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游戏王,就是不爱国么?

为什么现在国内研究不出一款硬货的集换式卡牌游戏?
今天是9月18日,87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不仅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侵占土地掠夺资源的同时,我们也一度沦为了难民,但是无法摧毁我们的意志,先烈们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才赶出这些入侵的豺狼虎豹,夺回了我们的家园。
21世纪的今天距离战火纷飞的年代,似乎已经过去很久,但是没有硝烟的战斗从未停息。信息战、金融战、贸易战等等已经逐步替换了过去的飞机大炮,不动声色的把宝贵的资源转来转去。
上大学时,心甘情愿省吃俭用攒一些生活费来去买些正版游戏王,有的同班同学自然也就不理解并且问到,
一张薄薄的卡片,价格就能顶上一大袋10kg的粮食吗?
当时可以答案明确告诉“能”。有的卡片还能顶上一车或好几车粮食的价格。
可同学仍旧摇了摇头,并感叹道,你购买的卡片无形中也巩固了日本资本市场,一张卡片也可以带给日本资本市场好几袋粮食的利润。
我耐心解释,卡片图案和故事背景的设计是有设计成本的。
同学反问,那为什么我们却不认可自己的生产设计的东西?
我诡辩到“我们设计的不够优秀啊!不好玩、不好看。”
同学斩钉截铁的回答,正是因为有了你之前“几袋粮食”输出给外国资本市场,外国才能培养起更优秀的文案和画师,而正是因为少这“几袋粮食”使得国内的文案和画师无奈无心投入,或改行从事其他产业。
听完之后,顿时保持沉默无法反驳的同时,一阵心酸差点涌上心头。讲真的,要想打集换式卡牌,谁不想支持一款好玩又好看又能保值的国产自主研发的卡牌游戏,可惜当时没有,现在也没有,即使现在的万智牌和游戏王都不能100%保证每一张卡牌保值。赶巧的是还是有一个大学同班同学,家里开服装厂,厂子的缝纫机,用国产的针,没用一会儿就断了,进口德国的钢针贵,成本增加不利于销售,容易失去市场份额。而只能进口日本的。他也很无奈中国的钢针不耐用。
这个矛盾问题,确实困扰了我的大部分大学时光
难道,把手中的正版卡牌都撕掉烧毁就是爱国么?这无异于打砸日产车、印度气摔我们国产的手机。自己花钱从自己人手里买的东西,然后再自我销毁。亏的不是原厂家,而是我们自己的销售商和我们自己。
那购买盗版卡,每天玩盗版游戏,给日本知识版权造成经济损失,就能算爱国么?emmmm这么做的同时,也是不利于我们国内对于知识版权的维护。老牌的集换式桌游厂商已经发展了25年或20年了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和固定的消费群众,可以忽略不计盗版带来的威胁。但我们国产若想新起一款游戏,即使初级稍有起色但后续发展也可以轻松的被盗版环境击毁,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收藏家马未都老先生代理过台湾小裟迷(小和尚)的陶塑。台湾大师成本几千块的工艺没一段时间就被各种作坊复制买到几块钱,维权也无从查找。再说个直白的,国产游戏《艾希》没出来一段时间,某盘就有资源了。
我们掌握的知识、我们掌握的技术和我们潜意识,达到真正的大国实质是还是有一段距离。
牢记历史并不是一味的仇视敌人,而是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要反思的是为啥挨打了,怎么以后不挨打。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日益丰富的物质资源,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也暂时得到了安逸。万恶的资本依旧盯着我们用勤劳的双手营造出来美丽世界,我们的态度是否依旧能像在战争年代对待实战一样对待着金融战、贸易战?能否还像过去老猎人一样手握猎枪驱赶豺狼虎豹?
勿忘国耻不是空喊的口号,实质更是要自强不息。
望有一天,咱们国产桌游光明正大的席卷外国资本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