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反俄最凶,俄议员威胁“轰炸伦敦威慑华盛顿”

文/刺客
在俄军最新“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进入战备值班之后,俄联邦杜马议员古鲁廖夫表示称,“西方每天都在讨论轰炸莫斯科,我们为何不能说轰炸伦敦,用于威慑华盛顿,这是对美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警告”。
或许古鲁廖夫的警告,对英国产生某种作用。据国际在线报道,英国国防参谋长拉达金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伦敦希望与俄罗斯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尽管英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恶化,但他与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保持了一年多的联系。
拉达金还表示,“他希望这是更经常的接触,甚至变得更加牢固,即便是在对话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此,俄军事专家表示,正是因为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军事失败,它们正寻求通过与俄总参谋部的接触,试图建立一种谈判的渠道。
西方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打的这场混合战争,谁胜谁负还是未知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北约国家都很希望战争能够尽早结束,尽管他们并不愿意公开做出这样的表态,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和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内的一些西方重磅人物,近期都在释放有关与俄罗斯谈判的信息。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也承认,他“正在被某些人胁迫与俄罗斯和谈”。从这个角度上看,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需求与俄罗斯对话解决乌克兰冲突问题的呼声,正日趋公开化。诚然,爆发世界大战的威胁、还有通货膨胀引发欧洲各国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按照捷克政府发言人的说法就是:有一些国家领导人可能会因此丢掉饭碗。
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论到欧洲丢掉饭碗的国家领导人,英国人可能最有深切体会。在短短数月时间里,英国就有两名首相相继丢掉饭碗。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恰恰就是在欧洲国家中反俄最极端的国家。这似乎说明一个事实,在欧洲反俄最积极的国家领导人,一般都没啥好结果。
英国反俄最凶,同时也是欧洲付出的代价最大的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英国付出的不只是经济上的代价,同时还有可能要付出安全上的代价,因为俄罗斯已经将英国当成西方国家中的主要震慑对象。所以,除了古鲁廖夫有关“轰炸伦敦”言论之外,之前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曾说过:如果俄罗斯与北约爆发冲突,俄军导弹最先落下的不是巴黎或者华沙,而是伦敦。
拉达金希望与俄罗斯的关系“更密切”,虽说不能说代表英国对俄政策已软化,但至少说明伦敦对俄姿态似乎正发生某种变化。英国当下的状况,似乎已不允许苏纳克当局继续在对俄关系问题上任性下去。
众所周知,英国无论是支持乌克兰、还是挑衅俄罗斯,与自身地缘安全没有多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替美国卖命。然而,英国积极参与反俄行动,最终鱼没吃到,反而惹上一身腥。现在的英国,可以说是完全乱套了。该国近期爆发的超大规模罢工潮,参与罢工的从业者几乎涵盖英国的每一个行业。英国《金融时报》惊呼:英国将迎来“最具破坏性”的罢工。
英国经济本身就因为通货膨胀而陷于衰退状态,现在经罢工潮这么一冲击,这个国家的经济恐怕不死也得脱层皮。而所有的这一切,几乎都是拜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所赐。俄乌冲突持续时间越长,给英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就越明显。而国内大规模的罢工潮,就是在给苏纳克当局敲响的警钟:再这样下去,他可能会重蹈其前任下台的覆辙。
苏纳克在担任首相之前,其身份是英国财政大臣,比其前任更了解英国经济。他清楚英国经济落到今天这种地步的症结在哪儿。所以说,拉达金这时候就对俄关系做出的表态,应该是代表苏纳克当局的某种姿态。这似乎说明伦敦在对待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正发生某种变化。毕竟,苏纳克即便不为黎民百姓着想,只为自己的饭碗考虑,他也不希望战争持续太久,更不能让俄罗斯导弹真的落到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