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目前最全最细的CODM武器细节对比原作的勘误以及原型介绍(COD16 NMW手枪篇)

2021-10-30 11:21 作者:FNG丶Blyat卐NooB7_  | 我要投稿

好,还是我。最近有一段时间没有祸祸CODM了,上次做了和BO,AW系列对比之后就跑去鼓捣塞拉7号了,这次回来做一个和COD16的对比。而且COD16的武器我之前仅仅是做了现实随机配置还原和配件,生产公司的介绍,重点却不是枪。包括更早一些的手枪勘误也是,除了喷细节烂之外就没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次来一个更全的,所以说是复盘,或者说是一个补充。上次之后跑路比较久,不知道这回有多少人看,就先鼓捣两把手枪吧。👌🏿




还是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做视频,首先是个人技术力不行,其次是因为做成视频会漏掉很多细节。


然后呢,还是先说一下,那些说“CODM已经做的很好了”“手游还要怎么样”“带不动”之类的,给CODM洗地的,可以现在就退出了😄


另外就是再次强调:此次的对比仅针对两个游戏的武器动作和建模,不对其他方面做任何评价,切勿上纲上线✋👴


CODM和BO,AW系列对比(没有更新剑鱼):

CV12915171

早期勘误(粪作):

CV11564354(可以先看这个,和现在版本对比一下天美有多少细节还是没有修)

之前的现实随机配件还原(烂活):

CV12264186


这次为了和COD16风格相同,并且找一个手模比较干净的来减少一些误差,使用的是上赛季通行证的钱队B6造型。


好,不多bb。👇


1. .50GS


有一说一,.50GS基本上是CODM里面是做的最好的一把枪了,动作和手感都可以,算是比较还原COD16了。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


(ps:图片有经过后期处理。)

第一行,单持盲射,瞄准以及双持射击对比。可以看见CODM的细节对比COD16非常拉胯,这是必然,没啥好说的。
但是可以看见CODM的枪膛完全堵死,而且糊成一片,当然闭锁机头的槽位之类的也完全没有了。让我想起CODM里火车头那个圆锥镜片,什么德性。这个是单纯的建模偷懒,没得洗。
包括弹壳也是,CODM是有弹壳的,但是就那筷子头大点的弹壳让人很难绷得住。
枪口火焰……这个还真不能指望CODM做出来,毕竟手游有手游的局限性,有些细节可以舍弃,无可厚非。👌🏿
从双持那里的对比来看,CODM的子弹仅仅是一个贴图罢了,而不是像COD16那样,子弹在弹匣抱弹嘴里,然后处于上弹位的那种层次感,看着非常的尴尬,这也是一个单纯的建模问题,完全可以做出来,但是却没有。✋      第二行,单持空仓换弹对比。可以看见再甩出空弹匣那里,上面提到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CODM甚至没有弹匣井的细节,在弹匣已经甩出去后还是tm堵死的,起码抠个黑窟窿装个样子吧😄当然也可以看见甩出去的弹匣里依旧有子弹,什么乘粪👎。COD16这细节,确实无可挑剔。👍
对比装入弹匣的动作,可以看见和COD16完全一致,除了食指和弹匣穿模了,没有槽点。
后拉套筒复位上膛,可以看见CODM的手势有点奇怪,但是总的来说还不错。当然枪膛细节还是拉的一批。              第三行,战术换弹以及COD16快手换弹。可以看见CODM这里弹匣的镂空观察孔是堵死的,可以稍加推断,CODM是实心弹匣。而且弹匣井那里是一整块白的,非常的不自然 于是同样可以推断是实心弹匣井。而且弹匣感觉麻麻赖赖的。不过动作没有拉胯,毕竟照搬来的。👌🏿
快手,记录每一种细节缺失。CODM从来就没有一个专门的快手动作,不管正作已经做的多完善了,都不会搬的,摆,就嗯摆。COD16这里是直接按空挂解脱杆的。
同时也可以看一下嗯二者的建模差异。CODM这里,即使是开了全高,枪上的刻字也完全糊成一片,并且保险那里的红点也不见了。而COD16可以清楚的看见“.50 FORGE TAC MANUFACTURING”的刻字,即“.50 弗基泰克制造”。建模材质坏,图案糊成一片,大锯齿一直是CODM的大缺陷,这种建模上的问题本来不难搞,但是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什么明显修复。🤚          第四行,双持空仓换弹套筒复位上膛对比。
可以看见CODM甩出弹匣时还很正常,按空仓挂机释放上膛时那个金手指演都不带演一下的。当然,那个弹匣井和枪膛细节嗷,以后见一次骂它一次。👎

