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原型和他的战友一等功臣关景春、刘殿良
作者:忠诚
2019-09-06 15:10:08 已编辑 河北

1952年朝鲜战场开城战役已经拉开序幕,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着抗争:战场上两军对垒,激烈拼夺;板门店谈判也在激烈地进行。为打击美帝在谈判中的嚣张气焰,志愿军19兵团命令65军194师攻打敌人占领的西场里北山(因经敌我多次争夺,远看红腾腾光秃秃,近瞧土翻石烂,是前沿群山中最显眼的一个高地。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指战员们都叫它“红山包”。)和67高地。
194师将此任务交给了582团。582团决定在9月6日和9月19日分别两次由一营攻打了“红山包”,为迷惑敌人,占领阵地将敌歼灭后,又分别都主动撤了下来。
我军面对的敌人是美陆战第一师整编成的南韩陆战第一团。美军会以全部火力支援其反扑,不但有飞机、大炮、坦克,甚至会把美军的喷火坦克也用上,支援其战斗。南韩陆战一团的战斗意志不但高于美军,而且作战战术水平甚至渐渐强于美军步兵,其装备水平也不亚于美军了,自称为王牌部队。我582团一打红山包时,赵文进师长命令抓一个俘虏来了解情况,我军四、五个小战士才抓回来一个俘虏。
1952年10月2日黄昏,582团决定由3营7连第三次攻打“红山包”,2营5连同时攻打敌人占领的开城67高地。7连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很快占领了“红山包”,此后一直由该营坚守。
5连在我军炮火掩护下,经过勇猛顽强的战斗,全歼守敌,一举夺取了敌人占领的67高地这一战略要地。当日5连打退敌人反击后,10月3日,按照上级的布署将阵地交给2营6连坚守,6连就是关景春、刘殿良所在的连队。
67高地不足一平方公里,海拔67公尺,该高地位于开城东南,距谈判地点板门店正南约5公里处,它背靠155高地,南依西场里北山(红山包,距离六七高地不足1公里),面对砂川河,是敌人在开城前线右翼前沿,沙川河东岸重要支撑点。“红山包”和67高地,犹如敌人的两只毒眼,紧盯保卫开城的志愿军第65军的前沿阵地。军指挥员决心在这次反击作战中从这里开刀。拿下这两个目标,敌人的155高地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敌人一定会拼命反扑,志愿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战斗中,敌人反击的目标主要对准了67高地。
10月3日14时30分,6连指导员马加林带领2排接防67高地。李承晚陆战王牌第1团,为夺回被我占领的67高地,15时至18时,动用了坦克、飞机、大炮对67高地实施轰炸。敌人的炮火已将该高地原有敌人的简易工事轰平,紧接着敌人以两个排的兵力,向6连扼守的高地几次反扑。6连指战员利用敌未炸坏的战壕及弹坑与敌顽强拼搏,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战斗中,6连指导员负了重伤,还有部分同志伤亡。紧要关头,副指导员赵先有找到连长李才说,美国佬的火力太猛,山上又没工事能躲,阵地上少放兵力,以减少敌人炮火杀伤,把主力部队安置在青山包下的屯兵洞里,采取适时增援的办法,并要求自己负责坚守阵地的组织指挥。
2营营长的王守忠(后任582团团长、194师师长、65军副军长后离休)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把6连的战法上报给团长张振川(后任194师师长、65军代军长、河北省省军区司令员后离休),团长张振川同意了。张振川嘱咐2营,下属的4、5连随时保证支援6连战斗,绝对不能丢掉67高地这个“钉子”。同时团长张振川安排通讯股长曾文秀,必须集中全团所有步话机,要保障67高地与团、营、连的联络。战斗中,股长曾文秀曾组织5次向67高地送去步话机。
随即,副指导员赵先有率领1排和4班的战士,冒着敌人炮火封锁,增援2排。进入高地后,从翼侧协同2排将突入我阵地的敌人再一次反扑击退。
当副指导员赵先有进入67高地后,对坚守在阵地上的兵力重新进行了布署:他率领通信员和5班部分人员,坚守在正面阵地;1排长王成林带2班坚守在左侧阵地;2排副排长王桂印带4班坚守在右侧阵地;把三个班化分成了三个战斗小组,这三个班在战斗中都有伤亡减员。还明确1班、3班和6班为预备队,在阵地后面的隐蔽部隐蔽,必要时增援2班、4班和5班。此时,6连3排为预备队由连长李才率领,在青山包下的屯兵洞里隐蔽。

