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大学USC电影制片硕士申请:真实感想

黄同学,北电影本科生,托福98分,申请过程真实感受:
我一直是个比较随性的人,高三的时候才开始考虑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发现没什么是我特别想做的。(有理想的朋友不要嘲笑我,这是一个咸鱼标准的想法)
这个时候,我爸爸的朋友推荐说可以学电影,我就抱着试一试挺好玩的心态开始学,一直试到了现在。其实很多人在大学之前都不知道想要学什么,所以大家都会经历一段尝试的过程,很幸运,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对了方向。

后来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读书,大学期间曾作为交换生在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CCC)学习了一年。那所学校全美排名15左右,电影教学方式和北电有很大差别。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没有艺考的,所以CCC生源的起始水平参差不齐,和北电是没法比的,但是我发现到大三后他们的学生水平其实和北电学生差别已经很小了,这令人不得不佩服美国的电影工业及其教学体系下学生的成长速度,所以就想继续去美国学习,看看他们的体系能不能让我成长得更快一些。
在研究生院校的选择方面,我是非常谨慎的,因为我硬件条件很一般,托福至多只能考到98分,所以选校都比较保守。全美排名前10的学校就申请了4所,分别是USC ,Chapman,LMU和Emerson。我比较看重学校的地点,所以集中申请了加州的学校,心里想的是,万一我申请凉了,加州好的电影学院比较多还有其他学校的大佬带我飞。
另外,学习方向也有了变化,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我发现电影吸引我的不只是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合作的过程,所以就从制作转学了制片。(制作更多和自己较劲,制片更多和别人较劲)
争分夺秒 全力冲刺
我是从2020年10月12号才找的机构,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惊险刺激。最开始在第一家机构,当老师询问是申请22年还是23年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快凉了。
后来又去看了一家比较综合性的机构,他们给我看的案例属于那种花了很长时间准备的,与我生死竞速的申请情况不太匹配,而且比较重要的是那个机构录取结果一般。(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那两个机构今年的录取也没有很好)
后来找到美艺,在咨询的时候,老师分享的一些“极限操作”案例给了我很多信心,了解到他们往年录取结果很好,有一个之前被USC录取的大佬也是找的美艺,另外离家比较近,万一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杀过去。综合比较下来,还是美艺比较符合我的要求,于是选择这家机构做了申请。
我的作品集故事灵感来自于日常网上冲浪看的一些热点事件,故事本身不复杂。(我大言不惭地评价我申请的片子为破产版《我的姐姐》)因为在写文书的时候有提到过以后想拍一些女性的故事,所以这样的题材也会让我所有的材料有一个统一性。
准备作品集的时间很紧,加之我英文也不好,内心很挣扎,好在遇到了高水平的作品集老师(人美心善,个还高)。在准备片子的时候,和老师聊了我的想法,大概就花了三个小时左右,剧本框架就出来了。

这个片子完全是deadline阴影下的垂死挣扎,可借鉴经验很少,属于USC5分钟特供短片(因为之前学校拍的片子没有符合的,所有临时决定拍一个)。为了赶上deadline我在开始写剧本之前限制了时长,场景,以及考虑自己制作水平等等因素,把故事的范围直接物理框死。
在这个框架下拍的故事,想要收获比较好的结果就是如何讲一个清楚的故事变成了关键。真人实验结果证明你把故事讲清楚了,简单的制作也可能得到学校的青睐。(毕竟从没有剧本到开机只有20天,想大制作也不可能啊)
通过这次申请,自己得到了不少成长,因为我之前一直在逃避写剧本。但是这次在准备片子时,作品集老师一直都在鞭策我,会各种催我去写东西,给我的剧本文字进行润色和修改,帮助我把没有自信的作品变成“我觉得还可以”。我很幸运能认识这样一位优秀的小姐姐。
文书老师写作经验丰富,她一直强调文书其实就是在讲故事,你需要去找一个切入点去讲你自己的故事。所以在一开始,我就给了老师很多关于我的经历片段,由老师帮我组织并找到切入点和主线,最终围绕着那个主线完成了文书。
和美艺老师的相处是很愉快的,因为我本科学的就是电影专业,所以跟老师之间更多的像是合作,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碰撞新的想法。另外,美艺老师大多数时间能及时回复,这是很大的优点。申请的时候学生都是很焦虑的,能及时回复的老师能给学生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支持。总的来说,交给美艺还是很省心的,从文书到申请都有老师帮你。

除了查普曼大学在wait list中,我已经拿到USC、IMU、SCAD、FSU、SFSU和NYFA六所所院校offer,能收到USC录取,这个结果真是令我喜出望外。这所学校面试官问的问题都比较常规,因为我好朋友在那里读书,所以当时面试官有和我聊起她。
一开始,我以为面试会很复杂,但是面完后发现我这的英语还是够用的(也可能是因为那一年交换的口语buff在),相信大家自信一点的说应该没啥问题。只要你愿意去交流,我觉得美国学校还是愿意给你这个机会的。
申请建议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管理者,毕竟拖到十月底才开始做的申请。如果大家不是像我一样本科是学电影加上心特别大的话,一定要早开始准备。如果对这方面没有经验,就尽快找专业的人咨询。
爱看电影和想做电影是两码事,如果真的想要做电影请强大自己的内心。原因如图:

我觉得实践很重要,学理论的同时也要去跟组。跟组或许不能提高你的鉴赏能力,但是可以让你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清醒的认知。
如果实在没有创作思路,可以去各大网站上看看其他人的作品。可能会激发灵感。不用过分焦虑嘛,总有学上的,实在没有信心你看看我就好了。
导师点评
对于电影研究生申请的成功,黄同学总是调侃成一个完美的“意外”,但其实这里面有非常合理的必然性:
1. 良好的心态:黄同学,一个清清爽爽的小姑娘,却是一个隐藏的“段子手”,这源自于她对所见所闻的深刻认知和笑看云卷云舒的良好心态;
2. 尽全力但不苛求结果:黄同学对自己的目标院校有清晰的想法,在前五里面只选了USC和查普曼来申请,也选了纽约电影学院作为保底院校来申请;她对文书等细节非常细致走心,尽全力但对结果并不苛求,我想这样良好的气质肯定也是她最终能打动面试官的主要因素之一;
放松的自己,是黄同学身上最最突出的“标签”,也是她无往而无不利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