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人之下3》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动画党与原著党的众口难调

2020-05-13 23:19 作者:宝岚玉小分队  | 我要投稿

《一人之下3》出现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

《一人之下3》评分低于前两季的原因除了篇幅短小与播放平台这些外界因素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评价的两极分化。给予差评的人以动画党为主,给予好评的人以原著党为主,双方站在各自立场来对《一人之下3》这部作品进行不同的评价,这导致双方在评分上出现极大的差异,漫改作品在原著党与动画党之间一直存在着众口难调的问题。

由于原著党与动画党对作品的感情不一样,所以对动画的期待也不一样,漫画被改编成动画播出的基础是原著党提供的人气与消费支持,所以原著党更希望动画能够对漫画进行还原,原著党对动画的质量判断是以漫画作为判断基准,而动画党首先接触的是动画,对于作品的质量判断是以动画为基础的,双方对于动画的需求完全不一样,所以原著党与动画党之间经常会出现关于漫改作品的争论。《一人之下3》这次评价两极分化也不例外,而《一人之下3》评价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几个关键词是:画风与人物形象、剧情、配音、腾讯超前点播。

画风与人物形象的改变让动画党接受不能

画风与人物形象的转变的改变是原著党与动画党对于《一人之下3》最大的争论点,由于故事场景的变换,《一人之下3》的故事主场在北京城,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结合的北京城跟古色古香的龙虎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场景上的画风改变是必然的,而动画画风的喜好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必要去说服他人一定得喜欢某一个画风。

《一人之下3》的人物形象更为贴合原作画风,这与前两季人偏向日漫风的人物形象出现了较大的差异,王也脸上的黑眼圈也就此消失,王也的形象从一个心怀天下的道士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富家公子,单纯接触了动画的动画党认为《一人之下3》对人物形象的修改是一次失败。而原著党本身对前两季人物形象的改变就颇有微词,在漫画中王也的脸上根本没有黑眼圈,还原漫画原作画风本身就是原著党的首要要求,所以在原著党看来,这一次人物形象的修改是成功的,人物形象贴合原作的画风让整部动画的观看体验更为亲切舒服。

从客观角度出发,漫改作品对于人物形象的修改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漫画原作作为基准来进行再创造,所以是不应该对人物形象进行过多修改的,从《一人之下3》的人物形象争论就能看出,王也脸上的黑眼圈看似是一个小改动,但实际跟漫画对比就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动画党与原著党对人物形象争论的源头。由于季播漫画存在着制作方不稳定的问题,更换制作方就必然会造成人物形象上的不一致,如果前期制作方已经对人物形象进行改动,后续动画更换制作方的时候必然会陷入人物形象修改的循环里,从后续制作的角度来看,贴合漫画原作的人物形象更适合动画后续的长期制作的要求。

剧情篇幅短小

相较于第一季试水的12集与第二季的24集的长篇幅,《一人之下3》只有八集,相较于前两季剧情内容的丰富,北京篇主要作用是凸显出张楚岚与王也两位八奇技传人的差异,所以剧情上显得有些平淡。这并不是大火鸟制作的锅,在漫画中北京篇也只是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对于一人之下动画的粉丝来说,这八集真的是不够看,动画党由于没有接触到漫画的内容,对于后续剧情发展并不了解,从动画追番的角度出发就会对《一人之下3》的篇幅过短产生不满,而原著党因为对漫画剧情相对了解,知道后续剧情的重要性与篇幅长度,因此会相对理解篇幅短小的情况。

配音没内味?动画党对宝儿姐方言的执着

由于第二季对于宝儿姐方言魅力的成功塑造,在动画党的心中,说方言成为了宝儿姐这个角色的灵魂,但在《一人之下3》更新的前四集中,宝儿姐的方言片段是少之又少,这进一步引起了动画党对《一人之下3》的不满,而原著党对此却是接受的,因为在漫画中宝儿姐的设定并不是随时随地说方言的,更多时候是以普通话为主,那么宝儿姐在什么时候会说方言呢?答案是与熟人交流以及情绪激动的时候,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反观前四集,宝儿姐对王也、诸葛青二人并不熟悉,在后四集中,宝儿姐对王也、诸葛青二人相对熟悉,就开始会时不时用方言交流,所以宝儿姐用普通话交流并不违背人设,一味追求宝儿姐方言才是真的让宝儿姐没内味了。