当天,6连在打退敌人第3次冲击之后,5班伤亡较大,手榴弹打光,冲锋枪全哑了,在激烈的搏斗中5班长牺牲,敌人炮弹又疯狂的向我倾斜过来。战斗小组长关景春鼓励大家要镇定,并主动指挥全班战斗,随即和战士龙景光从地堡里找来两箱手榴弹。虽然班长牺牲了,他们仍团结一致,奋勇抗敌。不久,敌人第4次冲击开始,龙景光和唐楚清被敌人打来的炮弹将衣服燃着,他们一面撕着起火的衣服,一面向敌人投弹,王德祥把敌人投来的手榴弹,又机智的踢向敌方爆炸。关景春沉着灵活,指挥全部将敌人一次又一次击退。在5班抗击敌人第6次反扑时,战斗异常激烈,5班在抗击敌人6次反扑中,关景春带领本班共消灭了一百多个敌人,关景春一人就消灭敌人二十多个敌人。虽然敌人被击退,但关景春也负了轻伤,因其受伤被预备队替换下去。应该说5班在这次防御战斗中,发扬了大功5班的光荣传统,在多次击退敌人疯狂的反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连2排和关景春所在的大功5班,曾在参加朝鲜第五次战役时分别荣立大功,具有相当强的战斗力。此次进入阵地后,他们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也创造出了突出的战绩。
当晚,敌以火炮60门、飞机20余架向我阵地进行了1小时火力准备,密集的炮火把高地上的所有工事夷为平地,浓烟、烈火、弹片、飞舞的岩石与树桩笼罩了整个高地。而后敌人两个排向我67高地冲击,被6连打退,战斗中赵先有同志负了两处轻伤。是日战斗共毙伤敌人402名,击毁敌坦克6辆,击伤4辆。
夜晚,赵先有预判次日敌军会发起更大规模的反扑,以2班、4班加强防御,团部将配属支援的15门迫击炮秘密前推至砂川河西岸抵近支援。将近拂晓时,赵先有指挥战士将爆破筒埋在阵地前沿,用电线做拉火线,当地雷用。其余战士在阵地上做好防御准备。
10月4日凌晨,正当人们熟睡的时候,6连指战员却严阵以待。突然,战士雷琢报告:“副指导员,敌人开始冲锋了!”副指导员赵先有往下一看,有约两个排的敌兵,象幽灵一样闪动着黑影,向山上扑来。他命令战士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等敌人离近了再打,四十米、三十米……“打”,副指导员赵先有一声令下,
战士们拉火起爆爆破筒,迅速将手榴弹投向群敌,接着,各种机枪、冲锋枪同时喷出火焰。敌人乱成一团,有的还踩上地雷。爆破筒、地雷炸得敌人血肉横飞,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丢下死尸一片,狼狈逃下山去,敌人又是一次惨败。
凌晨5时30分至12时30分,敌以飞机57架次向我67高地实施轰炸,先后共投炸弹400枚、汽油弹89枚。在每次发起反扑前,敌人数个炮兵群火炮近100门都要对我阵地进行猛烈轰击,工事大部被毁,6连2班、4班有一些伤亡。
上午9时,敌人以2个连的兵力在炮兵、飞机掩护下继续向我反扑,进入布雷区后,赵先有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将手榴弹投向群敌,炸声震天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但是,南朝鲜军仍不顾一切,拼死进攻。我防守阵地2个班战士英勇顽强,各种武器齐射,连续打退敌军2次攻击。
10时20分,敌人以一个连兵力分两路向我阵地反冲击2次,此时我6连1、3班向2、4班增援,我军严守射击纪律,在敌距我30米才开火,以突然猛烈的火力杀伤敌人,将敌人击退。
敌屡次反击不成,于12时后以4辆坦克进至丝谷东北高地,以猛烈射击破坏我工事。
19时,敌又以1个连向67高地接近,同时实行短促火力准备,企图黄昏天候攻占我阵地被我以手榴弹、冲锋枪击退。敌又连续反扑两次,副指导员赵先有率领1个组,带头向敌冲了出去,将敌人击退。此战缴获很多武器,仅赵先有个人就缴获轻机枪1挺,自动步枪1支。刘顺武不仅完成了通信任务,并跟随副指导员赵先有积极参加战斗。
19时30分,敌发起当日最后一次反扑,采取多路多股的冲击,最近一股竟冲至我前沿10余米处,我一名同志牺牲,一名同志负重伤。
