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异化
当下,无论是出行、住宿、吃饭,都流行预约,如何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遇到假期,突发奇想地希望到某座城市游玩两天,打开“携程”、“飞猪”,却发现,火车票卖完了、旅店住满了,原先的那种孤独感又加深了一层。便慨叹道:情绪的失落是偶发的,旅行的愿望也是偶发的,但是旅行是需要预约的,难不成我应该预料到下一个月我的情绪会变得低落?
朋友问我:下周去某某城市旅游吧,想去散散心。
我问:这周的低落情绪,可以通过下周的旅游缓解吗?
朋友回答:应该可以吧。
我说:不,你不会,这周你所积累的压抑情绪只会影响到现在的你;现在你所做的下周旅行计划,只会演变成下周的后悔。
游戏,一种广为诟病的娱乐形式,在人群中,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扮演着重要的、“屡禁不止”的角色。因为游戏可以实时地解决情感失落的问题,给了人随时随地逃避现实的可能性。
旅行,一种广为宣传的娱乐形式,已经很难在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了。一方面,人山人海、千篇一律的旅游景点,造成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逃避现实的实时需要,不能通过旅行及时地解决。旅行的计划性,让我们失去了探索、发现的乐趣,执着于“打卡网红地”和“地道美食”,其“身心放松”之功效甚至不如一次散步。
我称之为旅行的异化:不能说走就走,不能想停就停,不能发现美景,不能探索乐趣,被计划路线、计划时间所裹挟的旅行,并不能放松身心,反而使之更为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