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不羁的灵魂】倾听身心反馈,学习客观规律~
接着往下看,具体创造了一种方法,来把声音和自己区别开——忽略内心的声音,难道不是忽略内心给的反馈和信号?这方法具体的不想讨论,因为,知道了本质的话,方法可以创造出来无数个——方法真的永远比问题多,本质反正就是剥离掉自己,就剩下深山古刹的那种尘世不染,但这本质自己是不认同的
真正红尘中的修行,就是要能处理好和红尘的关系,内方足够小,外圆足够大,足够能包容,能够实现红尘中的目标,识别威胁,识别机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更有能力的时候,解决更大范围的问题——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不是就用无法改变和无法控制,来回到生产力不足时代的无能为力
瑜伽和宗教的教义和思想,固然有其精髓之处,但就像封建王朝时代,有其精髓也有其糟粕一样,全盘继承or否定都是不对的,还是要批判性的思考和使用的^_^

人性的不同层面去找寻自己,为什么一个都不是呢?
武志红老师说,如何解决焦虑,其实焦虑是一种意志死亡恐惧,就是发出一个意志,得不到满足,就觉得自己好像也要si了,如何解决,建立时间和空间维度,发出的意志并不是要此刻得到满足才行,也不是直接得到才行,有时间耐心,有空间方法,并且,我们要尽量的去满足自己可以满足的意志,这样,可能70%的小意志都得到满足,那样,安全感也会增加,焦虑会降低
所以,人性的需求,不是拿来灭的,这对情绪平稳身心健康一点好处也没有,可以去思考,去取舍,去计划,去学习方法,在达成自己意志的过程中经历和学习成长——要不然,在什么过程中投入和成长呢?在他人的意志中吗?动力足够吗?当然是自己的意志动力才最够的,而动力是行动超重要的部分啊

关注自己的意志,用理性分析其背后反应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自己分析不出来,就去求助,而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他不是自己
直接剥离和忽略,天啊,这不是冷暴力吗?那就比如对待一个朋友吧,你就剥离出来,这个不是自己,当然,这个嘈杂的他也不是他,说什么你就静静旁观,就跟看戏一样——天啊,这就是妥妥的冷暴力吧。。。。
所以他们能对其他人的悲欢苦痛冷静以待的原因,是对自己更狠。。。对自己都冷暴力了,对别人那不更容易。。。

关于倾听身心的反馈,最近有非常深刻的感悟
其实来广州的第三个月开始饮食失控了下,然后不太舒服,后来就很怕上火,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晚餐就只吃水果,有一段芒果吃多了,肠胃给了反应,意识过来后停了芒果,湿气没那么重了,最近寒气会比较重,小肚子都长了点,但是这两天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决心水果要停些天,结果昨晚半夜醒,就觉得不像之前那样凉了,肠胃也恢复早前的规律
我之前还一直奇怪,刚入夏的时候怎么还感觉更热。。。原来是自制寒凉体质了。。。

现在睡眠比以前好,很重要的是思绪没那么乱了,当然上一次读《不羁的灵魂》的四个指导结论很有帮助,当思绪起的时候,做个识别,是不是全能自恋的过度自我要求,是不是争对错好坏,是不是想要控制世界、事情、他人,以现在的认知结构和原生家庭、经历的负面影响和解
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认真对待出现的情绪,每次有什么思绪感觉没法简单理清,就写一篇文梳理,就好像把毛线团理顺归类到盒子里一样,内心空间清爽,也就不会那么乱的思绪了
想做学习和梳理的时候,都会听内心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是想强制自己就赶起明进度的,后来发现真的不行,就像少林寺的功夫+佛经修行要结合一样,否则容易走火入魔。。。修心和学习是一样重要的,否则都会卡住
所以,直接剥离内心的声音,就跟灭人欲一样,感觉就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封成神,其实不适合凡人

