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什么是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定义和特点
(一)历史观的定义
1、总括性的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或总的看法。
2、历史观的内涵和本质来下的定义:
①历史观的本质: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系统理论认识,同时也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历史观的内涵:它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
(二)历史观的特点(即历史观的作用问题)
1、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
2、历史观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样性
3、历史观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差别:人们对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认识不同。
▲社会存在:是指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也可以说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唯心史观,也叫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可归纳为两种理论形态:其一,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其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这两种唯心史观的本质都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唯物史观,也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人类社会观上是唯心的,因此又被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关于历史运动的形式:循环史观、退化史观、进化史观。
▲唯心史观的两个缺陷:(有其一必有其二)
①不懂得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总是将思想动机之类的社会意识当做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从来忽视人民群众的运动。
▲唯心史观在史学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原因:
①社会历史根源
②阶级根源
③认识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