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斯拉,大众怂了
1月20 日,大众集团 CEO 赫伯特·迪斯( Herbert Diess )发表了自己在这个社交媒体上的第一条推文,他表示,大众正在市场份额方面追赶特斯拉,并且已经在欧洲赢得了消费者争夺战。
迪斯写道:“你好@ Twitter !我将在这里和大众集团一起做出影响,尤其是在政治问题方面。另外,@ Elonmusk ,我们当然还要夺走你们的一部分市场份额。我们的 ID.3 和 e-tron 已经赢得了首批欧洲市场。期待着和你们进行富有成效的讨论!”
看到这个消息,星空君想到了多年前参加的一个讲座。
讲课的老师是华为大学的博导,曾经在移动某重要部门任职,分管过一段时间飞信。
年纪稍大点的网民可能还记得飞信,它的功能对微信是碾压级的,除了可以APP聊天外,还可以和手机短信互通—这是到现在微信都做不到的功能。
所以微信推出来的时候,该领导雄心壮志的准备调动公司资源,去全面碾压微信。
结果,短信事业部的老总找来了:兄弟,你还让短信这几万员工活不?
随着找来的领导级别越来越高,飞信只能让步了,先给短信留条活路。
(此处情节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当然了,后来的结局是,飞信死掉了,短信也死掉了。
再后来,短信的唯一功能,成了接收验证码的工具,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个案例的结论是什么呢?
在新的技术浪潮涌来的时候,传统的市场老大是不可能主动转身的,其内部的利益不可调和,只能被新的技术公司取代。
微信灭掉短信是如此,苹果灭掉诺基亚也是如此。插上5G的翅膀,华为借机灭掉旧时代的通信技术公司,也是大势所趋。所以,他们很害怕华为壮大。
当电动车技术终将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传统燃油车是不可能转型成功的。
大众CEO发出这种单位公函式的推文的时候,就说明已经怂了。
在大众推出ID系列的时候,它不得不面对同价位的自己品牌燃油车的尴尬定位,营销资源是有限的,应该推哪个?燃油车是赚钱的,电动车可能还要赔点钱,为了股东的利益,以哪个为主?
燃油车的功能开发流程,和互联网时代的迭代开发理念完全不同,一个功能开发一两年测试两三年合计五年一个周期是经常的事,特斯拉一个新功能可能两周就上线了… …
负重累累的大众,在电动车领域,是没有能力和特斯拉竞争的。
所以为什么他的推文竟然有这么怂的一句:我们当然还要夺走你们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这点自信都没有,怎么能让消费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