腾讯独播与超前点播

《一人之下3》出现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腾讯平台的骚操作,首先是腾讯对《一人之下3》进行了腾讯平台的独播,腾讯对漫改作品的发展思路一直很清晰,先是利用热门IP进行漫改动画,然后在多平台播放进行粉丝的原始累积,在完成两季的粉丝积累之后,腾讯就会用独播的方式将各个平台的粉丝往腾讯视频引流,从而完成流量导入与粉丝消费的最终目的。《狐妖小红娘》与《一人之下》都是腾讯的试验品,平台独播虽然为腾讯引入其他平台的流量与用户,这种做法有利于平台但不利于作品,由于播放平台的独占,这些作品失去了在其他平台的流量曝光,除了粉丝的自发宣传与出品方的官方宣传外,其他平台官方是不会在对腾讯独播的作品进行任何宣传的,从这些作品的传播与宣传角度上来说是很大的损失。

其次就是争议最大的超前点播,不同于电视剧剧集的超前点播引发的大规模抵制,《一人之下3》的超前点播还是得到了很多粉丝的支持,因为《一人之下3》前两集的超高质量,喜欢的粉丝自然愿意掏钱支持。超前点播本质上是一个VIP再付费的消费,是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交易,用金钱来换取内容的提前观看。由于之前《庆余年》的超前点播引发的恶劣影响,导致很多人忽略了电视剧与国漫这两个产业的不同性质,对国漫的超前点播进行一刀切的抵制态度,有很多粉丝选择用看盗版的方式来对抗平台的超前点播,并且将平台行为上升到作品本事,对作品进行了报复性评价。

部分粉丝因平台超前点播而选择去看盗版的这个行为,看盗版这个行为本身并不值得提倡,看盗版并不会损害平台的利益,真正受到损害的是付费支持正版的群体与《一人之下》这部作品,即使不愿意为了超前点播进行付费,也可以选择等待固定的更新。觉得作品质量不好、反抗平台的剥削垄断这些理由并不足以支撑盗版这个行为的合理性,这部分人选择看盗版的真正原因是自身既不想花钱又想提前享受内容的自私心理。

国产动漫的变现与电视剧的多元变现是不一样的,国产动漫受限于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制作投资是以平台投资为主,平台判断一部作品的商业价值是基于这部作品带来的流量、会员充值消费、衍生周边产品价值,商业价值不足的IP是没办法获得平台投资的,换言之作品的粉丝群体消费能力是衡量一部作品商业价值的硬指标。国漫的超前点播是平台在变现上的一次尝试,也是《一人之下》这种季播动画的趋势,原著党由于已经有了漫画付费的习惯,所以在《一人之下3》作品质量过关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超前点播,而动画党因为《一人之下3》与前两季的动画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一人之下3》的质量并不认可,所以对超前点播也是以抵触为主。

综上所述,《一人之下3》的制作水平是超越了前两季动画的,虽然文戏相对拉胯,但在一流的打斗设计、贴合漫画原作的人物形象与人设、精良画风等优势的加持之下,《一人之下3》成为了一部瑕不掩瑜的佳作。而《一人之下3》评价两极分化是由动画党与原著党的需求不同导致的,动画党与原著党在画风与人物形象、剧情、配音这三个问题上各执己见,双方站在各自立场给出了自己认为合理的评价,这就导致《一人之下3》评价的巨大差异,腾讯独播与超前点播让部分粉丝将平台行为上升到作品,并出现报复性的评价,这也是评价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你的关注转发评论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一人之下3》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动画党与原著党的众口难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