比如外置zlc和szlc之所以没有在国内流行,归根结底还是配狂飙脱板快,旋转弱,控制一般,弧圈球性能不突出。

      u码vis配狂飙,拉球已经相当不实了,至少配市场版是如此。如果说林a配狂飙拉球是满分的手感,我感觉u码vis配狂飙已经有点不及格了。当然了,你说vis配狂飙还能不能打?当然可以,但效果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尤其是对于弧圈球打法来说,尤其是正手拉冲下旋那一板,明显感觉u码vis配狂飙不太裹球,无论怎么收小臂,都感觉裹球效果不好。

      2019年就像是vis的转折点,因为日本开始售卖vis,所以vis的进化方向应该是偏向两面涩套了。这倒也不是说蝴蝶偏心向着两面涩套,因为2019年新出的林高远alc配狂飙的手感是前所未有的好。

       t码和u码vis都是向着两面涩套在进化,实际上,新出的w码超级vis似乎也是向着两面涩套。至于后来的v码和w码vis配狂飙的效果如何,拉球实不实,裹球好不好,我暂时未知。对于力量型底板,搭配狂飙好打的,大家应该只能期待樊振东alc了。因为vis大概率是持续向着两面涩套进化,毕竟968也只是配狂飙好打,配涩套着实一般。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红双喜可能希望全天下都打两面狂飙,而蝴蝶自然是希望大家都打两面蝴蝶涩套的。


T码U码vis和日本开始售卖vis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