新战士刘殿良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在敌人几次三番轮着向67高地发动进攻,这是最猛烈的一次。敌人从三面向高地发起猛攻,在左右两面敌人被打退,正面敌人约2个排的兵力,占领了我前沿阵地。刘殿亮同志等3名战士奉命从一侧迂回到前沿敌人的后面进行打击。班长负重伤,战斗小组长刘增长英勇牺牲,刘殿良以烈士的武器猛烈射击,打的敌人抬不起都来。独自顶住了敌人两个排的冲击,他一人就消灭20多个敌人。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多数敌人被消灭,其余的狼狈逃窜。我军乘胜追击,缴获重机枪4挺。
当天,敌约两个连兵力在155高地西北角集结,准备向我进攻,赵先有一面指挥准备战斗,一面用报话机给我炮兵指示射击目标,呼叫抵近支援的炮火直接覆盖,一发发炮弹准确落入敌群,打乱了敌反扑节奏。随后敌以汽车载步兵前来增援,我炮兵再次精准炮击,击毁汽车四辆。并适时组织部队利用夜暗搜索两次,缴获机枪8挺;长短枪20余支,俘1名。
4日晚,6连将已经遭受巨大伤亡的1、2排(共有6个步兵班计76人,现仅剩20人)合编为一个加强班,继续由连副指导员赵先有带领,扼守阵地,而3排在67号阵地侧后的藏兵洞内作为预备队。
为了疲惫消耗敌人,赵先有组织由1班长杨子龙带领战士刘殿良等一个战斗小组设伏夜袭敌人,当前进至67高地以东200米,发现敌军一个连正在集结企图偷袭我军,该小组立刻先敌开火投弹,毙伤敌军20余人,敌陷入混乱,偷袭企图未能得逞。敌人被我击退后,又以汽车4辆载步兵1个连前来增援,当其沿公路进至元堂里西南地段时,被我炮火击溃。
就这样,刘殿良与战友们打退敌人12次冲锋,前后共击毙敌人40余名,后被预备队替换下去。副指导员赵先有号召大家“向关景春、刘殿良学习,沉着勇敢,多杀敌人,争取立功”。
当日,赵先有带领战士们击退敌人以1至2个连8次反扑。是日战斗共毙伤敌人382名,俘1名。击落敌人飞机1架,毁、伤敌人坦克各1辆。
10月5日,6连出了两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他就是阵地上的指挥员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通信员刘顺武。
敌人的多次惨败之后恼羞成怒,从拂晓至上午11时,敌动用飞机32架次,并与大炮和坦克对67高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各种炮弹、大批的重磅炸弹,凝固汽油弹,使整个高地浓烟滚滚,碎石横飞,葱山变成了秃岭,弹坑一个挨着一个,山头削下了一米左右,可以说创造了最高纪录。
上午10时,敌1个营兵力在15辆坦克的支援下逼近我阵地,先是以1个排兵力,由67高地东北向我发起了冲击两次,我坚守分队猛烈坚决抗击,敌人炮火打击使我伤亡较大。6连预备队3排7班迅速增援,与阵地上的战友打退了敌人的第二次反扑,战斗中副指导员赵先有左臂负伤。
上午11时,敌一个营,在8架飞机,15辆坦克(含3辆喷火坦克)的支援下,分5路同时向我实施集团冲击。主力使用在东南方向,企图插至马山谷,切断67高地与我河西主力的联系,阻止我增援。该进攻方向不仅配有重型坦克,而且还3辆喷火坦克掩护,由东南冲向我阵地,另一路由4辆坦克掩护由东北逼近,其它各路由正面进攻。
敌人喷火坦克喷着火舌,扫向我方阵地时,阵地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的衣服被烧着,身体被烧伤,依然带火扑向敌人,赵先有已三处负伤,仍指挥勇士们在火海弹雨中同敌人展开空前的激战,他们和敌人扭打在一起,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激烈的肉搏战。被敌人炮弹震昏过去的通信员刘顺武,被敌人又一发炮弹震醒,他迅速爬起来,忙用冲锋枪把逼近前沿的敌人压了下去。
此时,我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67高地上20人只剩下副指导员赵先有、通信员刘顺武、2排副排长王桂印和班长李富四个人。在此期间,6连8班进行了增援,但被敌坦克所阻,全班伤亡,增援没有成功。
上午11时20分,一直奋战阵地上的赵先有已经双目失明,腿、臂等5处受伤,完全成了“血人”。即便如此,他还让3名战斗员继续坚守阵地,让刘顺武连搀带背使他能运动,一有什么敌情就向他汇报。既做他的“眼睛”,也做他的“腿”。
战斗越来越激烈,进入到白热化的程度,战斗中,王桂印、李富牺牲,只剩下5次负伤,双目失明的赵先有与被烧伤的通信员刘顺武,两人用冲锋枪、手榴弹击退了蜂拥而来的敌人。
敌人仗着数量优势再次杀到,此时此刻,“敌人已冲上了67高地,阵地即将失守。在情况紧急时,副指导员赵先有命令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报告,敌人已冲上我阵地,要求团炮兵直接“向我阵地开炮!”
