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发展、机遇数据:留存率、推荐率、拉新~
机遇线:拉新
忽然想起叶教说的目标排序:致命威胁,重大机会,解决问题
前两个对应生死、发展ok的,最后一个对应机遇就好像不是了,先这样吧
拉新,有n个广告投放渠道,每个渠道带来app新增激活量多少,推广成本核算,计算平均获客成本,并且也把留存曲线画出来,留存率低于10%的渠道就不要了
常用数据指标,流量类、用户类、电商类等等互联网公司的经营数据指标,百度就可以知道了,起明只讲底层本质的,表象的东西就不讲了

上面讲了空间维度的指标,留存、推荐、拉新,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讲增长突破的时候,就讲了完成时间周期,看这里现在讲时间维度
客户可被触发的动作都是有时间期限的,过期就不一定有了
图表,流量类互联网公司,老用户日活=当日日活-当日新增用户,老用户1日未登录的=昨日日活-今日老用户日活,2日~6日未登录,隔两周未登录区间,一个月未登录区间,一般来说,一周内未登录的是可召回的,久了就难了

举例,P2P公司首单转化场景:用户注册但没购买理财
运营数据:约有70%的日新增注册用户,如在注册后72小时未购买,85%概率流失
分析:30%的日新增用户注册后72小时内购买,15%*70%=10.5%的日新增用户在72小时后还会购买,总转化率40%
若剩下的60%再激发下首单,激发1/5,那也是12%——17%*0.7,又算错了一个点^_^
所以,运营优化,注册之后送一张大额优惠券,72小时有效,或者注册24小时之后发现未购买,则总一张优惠券,48小时有效,看看效果,也可以24小时未购买,则推动一条短信,看效果
砍价享受优惠这个没玩过,不太清楚。但知道可以引流
P2P获客成本非常高,但这种难道不是搞了电话要1V1销售么。。。获客1000~2000成本,K12教育成本3000

找出长期投资偏好的用户,用户行为查找,行为是购买理财,周期是半年,那么就拉出三年内,购买超过6次的客户,投资周期超过1年

第四部分,数据分析方法
前三部分才是人类的优势领域,数据具体分析会被AI取代
1,单项指标数值分析,漏斗数据打开一看,就看出问题在哪个环节
举例,购买转化率,点击→付费,淘宝通常1.5%~2%,好的3%~6%,海尔商城数据0.8%,运营好1.2%,差时0.3%,拉环节数据,从订单提交到付费,43%
通过访谈发现一类客户对网站不放心,害怕拿不到货,叶教说这都2012年淘宝都什么规模了还自己做电商,还拿这个做案例来分享,这明明就战略选择的错误导致不得不做的战术优化
还有一类客户是偏远地区支付和配送不便,农村不会网购,也不会付款。。。所以通过偏远送货和货到付款,提升了订单到付费环节转化到71%
但是这个是运营战术案例,在战略上,干嘛自己做,和京东合作,把最后一环节的配送由海尔承担,双方资源置换
所以,战略上永远要勤奋的思考,否则战术上就得累si。。。选择大于努力是这个意思,但是,选择是战略上的层次,这个要求很高的,认知不够能力不够,根本只能自嗨,比如我现在意识到了关系和共识,再想想过去的自己,是多么的低层次打转。。。道理都知道却过不好一生,其一是知道的是用不出来的伪知,没有get能落地实践的真知,不能指导自己把认知内化,其二才是行动力不足,笨功夫没够

找到行业数据参考,才知道自己的留存做的怎么样——这就像之前说态度里的标准,业内平均交付水平,业内最佳交付水平,比自己高一级的交付水平。。。这必须要先get这个业内水平是什么
行业数据也是,一个时间,一个数据,长期留存一般都是1~2年以后的数据,社交网络会有关系在,所以长期留存数据好,55%的中位数据,旅游是第二年29%,电商16%——这个就不太懂了,因为电商国内不就三大主流,不会一年流失那么多吧。。。

数据分析,和行为轨迹——这就是技术设计的行动环节,用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行为轨迹寻找原因

