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刷《隐入尘烟》,在票房破亿之前

2022-09-13 01:40 作者:周家有浜  | 我要投稿


海报

《隐入尘烟》的票房已经突破了九千万,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结果。7月9号把《隐入尘烟》作为上海解封后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担心它很快会下线,最终在拿个几百万票房之后上线各大视频网站,来终结自己作为院线电影的短暂生涯。


票房不仅即将破亿,还在最近屡次超过《新神榜·杨戬》、《独行月球》成为单日票房冠军,真正的猥琐发育,一路逆袭,后劲不是一般的大,像喝热酒一样。说起来还真的有些励志,这些经历完全可以拍一部衍生电影了。


很多电影的上映前两三天票房最高,《隐入尘烟》反其道而行之,越往前越少,越往后越多,直到在最近,在上映两个月后达到巅峰。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一部很特殊的电影。


为了取悦国外的电影节评委?


这次二刷,主要是观察之前忽略的一些细节。同时再补充一下已经忘记的部分场景和情节。这部电影的年代背景是2011年,这个时间总共出现了两次。


海报


一次是制作遗像时,结婚证上出现了2011年的日期;另一次是片尾字幕,“2011年冬,老四马有铁在政府和热心村民的帮助下,乔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所以,这部电影的故事并不久远,并不是有些人以为的八九十年代。


这段字幕出现了“热心村民”的表述,从而也推翻了有人说电影把村民拍的太冷漠,不符合逻辑,甚至还有人说是丑化农民,为了取悦国外的电影节评委,为了拿奖。


实际上,村民们并不是只有冷漠。很多人说贵英落水村民没有人去救,实际上电影里给老四报信的那个人提到老王去救了,不知道有没有救上来。所以他提到的“老王“以及小卖部的老板、空置房屋的原主人都不能算是冷漠。


说不符合逻辑,是不符合谁的逻辑?如果是认为不符合故事逻辑确认可以讨论,如果是认为不符合自己认知的逻辑,那完全没必要急于否定,你不相信,没见过,在你的逻辑里无法理解无法解释并不代表它没有逻辑。如果要说真实性,每件事都能找到原型。把很多原型的故事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是电影的通用手法,它不是纪录片。说讨好外国评委、为了拿奖更是诛心之论。


一头值得羡慕的驴


这次还发现了不少驴的细节。驴是电影里最早出场的,甚至比老四都早。电影的第一个镜头,老四通过牲口棚的窗口往外扔粪,嫂子来喊他去相亲。这个时候先走进画面的是驴,而不是老四。喊老四把驴喊了出来,也在暗示老四就是那头驴。驴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老四新房被拆,猪被侄子拉走的时候。


海报

老四带着贵英上坟报喜的时候,他们跪在坟前烧纸,驴就在不远处躺着打滚儿,看起来很舒服的样子。不知道贵英是不是用驴车拉着出殡的,电影里没有交代。


贵英曾经说羡慕被老四护着的驴,它确实值得羡慕。不仅有人疼,还被两个人疼,原先是老四,后来是老四和贵英一起。而且贵英还用青草编了一个驴出现,在老四喝完农药躺在床上的时候,手里捏住的驴已经由青草已经变成枯草,老四和贵英的生活也彻底枯萎了。


驴只需要干活就行,不会被冷嘲热讽,不会被嫌弃吃的多,当然偶尔也会被骂。第一次被骂,是相亲那天,老三骂它,不值钱,没用还吃的多,这明显是指桑骂槐,在骂驴也是在说老四。最后一次被骂是老四把缰绳解开放他走,它却毫无反应。老四骂它是贱骨头,被人使唤了半辈子,还没被使唤够吗,放它走都不知道走。他是在骂驴,也是在骂自己。


被时代抛弃又怎样?


电影中还有驴和四轮拖拉机同框的画面,在春天种小麦耙地的时候,老四用驴和贵英,路对面的一家用的则是拖拉机,很鲜明的对比。


海报


把小麦装车拉到打麦场的时候,不远处的地里人家用的也是拖拉机。这种驴和拖拉机的对应,也是老四贵英和村里其他人的对应,两个人主动或者被动地被时代抛弃、是离群索居的不合群的人,好像总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停留在九十年代。


人家用拖拉机,他还在用驴,侄子们用上了智能手机,他连个手机都没有。人人都为钱为利互相利用借机攀附,他还是傻乎乎地不为所动,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事实上,这样的人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会被边缘化。


电影中还有一些新发现的细节是他们吃饭的筷子是红色的,后来颜色越来越淡。吃饭的瓷碗上面也有双喜的字样。老四给贵英烧的电视是8D的,电视屏幕上戏曲造型不知道是“天仙配“还是”梁祝“,反正肯定不是”牛郎织女“。


最后我想说,关于《隐入尘烟》这部电影的好与坏,有讨论是好事,没有关注和讨论就没有票房。讨论说明大家在关注,大家看到了这部电影。

二刷《隐入尘烟》,在票房破亿之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