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吃饭前烫餐具,真的能消毒杀菌吗?
不知道从何时起,吃饭前烫碗筷成为了全国人民神圣的饭前仪式,尤其是在广东地区,更是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人们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只要经过生命之源的洗礼,碗筷上的细菌、病毒就会统统退去的心理暗示。
然而,饭前烫碗筷真的能杀灭细菌吗?
餐具上都有哪些“脏东西”?
执着于用开水杀菌的你,真的了解你要消灭的“敌人”是谁吗?如果不了解,又何谈杀菌一说呢?所以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一下餐具上都有哪些微生物。
第一杀手--沙门氏菌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里的第一杀手!
生存条件: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就能大量繁殖。
消灭条件:沙门氏菌相对不耐热,达到100摄氏度沙门氏菌就会立即死亡,且温度越高越好。
无处不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它经常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鼻腔、咽喉、肠胃、痈、化脓疮口中,以及空气、污水等环境中,并且它能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毒素在高温面前却十分强悍
生存条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
消灭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在 8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 30 min 才可以将其彻底杀死
菌多势众——大肠杆菌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它是我们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胃肠道感染等疾病
生存条件:大肠杆菌生长温度范围是7~49.5℃之间,37℃最为适宜
消灭条件:只需煮开或者70-80℃的温度下达到1分钟就可以完全杀死它
天生反骨--细菌芽孢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芽孢是细菌休眠体。在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会产生一个芽孢,在条件适宜时又重新成为一个细菌。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能经受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以及多种化学物质灭杀。
消灭条件:芽孢最起码需要在120°高温下,15-20分钟可杀灭,沸水蒸煮至少要40分钟,细菌芽胞才可以杀灭。
超强繁殖——霉菌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霉菌指发霉的真菌,它们能快速繁殖出分枝繁茂的菌丝体,经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
生存条件:它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
消灭条件:对于大多数霉菌,加热至80℃,持续20分钟即可杀灭
寄人篱下--病毒
向左滑动查看
特点:病毒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得以复制繁殖
生存条件:通常病毒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下生存,但是怕温度高的环境
消灭条件:不同的病毒消灭条件不同,像诺如病毒很容易可以被消灭,但甲肝、乙肝病毒则需要100°C的热水
用开水烫餐具能消毒吗?
见识完这些细菌、病毒的厉害,相信你的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高温灭菌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式,但要想其效果,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
•持续的高温
•足够的时间
而我们在外出就餐时 ,大家烫碗筷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0秒,大多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么快的速度,对绝大部分的细菌来说,简直不痛不痒。
有人会说,那我按照时间来,是不是就能达到了?
很遗憾,也不能,因为温度达不到。
一般情况下,商家为了防止顾客被烫伤,提供的热水温度最高也就在70-80度左右,而且大多都是低于这个数值,达不到完全灭菌的温度。
即便是用100℃的沸水,也不能做到灭菌的效果。当水倒入碗中后,热量会快速的流失,温度也会急速下降。所以即便是烫够了时间,但因为不是持续的高温,也不能做到完全的灭菌。
不过大家不要灰心,虽然烫餐具不能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但这样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说明大家有健康意识,这很好!
况且即便是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用热水也能带走餐具上的油污、灰尘以及残留的清洗剂,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
如何判断外面的餐具
是否消杀合格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外出就餐的我们没有办法对餐具做到合格的消杀,但是我们可以学会去判断手里的餐具是否消杀合格,这样也算是多了一层保险。
一看
>看餐具密封膜是否完整,是否按要求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名称、卫生监督合格证号、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
>看餐具表面是否有明显的裂纹和断裂。如果有,说明其质量不好,这样的餐具不仅不便于清洗消毒,还容易藏污纳垢。
>看餐具上是否有污渍和水渍,合格餐有较好的光泽,颜色不发旧;表面干净无食物残渣、霉点。
二摸
消杀合格的餐具摸起来的手感应该是干涩的,这表明油渍、洗涤剂都被洗掉了,如果摸起来粘粘的,有滑腻感,则说明不合格。
三闻
拆开包装后闻一闻餐具是否有异味,如洗涤剂、消毒剂或者发霉的的气味,如果有,则说明不合格。
当然如果想要吃得放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备餐具,或者直接降低外出用餐的频率。至于开水烫碗筷这事,成为一种有趣的餐前仪式也没什么不好~
特别提醒:本期内容经圆心科技专业医生审核。以上科普内容仅限经验交流,考虑到个体差异,如您身体出现不适,可在线上向专业医生问诊;如您出现急重症,请立即前往线下医院就诊!
策划制作
圆心健康新媒体组(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考文献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编,膨化食品发展与质量安全=DEVELOPMENT AND QUALITY SAFETY OF PUFFED FOOD,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07,第86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的秘密武器 .万方.2018-12[引用日期2019-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