不过要说COD16,我倒是也找着一个问题。

这里中指穿模😇

但是人这叫瑕不掩瑜👐




2.Renetti

CODM里细节最差的手枪,没有之一。无论是建模缺失还是游戏内糟糕的动画表现都注定它在我这没有一点排面。结果即使是我在整理COD16的素材的时候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ps:图片有经过后期处理)

第一行,盲射,瞄准和******托配件的射击对比。肉眼可见套筒和枪管是完全焊死的,而且还是蠕动后座,再加上这个默认三连发的射击方式就显得非常的鬼畜。瞄准射击还算可以,但是和COD16一比就可以发现这个套筒后座还是显得不到位。这本来都是能做出来的,你沙鹰都把套筒做好了,到了Renetti就开摆了是吧,什么乘粪啊?🥶
看看这个***托的射击方式,直接套的原来的持枪姿势,COD16****托变换持枪姿势这么明显,人家饭都送你嘴边了都不吃了属于是✋弹壳依旧是筷子头弹壳,没啥好说的。   第二行,空仓换弹对比。这个……😄CODM这边呢……首先就是空挂都没做出来,那直接免谈了好吧。其次就是视角和COD16明显不一样了。为什么呢?仔细看下面也就是我79U图标的那个位置,CODM的Renetti卸掉的弹匣里还是有子弹的。天美不会以为抽帧换弹和视角偏移就能掩盖自己偷懒了罢。

插入弹匣的动作差异不大,依旧是视角问题,不过这里截取的时机稍有误差。这里CODM能看见中指和握把严重穿模了。其实CODM的Renetti换弹动作压根就没做好,如果慢放的话甚至可以看见因为抽帧导致右手在握把上“反复摩擦”。当然幅度不大,正常使用感觉不出来就是了。👌🏿

拉套筒重新上膛动作对比,和COD16视角依旧有较大出入,不过动作是一致的。当然CODM因为压根就没有空仓挂机加上套筒焊死,就给人一种“拉了个寂寞”的感觉,及其的尴尬。第三行,战术换弹对比和COD16快手换弹。这里我截取的时机还是有一点误差,CODM那边都快要插进去了我才将其制止。依旧是视角偏差,当然CODM的中指也是依旧在疯狂穿模,其余就没什么了。COD16的快手换弹依旧是直接按空挂释放杆的。
啊对了,CODM依旧没有专门的快手换弹动作。

CODM的Renetti换弹中指一直极为突出,我也不到是咋回事,COD16里明明很正常啊。


另外就是在我对比时,就发现CODM和COD16换弹虽然动作确实基本一致,但是抽帧实在是太严重,很多动作都感觉被刻意加快了,感觉有点弄巧成拙,本来想要凸现力量感但是看起来却一惊一乍的,甚至没点过渡,非常不自然。正常玩可能感觉不到,一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


 科普环节:👇


.50GS这个都知道是沙鹰,资料也很多,我不多bb。

沙漠之鹰是1980年由美国MRI(Magnum Research,Inc.)发布的一支击靶/狩猎手枪,导气式原理。原型枪1981年完成,1982年公布,在吸引关注后,最终定型在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srael Military Industry,IMI)完成,1983年开始生产和销售,1985年在美国上架,最初口径是.357 马格南,1986年推出.44口径,1987年推出.41口径,1989年标准化定型,命名Mark Ⅶ。这一款口径.44,.357,.41。有6英寸,10英寸枪管版本。另外还有一款Mark XⅨ,口径.44,.50AE(AE:Action Express)(1990推出),此外.357和.44口径的MARK Ⅰ已经停产了。6英寸枪管,但是可以更换10英寸枪管。之后1998年还推出了√罕见的.440 Cor-Bon口径。

沙漠之鹰虽然威力巨大,阻滞力强,但是又大又重,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且不易保养。游戏电影里看个爽就行,现实中警察和军队都不会用这玩意。✋

COD16里的.50GS我没记错的话原版是不带握把的指槽的,CODM里那个可能又是某个蓝图来的。🤔

根据特点我去MRI的官网找到了最相似的两个款式,图是我几个截屏拼接起来的。下面这些都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我不做翻译(也没法翻译)👇

