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部《水之道》“讲”的东西太少(微剧透)

2022-12-15 16:01 作者:喻湘霓哦  | 我要投稿

以下内容包含微剧透,但如果能让你调整对电影的预期并清楚这部续作是一个什么情况的话,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观影后综合所有层面,掏心窝子的说︓

1.《阿凡达2:水之道》表现了“水”却没有表现“道”

2.综合所有电影内外的层面,如果把《阿凡达1》的看作从0→1,那么这次的续作《水之道》只仅是从1→1.2 而已

以下内容基于这是一部制作了几乎13年、前作极具影史价值和商业成功、时长超过3小时的电影来展开讨论

众所周知《阿凡达》系列是群像电影,这次续作也引入了许多的角色,可能是想塑造的人物太多,结果却没一个能塑造得特别深刻,甚至还出现了多个人设崩塌、行动逻辑不成立的情况,请大家注意:这是一部时长长达193分钟的电影。此外因为更多主角的引入,《水之道》并没有延续第一部男主杰克的主观叙述视角,代入感也不及第一部

情节发展上,不夸张的说这部续作跟前作几乎一模一样,注意我这个用词,几乎是“一模一样”。如果说前作的剧情是简单紧凑,那这部续作的剧情就是拖沓无聊,(即使与普通的商业爆米花电影对比也是如此)

主题方面,正如最开始总结所说的,电影表现了“水”却没有很好地表现“道”,相较于第一部更单薄更生硬

电影在特效技术没得说,可以明显看出这十几年来3D技术的发展,确实超越了前作的制作水准。但个人觉得这个超越没达到又一个质的高度,毕竟前作09年上映至今在3D领域也没几部电影能与其媲美,这个从0→1的跨度实在太大了。


但令我不满意的是,这部续作在打斗和场面规模上不居然及前作。不能说电影不够帅不够爽吧,只能说我从影院出来的时候,骑上共享驰骋回家都比看电影时来得刺激。这里顺便吐槽一下青柠,右手加速偶尔不灵是什么鬼?!害我骑到一半还得换个品种的坐骑(美团)

——摇摇晃晃的分割线——

其实按严格意义来说,《水之道》并非13年酝酿之作,它所承载的续作意义有些不同。据悉《阿凡达》第二、三、四部电影是同时开拍,这三部系列电影暂定会每隔两年上映一部。《阿凡达2》在完成不久后《阿凡达3》的制作工作也步入尾声,如今《阿凡达4》的第一幕大部分内容也拍摄完成

也就是说《阿凡达2》的定位类似于《长津湖》《水门桥》,是同时开拍但是分割成上下几部分时段上映

(其实我一直很反感电影工业的这套做法,电影不应该强加给观众电影内容之外的观影门槛,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电影总会默认观众记得前作的剧情,但它的系列电影之间又不会做出很好衔接,跨度非常大的同时又显生硬。


而且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友好的“绑架”,我买票花钱进电影院花几个小时看电影,但电影给了我一棒槌撂下一句“我们这部还在铺,要想看更好的内容请几个月or一年后再来看完”,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观众还不能只看后面的那一部,因为它每部之间的衔接都一言难尽,一看就要从头看。我个人十分认可系列电影的存在,电影可以有创作者自己的长篇铺垫和构思,但我希望每部系列续作至少是一个有起有落可以称得上完整的故事,这样即使该部电影脱胎出系列,也可以讨论其内容的优劣)


扯远了,说回《水之道》。令我最最最不满意的是它对整个潘多拉星球的展现程度,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先清楚一点,所谓的看个特效感受顶尖3D都不是大部分观众的真正需求(严格意义上,大部分观众无法100%接收到电影制作方想给予观众的观影体验,因为与之相匹配的影厅如IMAX、杜比、CINITY等放映厅太少,昂贵的票价也是无法回避的因素之一)。真正吸引人的是卡梅隆创造的一整个潘多拉星球,他会用海量的细节与设定去“淹没”你,从物理基础到生物生态......各种细节设定充斥电影内外,简单举个例子:

潘多拉星球的重力(设定)只有地球的0.8倍,因此片中潘多拉上的动植物才能长得更加高大,同时创造出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观景色,如悬空的拱形岩石的成因就是来自不同地球的重力与磁场共同作用

为什么说卡梅隆是卡神,因为他把电影“造梦”的本质拍到了极致,这也是所有科幻的基础——完善严谨世界观和设定,以全面的展现让观众沉浸其中,画面上的极致体验更是让你毫无出戏感。这个美丽的潘多拉世界有多大呢?大到几本设定集,大到共有五部系列电影,大到不间断地拍摄十几年......

可这部续集实在展现得太少了,其展现程度甚至不如第一部的一半,整部电影其实没有对潘多拉星球进行多少拓展。影片重复提及并强调几个在前作就出现过的元素和概念但无更多的深入,许多新物种和新元素对故事的发展没有起到关键作用,水世界整体展现得也迷迷糊糊,除了与森林不同的奇观之外我感受不到这个水世界更多的魅力在哪。


并且在电影结束后,“人类与阿凡达的矛盾对抗”这条主没有无实质性进展,第一部所挖的坑和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是存在。《水之道》“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但这可是一部时长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啊,我不理解。


我在电影一个半小时后一直期待能看到更惊艳的东西或是更加震撼的画面,遗憾的是卡梅隆似乎想把阿凡达系列拍成电视剧的效果,以至于在这一部续作里它可以大量拍摄那些不怎么具有叙事性的桥段、重复上演那些看观众光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戏码。也许《水之道》只是导演卡梅隆代表整个阿凡达宇宙向等待了十三年的影迷的一次招手问好,传达着“我们要来辣!”的信号,它只是1→1.2,它包含的内容和信息量上真称不上多,但也许新的影史奇迹将以这后三部曲的形式去谱写,是好是坏谁知道呢?


——熬夜码字的分割线——


【自问自答小剧场】

1.你对卡神感到失望吗?对后续系列电影怎么看

首先我对卡神失望与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的态度对导演以及电影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多一张或少一张电影票而已(苦笑+挠头)

其次在近两年的环境下,我觉得如今的电影最大一个作用是可以让大家有理由走进电影院,有话引子叫出老友一起聚聚和聊聊天叙叙旧,电影不是最重要的,有陪你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意思是看是看,写是写,交流是交流,欣赏电影没必要弄得那么苦大仇深。我觉得完全相信影评的观众很傻波一,写这种东西的人更傻波一(挠头)


2.值回票价吗?

值,超值!因为我知道我看《水之道》所有的体验和震撼感都来自其3D技术和CINITY影厅。不得不说阿凡达的3D视效体验实在前所未有,电影对3D拍摄的纵深感设计与把控实在太惊艳,这样的3D纵深感所带有的画面信息实在太丰富。

在文字里我可以继续客观分析《水之道》里几十个不足之处,但在观影时,在120帧超声立体的CINITY影厅的加持下我的双眼被牢牢“锁”荧幕上应接不暇,那是一种很难用言语形容的感觉。如果把看普通的3D电影比作看一条鱼在画纸上游泳,那么看阿凡达就像是在看一个超大型的鱼缸!


3.还有什么想对还未看过的观众说的?

看《水之道》时在选择影厅上得多考虑一些。原则上肯定首选票价越高的影厅体验越佳,但还是得考虑近期疫情感染的问题。此外,虽说阿凡达是真正的3D巨制其3D效果处理地很舒服,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在3D荧幕上紧盯三个小时,因此你选择的影厅屏幕也不是越大越好。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

感谢你的阅读,有任何观点欢迎讨论

end.

这部《水之道》“讲”的东西太少(微剧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