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二十年的收集整理我把收集的大部分原地封整合成了一个庞大的模块化邮集。邮集的每一个小的章节都可组成单独的一部邮集。组合在一起也可成为一部超大的连贯的邮集。
邮集大题目暂定《与众不同的文明》总目录下面分别从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中国文化(艺术)三条主线进行组集。第一条主线的题目暂定为《影响中国的那些人和事儿》以原地邮集的形式简述几千年来华夏大地上发生的重要节点。
“龙”是中华文明的图腾,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其文化涵义、思想意蕴愈益丰富,最终成为中华文明乃至华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总目录我使用中国第一枚龙年生肖小本票并销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洛阳龙门日戳我认为是比较切题的。
这是第一章“文明的曙光”的目录,本章我暂定是一部三框36贴片(310*290mm)的邮集。表现的是中华大地上新、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事件与传说。
第四纪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期,是现今地球环境形成和现代人类出现的关键时段。伴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海陆变迁,动植物发生了相应变化,人类逐渐进化。本章目录我是使用J180《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主题原地封。
第一节:北京猿人
“北京人”虽然不是中华大地上出现最早的人种但确是名气最大的人种,同时也极具代表性。198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贴片上的三枚封片都属于主图原地。
第二节: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 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个人感觉三皇五帝的说法是这片土地上产生的早期文明相互碰撞的产物,这些人物虚虚实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成为了我们现在共同认可的祖先,祭拜的对象。



不同的戳记
“炎黄子孙”传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经过,两千多年后人的不断编纂完善最终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烙印。其实这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融合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过程,最终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这是融在血液中的,这是与生俱来的,这是其他种族所不具备的,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延续几千年从没不断绝的源动力。
第三节:新石器时期 “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是总书记在202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上的文章题目。长期以来考古学受到西方的影响始终不敢确认自己国家的早期文明。外国人始终不承认“商”以前的文明,那怕证据确凿仍以没有发现文字为理由拒不承认“夏”的存在更不要说更久远的文明了。他们认为中国的文明来自中东、埃及、欧洲、非洲反正不是你们自己产生的文明,这是那家子道理!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仰韶文化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传说时代,史书记载有炎帝、黄帝、颛顼、帝喾等部族,但由于疑古,中华文明史源头仍不清晰。随着仰韶文化遗址的多处发现,地下遗存验证了史书记载的正确性。


黄河是华夏的母亲河这个区域经过几千年的碰撞融合孕育出了独一不二的延续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彩陶也深远的影响着后世,先人们不断探索着由陶向瓷的过程,最终使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我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有巢氏”部落其实就是居住在宁绍平原的古越族-河姆渡人的一支。“有巢”正是对宁绍平原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的映射与形容。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红山文明化进程存在着区别于中国其他区域早期文明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源性。红山文化超越氏族组织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诞生,与中国北方新石器文化的整体格局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牛河梁遗址

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良渚文化距今为12005~6685年,处于没有历史记载阶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距今相隔6584年(前4664----2020年),这个地区的历史记载就开始了。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是后来吴地古老文化的母体,是吴文化的基石,而吴和越是属于同一个部族的两个中心。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原有认识,标志10000年前(前9684----2020年)的良渚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化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即是中国第一个王朝——虞朝。中国东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第四节:铜石并用时代
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也有学者认为石峁遗址是夏代早期遗址,很有可能是夏都。个人认为石峁遗址、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遗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有融合传承关系的。最后成为了“夏”。夏的建立 夏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可以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禹是夏的第一代君主。

第五节:智慧的光芒
从屋到城
北方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由于地穴式房址出入不便,在前仰韶时代就开始出现穴坑不深的半地穴式房址,且在室内设炉灶,兼具居住与炊爨功能。南方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干栏式住屋有许多特色,使居民能临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风凉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过后的氾滥,及不卫生的蒸气和低飞的昆虫聚集。文字的出现
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化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粟与稻
五谷文化举足轻重,可谓人类文明之起源。据权威资料显示,人类在数十万年前的石器上观察到高粱的痕迹,说明五谷孕育了人类十多万年。五种谷物。所指不一。稻、黍、稷、麦、菽、麻、豆等都属于五谷范围。
猪的驯化
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所驯养的家畜之一。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杀年猪的习俗一是为了祭祖,二是祈福,期盼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猪”没有太合适的邮票表现,1960年发行过特40《养猪》实在没找到原地封。我使用了2019-1《己亥年》猪街日戳和贺年专用票的贺13《福寿圆满》野猪沟日戳。
髹漆

髹漆这段还需仔细打磨这个样子不行琢玉与玉文化
“玉”按宝石划分可分为软玉和硬玉。软玉是和田玉,硬玉是翡翠。中国远古时代的玉属于广义上的玉,和田玉、岫岩玉、蓝田玉、独山玉、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彩石等都属于玉的范畴。
龙的形象也来源于先民对于"图腾"的崇拜。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
良渚玉器经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是浮雕看起来有两三层之多,最后再加以阴线纹,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
1997年后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处在剧烈变化的邮政改革环境中,它又是一个极不受重视的品种一度发行十分混乱,造成市场也是鱼龙混杂实寄片真假难辨。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新的集邮研究方向。
养蚕


竹子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栽培

种类

利用

这一章经过不断修改暂时是这个样子34个贴片还不足三框,待以后再改。视屏版正在加紧制作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