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篇|从细节做起,聚焦师生体验——实教处持续推进教学设备升级改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学校党史学习领导小组“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部署,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以“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主题,“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为标准,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工作。聚焦智慧教室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为载体,广泛调研,建立台账,逐步推进教学体系变革;多角度优化软硬件设施,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切实解决广大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师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学校统一规划和大力支持下,2021年暑期,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对我校公共教学一楼、公共教学二楼、公共教学三楼、国学馆等63间多媒体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切实解决了师生关心关切的一些问题。
01 去“繁”化简
为我校39间100人以上阶梯教室配备了集翻页笔、电子教鞭、无线扩音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无线麦克风,将教师从电脑旁彻底解放出来,便于教师能走到学生中间去,更好地与学生展开互动,提升授课效果,优化教学体验的同时也达到了节能增效的目的。

02 “量”身定制
教室内配备了一批电动可升降讲台,教师可根据个人需求个性化调节高度,站坐两用,操作简便。可满足日常授课、组织专题讲座或举办学术报告等多应用场景。符合人体工学的人性化设计,也提高了教师在不同授课模式下的舒适度。

03 声“临”其境
全球疫情背景下,部分学生因身处疫情区或国外,无法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此次配备了130套适用于远程教学的话筒,分布在不同的教学楼内有使用需求的教师可以拨打报修电话借用,搭配视频教学软件,即可实现远程线上教学互动,让教与学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线上课程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使用后由衷感慨,目前教室综合水平终于实现了“学生听得清、看得清、教师嗓子不累、书写便捷、展示内容丰富、满足多样授课形式”的目标。
04 眼“观”八方
教室的中后方加装了辅助显示屏,解决了过去后排或侧面学生看不清教室大屏幕内容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三上课的同学表示,在教室安装辅助屏幕后,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教学课件,提高了学习质量。而且也可以不用提早到教室“抢”前排座位了。
05 智能报修
升级了部分楼宇报修系统,并接入集中管控报修平台,让报修智能化,流程一体化,服务高效化,同时也为设备故障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提高我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多媒体教学设备升级改造是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系列活动之一,是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服务理念。下一步,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将把更多教室及教学设备升级改造列入2022年计划,从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提升教学条件保障服务水平,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高效、功能丰富的智慧学习环境,切实把学校对广大师生的关爱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