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剑来》章评—1057-58章「原来是护道」「一片孤城彩云间」

白玉京寇名,道法高如龙。
吾有屠龙技,把剑请君看。#剑来#
▲这两章信息量巨大,今天我们还是只分析重点内容:
1.崔瀺的传承与护道:
❶青冥的常庚确认就是崔瀺,这个我在上一篇里分析过,就不赘述了。大师兄要为小师弟再护一次道,这次没有挖坑与考验,有的只是欣慰与温情。
❷崔瀺在事功一脉的真正继承者其实是柳清风,韦谅。柳清风行事最像崔瀺,极务实,走的是内圣外王兼霸的路数,毫无书生意气,如今一洲神祇的谱牒品第升迁规则,就是由他暗中筹划的。如果不是因为非修行者而故去,我觉得他其实比陈平安更适合国师之位。而韦谅则精通拆解与切割之道,在幕后亲手制定了大骊朝廷那份山水规矩,最终立碑山巅,使得山上一洲修士,都得循规蹈矩,听令行事。
❸而曹耕心则是大师兄留给陈平安的一块磨刀石,如果小师弟做国师不够狠,那么曹耕心就会是手握地支那把刀的人。而陈平安显然对大师兄的用意了如指掌,一句“师兄没说过就当是默认”,就说明他已经是个适合的继任者了。
2.陈平安的闭关准备:
❶陈平安成为君子的赠言是文圣的那句“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这句话青冥的常庚也对陈丛说过,其实这也是陈平安一直在做的,他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努力,而不是指望上天的恩赐,所以每天都能进步,所以才是如今的陈平安。
❷刻意遗忘,是陈平安在闭关前做的准备之一。换句话说,就是给心湖上一把锁,没有对应的密码检索,里面的信息就不会放出来。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那个神性陈平安,短期的话,就是那个升级路上的心魔。“一双金色眼眸的自己,他在那些名为“遗忘”的关隘之上,蹦蹦跳跳,好似稚童玩着跳方格的游戏。”,代表半个一的神性又岂是那么好骗的,也许你在桥下围栅栏的时候,他正在桥上看着你。
❸陈平安去见柳蓑和李宝箴,似乎是用出了某种神通,从而让李宝箴“哑口无言”,但同时金色眼眸也再次出现。这里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神通是神性给予的,而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加,神性的比重也会扩大,估计这也是陈平安着急闭关的原因,冲击玉璞迫在眉睫。
❹文圣一脉的聚会,所有人都在往回赶,要说这里面没有重大决定,嫩道人都不会信。期待更多信息的披露。
3.陆沉的光阴长河之行
❶光阴长河之特性:河水状若琉璃,每一块碎片可能都蕴含着大道演化之奥秘。琉璃之下的沙砾都是一颗颗星辰所化,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星辰在此处的投射,只不过是实体的。在光阴长河之中会消磨道行,但真正具有某种“神通”的存在会被默许可以待在此处,比如大掌教的“御风”。(大掌教的原型是尹喜和列子的糅合体)
❷光阴长河中之所见:(陆沉在光阴长河中所见颇多,包括各种古今的人身鬼怪,等有时间了专门做一期分析)光阴长河的行人来自各个时代的都有,但是想看清对方的真容很难。“岸边”的浮光掠影应该就是真正的某段历史,境界高如陆沉,若想记住都要头晕目眩几分。光阴长河中存在这一条横亘在天地间的因果长链,我个人觉得如果某段历史发生了改变,那么通过因果长链,与之相关的后续未来定然会随之改变,比如说白也之死。
期间还有一未来之人说了一句“你肯定是听不懂的了,以那场变故计起,毕竟都过去八千年了。”,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未来的八千年前的那个时间节点到底发生了什么?既然那个人不认识陆沉,是不是说明陆沉这批人都已经不在人间了?这里我大胆猜测一下,人间与周密的最终一战后,包括陈平安,陆沉,郑居中等人间的这些山巅大能都“向外而求”,去往宇宙中更大的棋盘。人间重塑,焕然一新。
