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少女》及所有推崇这小说的,都是答辩
前段时间,《风情不摇晃》这种三观稀碎的小说被人声讨,越来越多有争议的作品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中就有“刘亦菲仙女”极其推崇的《围棋少女》。《风情不摇晃》那种网文言情小说我实在看不下去,但《围棋少女》是拿过奖的,所以我连夜炫完了这部不算很长的小说。
首先说结论:网上那些截图大多是断章取义,因为是日本军官的第一视角,极端言论是从深受军国主义影响的日本人口中说出,但故事的前摇太长了,最后也仅仅体现了“男主因为爱上了女主稍稍唤醒了些许人性”,没有反思日本发动战争的行为,所以作者有明显夹带私货的嫌疑。
小说以两个第一视角书写,总共92章,奇数章是围棋少女夜歌的视角,偶数章是日本军官(忘了名字了,不重要,就叫男主吧)的视角。男主家曾经收留过一个中国妇女,所以男主不仅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文很流利。女主生于中国的贵族家庭。七七事变之前,男主所在军队主要是镇压东北的抗日联军,而女主,可能想体现中国人的麻木,女主从未关心国家大事。
男主视角中,这场战争是正义的,他们要摆脱那个颠簸的小岛,同时认为中华民族比日本人第一等,文中还多次比较双方在同一事件上的不同之处以展现日本优越的一面,例如“面对失败,日本人选择了冲锋,中国人选择了死亡”,以及围棋虽诞生于中国后传入日本,但在中国,围棋是消遣,燥热的广场上几个光膀子的大爷就可以凑一起下棋,而在日本是高雅的,下棋前还有一套什么礼仪。这样的比较还有很多,从男主一个日本人的第一人称写出来,自然是很合理的,与之对应的女主第一人称视角,应该要对这些不同做出解释,但书中并没有这样做,中国人读这本书时,自然是知道日本是侵略方,男主的言论是极端的,是错误的,但这本书是以法语发表的,结合文中对男主嫖娼等行为的美化(日本艺伎求他上自己,中国妓女狂热地爱上他……),一个外国人读到这些,会怎么想,很难说,但一定不会痛恨战争,更不会痛恨日本侵略者。
女主这边,作者仿佛想要展现一个独立女性的形象,但明显独立过头了,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想和谁上床就和谁上床,对所谓的“男朋友”没有一点责任感,而且好像挺喜欢看别人为她吃醋的。从46章开始,男主因为会说中文,就以间谍的身份去广场下棋,到大概89章,这俩人就只是在广场下棋,每天见面微微笑,临走时说明天再来,没有多余交流,结果最后一次下棋时,她认真地让对方带她走,去北平,男主拒绝了。后面女主想“我一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拒绝我。为什么他要眼睁睁地看着幸福从手中溜走?”,还说“还有人在爱着我,我刚刚明白,我原来也爱他。我要回东北去!他在家乡等着我呢。”好家伙,这就是你刻画的独立女性,和敏辉(参军后被日本人抓住,受尽严刑拷打,被当街处决)多次上床,晶琦(参军后被日本人抓住,但叛变了,女主也知道,但女主很可怜他)说喜欢女主,敏辉让你做出选择,你搁这磨磨唧唧,说什么“我的身体由我自己魔鬼也管不着”,这会又爱上了没讲过几句话的棋友。
最后,北平也沦陷了,女主和晶琦南下,途中被炸弹炸晕了,女主落单了,碰上了日本兵(没错就是男主那些人),男主认出了女主,但男主想的是“我知道您很我,永远不会原谅我,可现在我顾不得这些了。我会先杀了您,然后再自杀。为了您,我甘愿放弃这场战争,背叛自己的祖国。为了您,我甘愿做个不孝子,给祖宗蒙羞。我的名字将永远不会出现在神社之中,会永远受到诅咒。”还搁这想你的神厕呢。小说并没有表现什么反战的思想,只表达了男主虽然在中国杀人放火嫖娼无恶不作,但还是能真正爱上一个“围棋少女”,所以良心未泯。
我无法理解这b玩意怎么获的奖,也无法理解喜欢这作品的人。刘亦菲推崇,还希望演这个少女是吧,这很符合我对所谓“明星”的刻板印象,没觉得刘亦菲多好看,李若彤的小龙女强她百倍,刘亦菲尴尬的演技倒是看了不少。
就这些吧,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小说,以后对线也好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