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做香

2023-06-25 10:16 作者:晒秋香堂老板娘  | 我要投稿

记得是在2012年初夏,因为我正在研究“香药熏蒸”课题,来到广东中山的一家熏蒸设备工厂考察熏蒸仪。业务经理很热情,详细介绍各种熏蒸仪的原理和特点,当他把买设备赠送的熏蒸药包放在我面前时,我惊呆了——人参、黄芪居然也在配方里,这两味好药不含挥发性物质,熏蒸的意义在哪里呢!经理告诉我,这个配方是广东省很知名的中医老教授提供的,具有权威性。于是我开了个玩笑,我说用你的药包熏蒸结束后,要把汤喝掉,否则浪费了资源,因为那分明是煎剂的配方香药都含有挥发性物质,有些常温下就挥发出来,比如玫瑰花;有些需加热才挥发,比如沉香。如果不是这样,拿没有挥发性物质的中药来做香,无异于烧柴火,药与人的身体无法建立联系,当然也谈不上“功效”了近几年,随着大众对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香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文人雅士”的群体壮大很快,对合香的需求逐渐旺盛起来,讲香、做香的人层出不穷。但大多都是不求甚解,拿来方子就用,并不关心它的合理性,尤其是不了解药。我常常会想,如果有感兴趣的中医走进这个领域该有多好,可以很好地起到引领的作用。可惜的是很多走进来的中医都小看了“香”,并未重视香药的特殊性以前曾经介绍过我看了一本有关中医外治疗法的书之后,才确认古人留下来的对香药的药性总结主要来自于香药中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才能毫无顾忌地以各类本草典籍为依据去认识各种香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熏蒸、沐浴、烟熏、敷贴……甚至艾灸,使用的药物基本都是香药,是利用挥发性物质可透过皮肤来完成治疗任务的。当这些药物脱离了“治病”的范畴而走进现实生活中时,便是我们常说的“香”了。所以,香文化是中医外治疗法的生活化体现但是,还是有中医用煎剂的方子来教大众做香,而且干脆叫“药香”,前几天就看到了这样的配方:“零陵香15克、鸡苏5克、辛夷15克、炙黄芪30克、桑叶15克、肉桂10克、苏叶5克、桔梗10克、苍耳子10克、百合花10克、连翘15克、降香15克、蛤蚧15克、淫羊藿15克。”说是治鼻炎的,打香篆、贴肚脐、电炉熏都可以。且不说这个方子吃了治不治鼻炎,炙黄芪、桑叶、桔梗、蛤蚧都不是香药,熏它们干啥?因为有中医资历作背书,很容易让初学者信任,会让他们“误入歧途”的

中国的香文化特别需要大批的中医介入,因为他们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条件指导香文化爱好者,但要有严谨的态度,对香药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做出好香。


所有的香药都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做香。



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做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