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再看《楚门的世界》
我应该是第三次看了,第一次是小学的时候,第二次是大学,现在是毕业两年。
前两次看只是觉得故事很震撼,觉得楚门是个十分坚强,勇于反抗世界的人,现在又有了不同的感悟。
一是导演对于楚门生活的掌控,类似于某些父亲对于孩子变态的爱,将孩子看作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不容反抗,并且溺爱地将孩子保护在自己为他创造的世界。楚门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犯罪,看不见贫穷,平静而富裕的小镇生活,导演眼中的乌托邦,影片中的导演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里很好,外面不会比这里更好,同样充满了谎言,外面世界的谎言会害你,而“我”为你创造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害你。但是楚门选择了打开通向外界的门,即使外界并不美好,同样会充满谎言,但至少楚门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做一个真的人,过属于自己的真的生活(话说truman的读音是不是可以理解为true man呢)。
还有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的解读,楚门所在的“小世界”,就是我们所处的小圈子,或者叫舒适圈,看似平静美好,没有压力,但我们在日复一日循环的生活中消耗了对生活的热情,就像木偶剧中的木偶,丧失了生存的实感,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只是不情愿地扮演着社会给我们分配的角色。
二是讽刺现在的电视剧,或者是娱乐节目,只要有收视率,什么都可以拍,真挚的情感,感人肺腑的重逢,都可以是提升收视率的手段,人变成了工具,不论是制作组,演员还是观众,都沉浸在这种虚假的感动之中。当情感羁绊成为了消费品,虚构的美好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当下的人还能在真实世界好好建立情感联系吗。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如果假的比真的更美好,我们还需要去追求真吗。
这部1998年出品的电影,我个人觉得立意是十分超前的,至少在文娱领域,现在的人们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