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天文摄影出摊经验
出摊总结
1. 海拔1000米的位置和云的高度相当,天气很不稳定,大部分时候不好。
2. Gem28手控器上电后没反应,静置1小时后,背光不亮但是有显示内容,而且可以正常工作。串口认得到,可能是本体内部某条连接线扯到了。
3. 天气变化比较剧烈的出摊日,还是比较值得耐心等待。下半夜又突然晴天,目视到了萤火虫,银河,七星连珠。
4. 小新星野赤道仪配合球台摄影时,构图完调极轴构图就会跑偏。调完极轴后构图,极轴又会被动到。难怪有人说星野的构图不用太在意。一是简易的赤道仪确实在刚性这方面不如专用的星野,二是星野的构图很难去旋转画幅。但是小新的载重也是很优秀的,跟踪也很稳定。
5. 关于拍摄参数,ISO选多少?曝光时间选择多少?白平衡怎么调?我是第二次出摊,第一次拍摄时我选择了相信相机屏幕拍的画面。
结果拍完回到电脑前后期时,发现拍的片子都暗好多,尼康D750相机显示的图片实际上看起来都是经过剧烈拉伸的,如果按照这个
效果参数拍摄,那么后期的空间就不大了。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了sonyA7M2上。所以比较合适的ISO应该最少能把地景充分的曝光清楚,地景不要死黑也不要过曝。合适的ISO可以降低颜色噪声,只处理亮度噪声的后期就会好很多。
曝光时间根据镜头的焦距调整,可以试拍到星点没有明显脱线的时长,比如24mm配D750,曝光8s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了。拍摄间隔最好大于
3秒,让快门有充分的反应,同时太短的拍摄间隔得到的图片太多,同时延时的时长比也较小。白平衡这块,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相机屏幕
的显示,改机后的白平衡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不过后期也可以进行一定余量的校准,我通常拍完通过D750的wifi回传功能在手机上查看图片。
这样对比相机的直接显示,翻车的概率会低很多。
6. 对于拍摄完成后的图像,可以先在相机内部预览,删掉没用的图,再导入到电脑中分类处理,这样可以加快后期的速度。
7. 这次构图上也有一个亮点,某一侧山体倾斜时,把脚架也做了同步的倾斜,平衡了画面,完善了构图。
8. 延时视频的后期码率可以做的高一些。
9. 长焦镜头找目标时,相机实时取景太暗,可以用指星笔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