思绪起的时候,分类是很有必要的,理清楚,放明白,梳理的四个指导结论的那些思绪,的确不必占用时间精力——但这也是一项能力项,没有什么能力是能直接达成,而不需要培养能力过程的,就如要求直接坚毅,这就是空中楼阁
比如识别全能自恋,哪些情绪实质上是,然后努力练习放松做到,表面上能够不争对错,但在内心真正做到了吗?觉察有问题,在请教的时候就提出,然后收获了方法,做的才比以前更好了,整个过程可能花了两年吧——当然《不羁的灵魂》里面也提到了不停的练习,最后就能做到,只是个人觉得,本质的认知不同,策略和路径完全不同,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后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无意义”的声音,归因是自己想要一个完全可控的世界——其实就是全能自恋,但是,那些并不是全能自恋的声音呢?不能因为不能控制,就不计划、不想办法吧
不过现在自己也陷入到了争对错的状态里,想要说明这种剥离和简单归因并不适合,觉察了这种状态,还是放松一点,看看从这书里能获得什么让自己能静心的内容吧,如果持续的这样驳斥,那还看什么书。。。
但还是要说,我们的想法不是对世界影响真的那么微小,并不是对他人没有任何影响,的确不需要对所有事情推断,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认知、理解、决策的——这就是一个专业只在脱离尘世的瑜伽修行者的思维,认为万事无需作为,大家都任其自然就好了——这跟不作为是不是一个意思?
身为销售,有一套销售流程,来识别客户,有思路的影响客户,推动合作,这是有能力区分的,top sale和普通sale直接的差异,就说明,我们一定是能影响他人的
更不用说运营就是一套能驱动用户做相应行动的机制了,好的运营策划效果和一般的差异,何止十倍
最后再说个人而言,我有很多线下的教练、师兄姐、专业老师,那线上比如B站上喜欢的老师也很多,他们都能通过认知的传递来影响我的
其实《不羁的灵魂》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啊——如果真的影响不了任何人,作者何必出书呢?出书的目的不就是想要传播自己的思想,让他人接受思想并按照自己的来,不就是影响他人吗?

不是思考生活导致混乱,而是不懂得思考的正确方法,或者,没有能力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考,导致混乱
紧张、害怕等情绪,适度的时候都是动力的,正是因为害怕身体会变差,才能想办法去克制住贪吃的欲望,沉迷幻想的欲望,做各种努力
对他人的情绪,其实是很好的反馈——这就是关系的镜子,为什么我会生气,自己潜意识里的认知是什么,自己是知道但还没有做到,还是有什么是没搞明白的,这正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就割裂掉。。。。关系的真正价值,除了爱的支撑,就是镜子吧~
忽然又想到中医西医的差异,个人的确是中医派,西医在外科手术上的确是很牛掰,但是在治未病上,真的就是中医,只要去检查结果在数值范围,就没事,哪怕数值一直在涨,那反正也没有药可以吃,就继续持续的检查,一旦有天忽然恶化,大概率就是要割掉。。。这种发现不好不去整体上看问题,就直接割裂扔掉,差异本质是什么我现在是没认知,但感觉很像

然后再看“对周围的叙述,觉得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那。。。无关紧要的事情叙述个什么,看过不就算,真的想要叙述某件事,是想要传递信息,或者想要练习表达
就个人而言,真的很羡慕那些思路清晰的表述,逻辑、言语到位,显示了此人的良好学识和修养,这是一种向往,言语其实是内在认知结构的一种外放——学习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其实都是逻辑力
评价的确是一种自恋高位,但其实,用假设和验证来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决定策略,这是真正的笨功夫,是快速成长的好方法
的确在内心建立一个虚拟幻想世界,以自己的规则为世界规则,这是不对的
但是,科学在于,我们可以去探索外部世界的规则,按规则做事会事半功倍,人生可以有许多的成就,我们在内心也建立一个真实世界,建立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使用来使思维加速,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多的好结果,难道不是人生价值所在吗?——人生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成为冥想大师的,虽然冥想大师很厉害,但是,也只是一种职业,世界需要很多的职业啊
哎,没办法,往哪里看自己都是忍不住辩驳。。。。先over吧~
厄,这也算是一种发泄了?有助于情绪平稳可控,释放下攻击性。。。。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