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合的“第一次”
小学时,学习不怎么突出的我,有一次突然脑回路清奇的用一种老师都没有见过的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题。老师和隔壁班数学老师一起在讨论我的解法,隔壁班的老师惊奇的直呼:“这孩子以后要上清华啊!” 放佛在说的是自己的孩子,我的老师笑的合不拢嘴,从此每次考试都对我格外关心,最会来留意分析我的试卷。
还是小学,我依旧成绩不出奇,每次坐座位也是往后边坐。后边经常吵嚷嚷的,有一次一向不怎么管我们的英语老师上着课,听着后边的声音,“啪”响亮的一声,她突然甩了书,几个箭步走到我们这一群吵吵嚷嚷的旁边,冷冷的眼神扫过来,我一直端坐在自己位子上,也不晓得自己有没有在那群捣乱的孩子中间了,只知道两眼低头看书,装作乖乖的样子就对了。感觉浑身一颤,老师的声音径直传进我的耳道:“刚刚讲的课文,你,起来读一遍!”,我抬了下眼皮,一丝余光却正撞上她凛冽的眼神,像是早有预感,下意识的就站了起来,也不知道刚刚是无意还是有意听课了没有,居然流畅的把那篇课文读了出来。我放下书,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是多看了我两秒,“坐下吧。”转身回去讲台了。旁边倒也安静下来了。
还是小学吧,是六年级,也是成绩不出奇。但我记起后来我越来越会跟同学说说小话,让人浑水摸鱼一般在课堂规矩的边缘试探了。一次自习课正在“作案”,自己已然和大家笑嘻嘻成一片有些飘忽忽不知所以时,班主任突然进班了,大家蓦地安静了下来,我还没来的及收回自己的表情,急急忙低下头祈祷千万别被注意到了啊,老师走到讲台上,我在第一排坐着,仿佛已经又感受到了一道冷冷的光像我投过来。老师开口了,意料之外的,只是说要宣布一下大家期中考的大致成绩。他怕也是喝醉了一样,用一种极具主持腔的语气:“这次,我们班第一,可能也是全年级的第一。”他停了停,我不禁抬头看向他,他的眼神看向教室后方,开始涣散,使得你绝对想不到他要说的人是我。是的,他似乎在又一次在脑海里确认,在确认那个名字是自己班的吗,或者是这个孩子吗。他缓缓的说出了我的名字。大家开始鼓掌,耳边是响亮的掌声。像是受到惊吓一般,我发起了懵,跟着大家一起鼓掌,在想说到那个名字的孩子真棒啊。那个孩子是我吗,我不敢相信。总之,我之后就像失忆一样,六年级的日子没再想起过自己的第一。自此,初中起,开始拿了不少个“第一”。
我现在也想不起初中学了些什么,只觉得初中起我的日子好快活,和朋友同学玩的开心,成绩不知怎么的,也并没有自己觉得那般费力学习,倒也取得了还不错的结果。我觉得人是需要在一些时候保持清醒的,但也要不忘享受当下,什么东西,平衡都是最关健的,虽然这并不好把握。可能自高中起给自己带上莫名的压力,导致天平倾斜,反倒最后把一些事情弄到走到极端的境地,使自己也心力交瘁,大大伤害了健康。
所以我觉得23岁现在的我,最希望自己不论以后遇到多少个“第一次”,都不要过于慌张或者懈怠,淡淡定定,勤勤恳恳,多少个“第一次”,也不过是一个罢了。
20多岁是拼搏的年纪,但我想也许不是抛头颅洒热血式,而是稳中求进步,平淡中品尝诗意,紧握自己的韶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