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岭南儒峰,白沙子陈献章(八),詩文選集

2021-05-27 15:51 作者:南風GT  | 我要投稿

 (黑原文,藍所感)

示诸生

无我无人无古今,天机何处不堪寻,风霆示教皆吾性,汗马收功正此心,

水火鼎中非玉液,鸳鸯谱里失金针,道人欲向诸君说,只恐诸君信未深。

让学生们清楚。超越自我,经过众人,古今同理根,正道的流转,在哪里会找不到呢?风雨闪电雷鸣,都是在震动我的根本,所有流汗流血的,都是在端正我的心思。个人经历的磨难,并不是恒常的道理,人事的和合状况,也不是有意的穿引。想要和各位诉说的体会,也害怕诸君,不敢相信这样的滋味。

浮生扰扰白头新,又见人间一度春,尔辈何时宜发愤,老闻夜雨欲伤神,

此身天地逢人少,落日江门叫鹤频,为报杨朱莫相笑,孟轲不是褊心人。

虚妄的假借,和挑逗的拨弄,令人不断生出白头发,不断的流逝时光,马上又过了一年。我们甚么时候发愤图强,不要老是躲在下雨的暗夜里伤神。在天地间,有这样体会的人真的不多,日落的江门边上,鹤鸟的鸣叫,真的不少。战国时候杨朱学派的议论,也不总是令人笑的。孟夫子所说的是大道,并不是针对某个人。

 

成诗呈胡希仁提学

  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渺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纒,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后儒不省事,差失毫厘间,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絃。

古人之前也有古人,代代相传之间,都会把不合时宜的去除掉。少少的一瓢水,可以持续添加变成江河。也有一种,不用积累而成的力量,那就是不断湧现的活水。生命中进行减法,进行到底,会变成真正的加法。就从力所及的做起,一直持续下去,就会到达,人所不能及的境地。手法无穷的应用,是因为,根底无限的深厚。要能够掌握这些要义,就会知道,再多的典籍,不过都是在解说,同一个道理。学问就怕没有用心体会,把心神乱用掉。有能量才会有形体,有形体没能量的?那就是假体。根基的立定,就一定不能假装。慎始才能慎终,有所恐惧才能有所警惕,这样的话,讲的是很有道理。徒学文的不经办事务,能力就不会成。走失一点点,期望就会落空。讬付给明白人的一句真话,质地熟成的不用丝弦。

 

与客谈诗

  风雅馀三百,唐音仅几家,梦犹将影说,痒莫隔靴爬。

       岂是安排定,胡为孟浪夸,超然不到处,应是用心差。

风雅文采,流传下来的有三百,大唐气象的仅有少数几家。彷彿是做梦时看到影子就可以开口说话,有一点痒痒的,就隔着靴子也去抓一抓。格律沒有旋律的善美,随便夸口说诗教,六合之后,哪有不作变化,静态的动不起来,应该是,不能完全体会出来

 

真乐吟效康节体

  真乐何从生,生于氤氲间,氤氲不在酒,乃在心之玄。行如云在天,止如水在渊,静者识其端,此生当干干。

真实的乐音从哪里诞生的呢,在气质生息变化间,那种变化的体会不是在酒水中,乃是超然的心神。动的时候彷彿天,静的时候在深渊。安定身心,从静中一端,意识到生机,打开了大门,就会生生不息。

 

书法

   予书毎于,动上求静,

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动也。

得志弗惊,厄而不忧,此吾所以,保乎静也。

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刚而能柔。

形立而势奔焉,意足而奇溢焉,

以正吾心,以陶吾情,以调吾性,吾所以游于艺也。

  

与湛民泽 

六经尽在虚无里,万里都归感应中。若向此边参得透,始知吾学是中庸。

岭南儒峰,白沙子陈献章(八),詩文選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