❸高位神灵:阍者应该就是十二高位神灵之一的拨乱者,司职光阴长河之流转,并看守光阴长河的后死者和犯上者。至于那位相当于是老车夫的半个上司的神灵,猜测其神位应该与风姨和娘娘腔雨师类似,应称作雷神或者雷师,神职低于十二高位神但高于老车夫。
❹陆沉的实力与羁绊:“双指如同捻动一张帘幕,被陆沉掀开了一角。霎时间原本光明如昼的天地间,有无数漆黑如墨的光,如潮水般渗透到这方天地。”说明陆沉如今已然拥有了影响光阴长河的实力,如果真这么做的话,大概率光阴长河会被扰乱,甚至因果也会乱。陆沉此行是为了防止郑居中前来“兑子”大师兄,很可能三千年前的陆沉来此就曾看到过这一幕,所以他整整准备了三千年。而从前几章我们也知道“郑居中的耐心已经持续了三千年”,以有心算有心,这步棋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4.周密在蛮荒的后手:
周密的后手逐一浮出水面,三教祖师散道之后,除了之前的“新宗垣”十四境纯粹剑修,如今还有王尤物,离垢也基本锁定十四境。再加上大有希望的无名氏和绯妃,可以说蛮荒的实力,在短期内会有很大的加强,更何况还有老祖初升和被逼着不得不站队的白泽。
天上周密加上随其登天归位的新神灵们,人间蛮荒的高端战力也是大幅增加,这场仗,有的打。
5.是“狂魔”郑居中,还是读书人郑居中?
因为郑居中一句话,两座天下的扛把子都来了。激动人心的大场面啊,让我们好好捋一捋。
❶郑居中曾经为自己找出了三条跻身十四境的道路,本来是打算择一而成,后来在崔瀺的建议下,选择了现在的路,先变成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人,最后再重归同一人。在我看来,一分为二,是郑居中要走的三条道路之一,是他这一切的基础,应该是属于“人和”。那个观天象星图的分身应该属于“天时”,第三个则是“地利”。
❷除此之外,三教合一应该也是郑居中的谋划之一。在这条路上,寇名与齐静春是先行者,他郑居中意欲后来者居上。本就是读书人,且又有一分身“满身道气”,或许在莲花地底的阴冥之地还有分身。要与李希圣“兑子”,除了某个特殊原因之外,争取这条路的主动权估计也是原因之一。
❸郑居中一直要找一条与三教祖师不同的登天路,观千剑也好,探人心也罢,都是他为此事积累的尝试。郑居中要与道祖论道,目的也是为此,“剑道与一”更像是“道之起源”。如何能把道祖逼得来见他,那么今天的这个足以颠覆青冥根基的天大手笔就是了。道老二本就麻烦不断,老大与老三如果再被“兑子”了,那么青冥危矣。
❹“我倒是更像知道何谓滴一场‘天下’的失魂落魄。”“滴一场天下”指的是天庭共主的主动入局,或者应该叫布局。“失魂落魄”则是指那个“一”的天地两分。现在我们也都知道,半者在天庭周密,半者在人间陈平安。“落魄山,魂归于天,魄落于地。”,郑居中想知道的正是万年前的那个人间真相,探究“道”的本源。
❺接替崔瀺跟周密在人间下棋的人,其实是郑居中,崔瀺打造棋盘和先手布局,郑居中负责中盘落子和收官。郑居中和崔瀺都认为,有灵众生,在修道之人的率领下,往天外走,是一条肉眼可见的出路。只要棋盘够大,就可以脱离胜负之争,减少整个既定天地的内部消耗。但是光有这条道路是远远不够的,以防万一,还得用某条未知的路径,“往内走”,让天地众生皆有另外一种活法,则是一条必须未雨绸缪早作谋划的退路。
正因为如此,至圣先师和礼圣一直未曾阻止白帝城这个魔道宗门。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便会发现,郑居中更像是一个无拘无束版本的崔瀺,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同时心中也有自己的规则会遵循。
狂人居中,恐怖如斯。
一家之言,不见得全部正确。写出来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硬核读书笔记202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