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度解读《诗经·北门》:一个古代衙门小吏的辛酸生活史

2021-06-19 15:41 作者:晋公子8  | 我要投稿







“一个衙門小吏的辛酸”——在我将要提笔写下这篇关于《诗经·北门》的文章时,这几个字突然就从脑子里蹦了出来。


其实,但凡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小人物,辛酸谁没有呢?


今天早晨去往学校的路上,大雨倾盆。雨滴砸在窗玻璃上,我手里的方向盘都能感觉到轻轻地颤抖。就算我已经把雨刮器调到了最快的一档,也只能勉强看到前面一片模糊的形状。


我并不是要抱怨天气——看看二环路上那么多旋生旋灭的车灯,车里的人们不都同我一样吗?


但我也不能不承认,雨天的阴霾确实加深了我的失落。风雨无阻地去给学生处理毕业论文,这样的事情虽然还年复一年地继续着,但我越来越看不清它的意义了。


可能,你会觉得我的这点儿小小迷茫非常可笑——毕业论文就是对学生四年学业的终极考核,如果这个关口不把严实了,怎么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呢?这难道不是意义?


但是很遗憾,这个关口不是我想把严实就能把得严实的。按照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学校每年的招生名额是由教育厅根据就业统计数据,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分配下来的。


我在毕业答辩会上多“枪毙”一个学生,呈报上去的就业统计数据就更难看一分。


万一不幸,这个被“枪毙”的学生已经成功地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公务员或者考上了事业编制,就算他的论文再敷衍,再荒唐,因为我在毕业答辩会上的严格把关而取消他的学位授予的话,上下四方很可能都会同情他的“无辜”而指责我的“不近人情”。


“老师,论文的内容我就不想改了,实在要改,改改错别字算了……”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你能体会到我的辛酸吗?



我不能再往下写了,再写下去,我就该抱怨了。“辛酸”这个题目其实是很难写的。


难就难在,写的时候必须“隔”出一层来,哪怕是写自己的事儿也要像写别人的事儿一样。


如果没有这点儿距离感,我就无法思考,只能被泛滥的情绪吞噬。


没有思考的文字不可能“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语),一味宣泄情绪往往会让一篇文章浅薄到只剩抱怨


想到这儿,我就不能不佩服《诗经》里的那篇《北门》了。


因为诗人居然有这样的本领:他能把主人翁辛酸的口吻模拟得惟妙惟肖;但另一方面,诗人又能摆脱主人翁的情绪对他的裹挟。


诗人不想成为主人翁的传声筒去替人家发泄抱怨,他写出了自己的睿智与思考。


不信他有这么厉害?那让我们把诗文中的这两段截出来看看: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诗经·邶风·北门》


诗歌的首章写道,这个不起眼的小公务员出了国都的北门,有所公干。他的脚步虽然匆忙,心情却很沉重。为什么?因为“终窭且贫”。


这是四个值得掰开来仔细玩味的字:古人说话,“贫”之与“穷”并不同义。穷是处境(多半儿是仕途上的处境)艰难,而贫是财用拮据。诗人用“贫”而非“穷”,说明这个小公务员的确收入微薄。


可是领的粮米虽少,那毕竟是皇粮啊。“粮”只单纯地系于温饱,加上了“皇”字,就关乎到一个人的地位和脸面,否则“士、农、工、商”为什么“士”居于首呢?


吃皇粮的人,就算捞不到什么油水,至少替国君办差,听起来总还有一份体面在。可是《北风》里的这位主人翁似乎连这点儿最后的体面都快维持不住了。郑玄说:


(窭)君于己禄薄。终不足以为礼。


——《毛诗正义》




体面并不仅仅是“奉旨办差”四个字撑起来的,它还得落实到许多具体的物质条件上。


别的不说,单是腰里系的佩剑,屁股底下坐的马车,这些官员常用常备的行头哪一样不得自己掏钱置办?俸禄微薄,置办不起,体面又在哪儿呢


这个小公务员的辛酸持续了多久,又将在何时结束?


诗人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含糊。他只说“终——窭且贫”。汉语是不能标注时态的。这个“终”字究竟是说主人翁从来如此,还是说将来,他会一直如此?


如果我们把“终窭且贫”和上文的“忧心殷殷”连起来看,貌似“终”字是一个过去时的描述,也就是说这个小公务员长久以来一直处于拮据寒酸的窘境,对此他忧心不已;可要是我们把“终窭且贫”和下文的“天实为之”合参,又似乎可以想见,这个小公务员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既然是命运的安排,那就意味着境遇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有明显的改观,而他也在“天意如此”的名义下放弃了对生活的抗争。于是“终”又成了一个关于将来的预言。


这样一想来,这个小公务员的生活可真是辛酸得紧了。


一方面,他背负着“王事”(指天子的差使)与“政事”(指国君的差使)的双重重责,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他的劳碌奔波却得不到家人的同情与谅解,因为他们看不到当差的实惠何在,只尝到了“终窭且贫”的生活。


于是乎,这个小公务员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外出公干的时候,他无法尽心于王事,满脑子都充塞着对个人遭际的喟叹;而一旦回到家里,湮没在妻室儿女的冷嘲热讽中,他却又牵挂起自己尚未了结的“王事”与“政事”来了。


连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儿的余地都没有,这样的生活难道不够辛酸吗?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深度解读《诗经·北门》:一个古代衙门小吏的辛酸生活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