赵先有和刘顺武要求“向自己阵地开炮”,张振川团长激动不已,我们的大炮怎么向自己的战友开炮呢?
在团指挥所,气氛紧张到极点,靠前指挥的第194师师长赵文进和第582团团长张振川用望远镜隐隐约约看到赵先有、刘顺武二人在火海和硝烟中与敌人搏杀的身影。
敌人象潮水一样拥到他们近前,副指导员赵先有和刘顺武面对这十分危急时刻,毫不畏惧,仍顽强地打击敌人,……突然,在团指挥所步话机里传出副指导员赵先有急促嘶哑的声音:“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这声音发自副指导员赵先有和刘顺武的肺腑。他俩这种视死如归、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壮举,激荡着团指挥所里每个人的心。后通信员刘顺武将副指导员背进了防炮洞。
上午11时40分,在防炮洞方向响起一阵手榴弹、冲锋枪急促响声后,不久阵地上沉寂了。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阵亡的烈士们实现了上阵地前的誓言:“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
在敌人飞机飞走,坦克下山时,二营长王守忠要求立即反击,当接到团长张振川向67高地反击的命令时,便马上命令6连连长李才,率领3排仅剩的一个9班和轻伤员关景春、刘殿良等15人组成的一个加强班,与由4连6班(13人)配属,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分两路向敌人刚占领的67高地进行了反击。反击小分队与敌人一阵勇猛的短兵相接,敌人溃退,我军收复了阵地。不但消灭了一部分敌人,还捉了敌人俘虏。是日战斗,共毙伤敌人421名。
(以上毙伤敌人数字含炮兵及2营各连毙伤敌人的数字,见《6连连史》、《194师师史》。)
就在我反击分队占领阵地后,老美的谈判代表就泄气了,还冒出一句“真不可理解!”被我军打服了的话来,于是从10月7日,再也不敢与我们67高地的勇士们较量了。战后侦知,敌陆战一团团长因战败而被撤职,一营长自杀。
67高地战斗,副指导员赵先有率领着6连战士们坚守了阵地三天两夜,先后打退敌人发起的17次冲锋,并主动出击两次,获得歼敌562名的光辉战绩。
战后,志愿军总部为第582团6连记特等功,并颁发“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奖旗;为第582团6连副政治指导员赵先有追记特等功。19兵团为第582团2营记一等功,并颁发“攻防全胜”奖旗;为该团5连立一等功,并发来“攻 防全胜”的大奖旗;该团刘顺武、刘殿亮、关景春等8位同志立一等功,……。部队还将赵先有烈士的遗体运送回国与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丘少云等烈士一起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的一个墓区内。

攻防67 高地战斗的胜利,除炮兵发挥了较大作用外,其他保障连队也是功不可没。特别是2营4连,曾几次设伏击退准备向67高地反扑的敌人,大大减轻了6连的压力。而且,当6连在67高地上的指战员全部阵亡后,4连一个班还配属6连进行反击,很快就将阵地夺回并坚守。因此,2营荣立大功,受之无愧。
正在与美军谈判的我方谈判代表团得知消息后,立即让65军前去汇报。军首长责成张振川团长前去汇报,张振川团长记得于10月上旬去谈判代表团处汇报。负责人李克农听完汇报曾与张振川团长这样说:“你们卓越的指挥,英勇战斗取得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我们谈判,打击了美军谈判代表哈里逊的嚣张气焰。我代表谈判代表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你们不愧是光荣的开城保卫者。”
1956年10月,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总结委员会将582团的三克红山包、攻防67高地战斗,编入战例选集。65军回国后,将67高地防御战斗作为经典战例,供全军连排干部研究学习。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褚杨说,67高地防御战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行,对最终达成军事分界线的协议产生了重要影响。
