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国外的就好?国外的就专业?
一看到“运动康复”,是不是大家的DNA就动了呀?作为一名康复人,对于运动康复的固有印象一定少不了:“新兴专业”“朝阳产业”“起步晚”“发展慢”这样的形容字眼,同时在康复界也大都一致认为运动康复还得是国外的专业,还得是国外发展得更好更完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国内外运动康复到底差距在哪儿?国外的就好?国外的就专业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运动康复的介绍吧。运动康复指运动系统(骨骼、肌肉、神经、及与之相关的结缔组织)发生损伤问题后,主要依靠运动训练,理疗、营养、手法等方法进行系统康复的专业处理过程。它属于康复医学的一个分支,其受众人群包括骨骼肌肉系统损伤患者、骨科术后患者、运动损伤患者、慢性疼痛患者等。早期运动康复是运动员的专属服务,后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运动康复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其市场才逐渐向大众人群扩展。
了解了运动康复的简单介绍后,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国内外运动康复的具体差距吧!
1、国内运动康复较国外起步晚: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康复医学是从汶川大地震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相较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发展的康复医学而言,起步可以说是相当晚了,目前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我国运动康复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面对这60多年的发展空缺,也必然意味着我们要赶上国外的运动康复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国内运动康复较国外而言体制不完善:①教育体制差距:国内运动康复目前主要以专科和本科培养为主,其培养学制为四年制,授予学位为教育学或理学学位,无运动处方权。而国外主要以硕博士培养为主,一般运动康复为物理治疗下的一个分支,而物理治疗要求本科毕业后才可进一步学习,通过考核才能获得从业资格,同时获有运动处方权,培养门槛高,教育质量相对较好。②医疗体制差距:我国运动康复的医保政策不完善,目前运动康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项目较少,主要以自费为主。医保不完善、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运动康复行业的发展。相较而言,欧美地区早已建立起以街区为单位的私人诊所式运动康复产业样态,保证运动损伤人群出家门10分钟内即可找到最专业的运动康复医疗救助,同时国外商业保险和政府医保体系相对完善,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自费少。
3、国内运动康复较国外相比供给不足:①专业人才少: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运动康复人才体系尚未成熟,专业人才资源缺口极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高校中仅有128个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相关的本科专业,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的这一数字为219个、德国为280个、日本为249个。而在“硕博士学位教育方面”,我国更是稀缺。②机构设立不足: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运动康复产业相关机构门店数量急速增长,2018-202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2020年底已接近400家,截至2021年2月我国运动康复领域机构门店数达到410多家。但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所拥有的可提供运动康复服务机构数量极少,且机构密度远远不足,成长空间巨大。
4、国内民众对于运动康复的认知不足:我国运动康复行业主要用户群体分为三类:专业运动人士、运动爱好者和对生活有高品质需求人群,当前市场比例为7:2:1。大众对运动康复还普遍缺乏清晰的认知,往往认为只有专业运动员才需要做运动康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运动康复的发展。而在国外,民众的康复意识普遍较强,运动康复也深入到社区之中,认知深入,需求大,利于运动康复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了解到的国内外运动康复的发展差距啦,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我国运动康复发展的确相对滞后,但咱们也不能盲目崇外哦,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小编相信,国内与国外的运动康复差距总会随着一代代人力的投入和努力而减少,也终有一天,我们能让我们的运动损伤运动员安心地留在本土进行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