2,单项数值走势分析
比如留存数据的走势——时间维度,长期数据
跟上面有点重复,注册数据忽然下降,分析行为轨迹里是增加了绑定信用卡环节
指标走势隐藏的规律,猜案例是游戏网站的数据吧^_^,并且学生能玩的游戏^_^

3,单项数值分布分析
比如数据结合地理分布

4,单项指标导数分析
速度的导数是加速度,同样是数据好,但增速不同,加速度不变就是没有增速,加速度变大就是加速增长,加速度降低就是增速放缓

5,不同分布单项数据对比分析
单项数据有走势,单项数据有分布,所以不同分布里就也可以对比

6,多维数据对比分析
选品是电商运营灵魂,再加运营才有效,选品要用数据帮助理性决策,交易额增长率,贸易额占比,二维四象限
明星品类,高潜力,现金牛,瘦狗品,先大品类选出来
然后具体看选什么价位的品,就用价位+销售占比来做表格,找出大品类下的合适价位
那囤货怎么囤,要用月度销售记录来做决定

万能打法:FEMA或者checklist,这里是流程+数据拆解查找问题
京东的数据罗盘,销量-成本=毛利,销量=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购买频次,提高流量、转化率、单客户购买金额、频次每个都有n个可运营的方式
如果数据拉出来分析发现哪个板块出现问题,就可以往下去看可能原因——整体就是分析路径
并且京东数据有指标体系,流量指标下,流量数据、质量、转化指标,销售指标,营销指标,仓储指标,售后指标等等,体系化后就对个人能力要求不高了

运营的首要目标,是要利用网络效应,实现指数级增长,如果没有利用网络效应,那么就还是工业时代的运营,而非互联网时代
路径是,构建业务引擎,定义关键度量,找出有效要素
节奏是,先优化留存率,再优化推荐率,最后才是拉新
具体的数据分析,从数据中发掘问题或者机会
数据还可以做什么:比如定价,比如销售预测,比如选址,用户热力分布图,周末聚集点和活动半径轨迹等
AI时代=大数据时代

运营课第三节就这样over,作为一个没有做过相关工作、听完课后觉得自己还是喜欢销售的人,还是小结一下吧,然后把运营第四节课搞完,下一步要学什么。。。决定了,就青一的晨练吧,虽然感觉很多专业知识也可以补一下,但是的确兴趣不大,那就还是把基础能力打劳了,再来扩展
运营的本质,是驱动用户达成目标行为的机制,机制,就是大规模范围使用的,不像销售这样是一对一,底层理念是其实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知道自己痛在哪里,运营其实就是利用人性和数字来驱动流量,达成业绩目标
当然上面的是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在人性里面,讲了非常多的,人性弱点,用人性弱点驱动人性光辉?其实互联网公司吧,电商驱动大家消费,游戏公司想办法让人沉迷游戏,视频和文章平台驱动大家把时间更多花在上面,制造焦虑、表面解决焦虑但不能帮人戒断,这是互联网公司的生存之道,正如遇到的一个客户说,不能让产品质量太好能用个三五年甚至更久,没有复购率,那企业也生存不下去了
想太多就觉得世界无语了

不过个人是很喜欢淘宝的,非常能解决我的生活需要,而且B站是我非常喜欢的,这里能有非常大的知识圈层,但如果换个立场,作为互联网公司,如何生存发展,人性弱点的利用驱动什么样的人性光辉?这个太远了,但可以换个说法,更了解用户的痛点,就更能为用户提供一点价值,哪怕是短期的解决焦虑,或者解决需求
那数据是解决问题的参考,前者是底层原则,后者是实体,有目标、路径、节奏
里面的海尔商城的故事,触动最深,是战略比战术重要的多,个人觉得《化宋》真的以后想要去好好考据分析,里面就非常多的人性利用,战略的设计,具体战术是灵活多变的,但符合客观规律耐心的战略才是决定性的,很多小说都无法讲具体是怎么完成一统大业,大局不清、执行太草,基本都是战术上的东西,九州月下她们这样的大神才能完成战略+战术执行的设计

暂时就这样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