这个接近CODM里的那一款,但是导轨是韦弗风格导轨而不是皮卡汀尼导轨,也没有枪口的开孔补偿器。
这个接近COD16的原版.50GS,一样是换成了韦弗风格导轨,且没有枪口的补偿器。

沙漠之鹰这枪是支持定制的,所以刚才的那些图只是最相近的标准配置,想做成什么样的自己都可以定,理论上来讲想完全复刻一把游戏里的.50GS也是没有问题的。👌🏿


沙漠之鹰这枪知名度很高但是设计公司知名度就稍差一些。我截了一段官网介绍,MRI这家公司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又是因为沙漠之鹰这个拳头起来的,所以企业文化都基本围绕沙漠之鹰展开。👇

Magnum Research Inc.®(MRI)自2010年被卡尔枪械集团兼并以来一直非常成功。这归功于我们忠诚的客户和供应商,敬业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领导。Magnum Research的创始人吉姆•斯基杜姆(Jim Skildum)和约翰•里斯达尔(John Risdall)自1979年以来就一直参与公司的工作。两人都监督了沙漠之鹰手枪从纸上面设计一步步上升为流行文化标志,在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中频频露面。在过去的40年里,MRI不断改进和扩大沙漠之鹰手枪系列,从最初由以色列军事工业(IMI)制造,到MRI在2009年将生产线转移到他们在Pillager, MN(这个不知道咋翻译了)的工厂。除了提供基本的黑色饰面,MRI还开发了一系列带有多种与众不同且吸引人饰面的沙漠之鹰手枪。包括不锈钢,纯黑,“老虎条纹”和各种现代的cerakote(一种聚合陶瓷涂层)饰面。沙漠之鹰目前生产4种马格南口径。👌🏿(说白了主要就是在介绍他们家的沙漠之鹰,毕竟是招牌产品。除此之外他们家还生产1911手枪,BFR/Biggest Finest Revolver/最大最好的转轮手枪,以及MLR/Magnum Lite Rimfire/马格南精简边缘发火步枪,以及一些Baby Eagle手枪。)

以上资料是个人翻译。👌🏿


IMI:以色列军事工业。(英语:Israel Military Industries,希伯来语:התעשייה הצבאית‬‎)又名Taas(希伯来语:תע"ש‬‎)或IMI,以色列著名的国防武器制造商,公司雇员有3,200人,分布在下属5个部门,主要为以色列国防军提供小型武器和弹药以及外销至世界上多个国家,主要的客户有美国及北约成员国。


历史上来说,以色列军事工业起源自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地(British Mandate of Palestine)时期,当时的犹太人地下武器工场(哈加纳)非法生产武器,约1933年形成规模。目前不仅生产火器,还为装甲车和坦克生产各种炮弹,火箭弹,导弹,侦查系统,附加装甲等。

以色列武器工业(Israel Weapon Industries,IWI)是IMI的分部门,其产品包括加利尔系列突击步枪,塔沃尔系列突击步枪,内格夫轻机枪,Jericho 941半自动手枪,Magal卡宾枪,乌兹冲锋枪和沙漠之鹰。

现在IWI的官网主页找不到有沙漠之鹰在售,不知道他们还造不造沙漠之鹰了,这里因为不确定所以不介绍IWI了。但是IWI应该还是和沙漠之鹰有联系。🤔

注意握把护片上IWI的logo。根据官网选项,这一款是Burnt Bronze颜色,韦弗风格导轨。👌🏿




Renetti原型也比较明显,事意大利伯莱塔M9A3,经典沙色款式。除此之外官网还出售全黑,FDE+黑,绿+黑,黑+绿,黑+灰的颜色。

官网售价1090刀,顺带一提M9售价670刀,M9A1售价740刀。COD16中的Renetti相比M9A3,没有了套筒上的保险,怀疑是移到了套筒座最后端,且套筒前部增加了一段防滑纹,除此之外快拆拨杆和空挂释放杆位置也有所不同。👌🏿

M9A3是伯莱塔92系列手枪的战术或公务改进型,专为个人防御,执法和军事用途设计。其握把改直,套筒座前端固定安装一段皮卡汀尼导轨,枪口处有螺纹,可以安装各种旋接式枪口配件。不***口配件时用滚花保护圈保护防止磨损。现实中的伯莱塔M9A3并没有专用的三连发或全自动改装件。