褚杨还说:“正如谈判代表乔冠华说的,这一仗打得好,大涨了我军的士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有力地配合了我代表团的谈判,你们打得越好,我们‘骂’得就更有劲儿。”
1954年4月1日,乐亭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赵先有家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授予赵先有“人民功臣”的锦旗,在大会上县领导交给了赵先有烈士的妻子,还在他家的门前挂起了“功勋卓著”的光荣匾。
作家巴金在1953年赴朝采访,来到志愿军65军,时任军政治部主任陈亚夫(赵先有烈士牺牲时的师政委),专向巴金介绍了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通信员刘顺武两位烈士的事迹,后巴金等同志到582团采访了团长兼政委张振川,了解英雄事迹,作家巴金后来到特功6连采访了赵先有烈士的事迹,还采访了关景春等多位英模,并与特功6连吃、住在一处20多天。
作家巴金在特功6连采访直至我65军即将回国,巴金两次赴朝采访在我师住了两个多月,体验生活,巴金的小说《团圆》由此产生而奠定基础。小说《团圆》中写的:“王芳演唱的赵连长的英雄事迹、通信员小刘的英雄事迹、以及王成勇敢地在山头牺牲。”也是赵先有、刘顺武等烈士和一等功臣关景春的真实写照。
1991年作家巴金为赵先有烈士题了词,“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有),巴金,一九九一年八月廿日”。
1992年8月7日,在华北小镇柴沟堡,立过战斗大功的194师582团营区广场上,召开了赵先有烈士的雕像落成仪式……在约两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方型底座正面,是放大了的巴金老人金光闪闪的题词,底座的背面是张振川司令员撰写的800字碑文,叙述了赵先有烈士和特功6连的辉煌战迹。
赵先有烈士塑像落成后,各报纸、刊物发表消息,中央电视台曾三次播放赵先有烈士的事迹。其中有一次在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五十周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寻访王成》新闻节目和《最可爱的人》节目中,关景春与时任团长兼政委张振川共同讲述了赵先有烈士的事迹。
张振川将军说:“在紧要关头,赵先有喊出:‘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关景春主要讲述了:“67高地战斗异常激烈,战斗到敌人冲上我阵地,仅剩下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通信员刘顺武同志时,赵先有呼叫:‘炮火向我阵地上打’。在阵地被敌人占领,又被我们收复时看到,山上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山上被炸的石头末子很深,有很多地方被炸翻和烧焦了。在防炮洞处找到了副指导员赵先有和通信员刘顺武。副指导员赵先有静静地躺着已经牺牲了,他年仅24岁。通信员刘顺武虽已经牺牲在防炮洞口,他的身子仍靠在墙壁上,手中紧紧握着冲锋枪,眼睛还没闭上,仿佛在守卫着副指导员赵先有。在他们前面躺着有20多具敌人的尸体。”
关景春是辽宁省岫岩县人,1948年4月参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志愿军入朝参战时,关景春调入19兵团司令部当警卫员,后经个人反复请求,到了65军194师582团2营6连当战士。后来转业到北大荒军垦农场,又调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工作。
由上不难看出赵先有烈士和刘顺武烈士既是王成的原型之一,也是王成式的战斗英雄。且小说《团圆》和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警卫员小刘就有一等功臣关景春的形象。


注:赵先友(巴金用名);赵先有(实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