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上竹竿
鲇鱼上竹
鲇鱼上竹竿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一二七《归田录》
【原文】
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
晚年奉召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
其初受敕修《唐书》,与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闻者皆以为善对。”
【今译】
(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宋代的梅圣俞以能诗善文而知名,凭借写诗而闻名于世。年轻时,三十年始终没有得到一个馆职(不得一馆职,馆职,唐宋时朝中负责编校图书史籍的官员)。
梅圣俞晚年受皇上的命令,参与编修《唐书》,书编好了,还没呈献朝廷,未呈报皇上批准,梅圣俞就死了(成未奏而卒)。
书成之后参加编修人员一般都能受到皇上的嘉奖或提拔,梅圣俞历经了艰苦心酸,书成未奏而卒,实在是一大憾事,士大夫们没有不为他叹息的(莫不叹惜)。
当初接受皇上命令,奉诏撰修《唐书》时,梅圣俞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让我修撰《唐书》这本书,真可说是猢狲进入布袋里了(就像'猢狲入布袋’ 苦熬挣扎一样难受啊)。”
他的妻子刁氏对答说:“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夫君您在仕途为官,您在做官这条路上,又与鲇鱼上竹有什么区别呢?意思是说梅圣俞做官如又黏又滑、细腻无鳞的鲇鱼上竹,爬竹竿一样,向上升迁十分困难。)
听到这件事的人们,都认为他妻子回答得好。
【赏析】
本篇是欧阳修晚年回忆亡友夫妇的小品,文中梅圣俞的妻子刁氏的对答,反映了梅圣俞的坎坷命运,同时也赞美了梅圣俞的高洁和才华出众,幽默诙谐中含着深深的哀伤。
寄托了作者对亡友蹇涩命运的同情、慨叹,及深切怀念。
鲇鱼,catfish,一种无鳞,体圆而滑,体上多粘液的鱼。
“鲇鱼上竹竿” 鲇鱼身体又黏又滑,体表细腻无鳞,鲇鱼爬竹竿十分困难,上了竹竿就滑下来。用以形容毫无进步,或要上反而倒退。
后用“鲇鱼上竹” 、“鲇鱼上竹竿” 比喻进步十分困难,上升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