以下是官网介绍的电脑截图。👌🏿

从Vertec(早期开发出的直握把)风格的细握把到通用的套筒设计转换从保险兼作击锤降下杆到单一功能的待击解除杆(decocker这个可以翻译成击锤降下杆和待发解除杆,我不知道这里用哪个好一些),从斜面弹匣井口到大尺寸弹匣释放钮,从三槽式下置皮卡汀尼导轨到为能最大限度发挥火力的高容量弹匣,M9A3为了在军用,执法,保卫VIP等等的专业需求中应用中提供良好的性能而设计。简而言之,这把战斗手枪被设计为可供任何战术用途使用,包括家庭和个人防御,战术竞赛,以及在任何条件下的任务用枪。为了本能指向性而设计的的Vertec风格细握把:Vertec直握把为M9A3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它的垂直结构使人们很容易将手指向惯用手的手指所在的位置。这种本能指向性被战术射手高度赞赏,并体现了【容易瞄准~弹道平直~命中目标】。尽管握把很细,但是依旧可以容纳双排高容量弹匣。并且甚至那些小手射手也能轻而易举地触及扳机,并且使布局更加紧凑,提高了M9A3的隐蔽性,再搭配上可快速对准的前后机瞄,可拆卸的全包握把片,使任何战斗都能做到简单且一致。可以为伯莱塔92 FS购买的握把片,多用途和易于安装附件。M9A3最重要的优点是是它的套筒可以通用l从FS到G的全部型号。这意味着M9A3保险杆可以为在保险-击锤降下模式,或者是为喜欢这种配置的用户群体转换成单一待击解除。此外,还有可拆卸的前准星,这是专为那些特别偏爱瞄准具图样,材质和结构的战术射手而设计。不仅如此,扳机护圈前方的三槽皮卡汀尼下导轨使其可以安装各种战术枪灯、激光瞄准器和更多附件。易于使用和维护:M9A3为激烈战斗使用而设计。出于这个原因,伯莱塔为弹匣井口设计了一个大倾角来使即使是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单手也可简单且快速地实现战术换弹。在相同的生产线的产品中,M9A3拥有超大弹匣释放钮,使它即使戴手套也可以在几秒内完成换弹动作。因为超级耐用的FDE涂层几乎不受任何元素影响,M9A3对维护的需求非常低。15/17发弹匣(10发标准)抗沙良好,并且可以直接无工具拆解。无论是任务携带,家庭防卫,还是在靶场隐蔽携带,M9A3总是能为您带来伯莱塔为全世界专业人士服务的百年经验和历史的最佳体验。

以上资料都是个人翻译,可能一些专业术语翻译不准确,还请见谅🙏(起码比机翻强罢)

这一张比较简约,里面的这些点基本上上一条文段的翻译中都有出现过了,所以我就不翻译了,大家应该也都能看懂罢
简单的数据图表,也是一些基础词汇。

伯莱塔公司,即皮埃特罗·伯莱塔有限公司或P. Beretta S.p.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枪械生产工业组织之一。早在16世纪初期伯莱塔家族就已经开始生产轻武器。伯莱塔标志中的那3支带环的箭的符号代表的意思分别是:容易瞄准,弹道平直,命中目标。据史料记载,早在1526年,Gardone的马斯特洛·巴尔特罗梅奥·伯莱塔/Mastro Bartolomeo Beretta,1490-1565/68,收到了威尼斯兵工厂的296个达克特币作为185套火绳枪枪管的订金。伯莱塔的产品质量上乘,不仅威尼斯共和国经常订购,意大利边界外的多个欧洲政府也委托伯莱塔家族制造枪械。从那时起,伯莱塔家族就把公司总部设在意大利的布雷西亚,巴尔特罗梅奥把他的生意传给了他的儿子并世代相传。


女子口阿,那这次CODM和COD16 NMW的手枪对比和原型介绍就做到这,我借这次重盘,也是看一下能有多少人看,然后再决定后面的发布主次。

然后就是,看到这的大家要是觉得这次整挺好,那就点个赞,想看更多的话请一定点一个关注,这对我非常重要。有啥想讨论的发评论区,感谢大家的支持。

就这样吧。👌🏿

目前最全最细的CODM武器细节对比原作的勘误以及原型介绍(COD16 NMW手枪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