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财务管理】1财务比率分析

2020-07-11 23:26 作者:蓝色樱花草_阿蓝  | 我要投稿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要与许多公司打交道,特别是当我们理财投资时,有时候就需要考察一些公司的经营状况。

我们一般会查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来查看公司的运营状况,然而,如何评价经营的好坏呢,这就需要通过一些指标来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评估。以下,就是我们的评估方法:

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对债权人来说,此项比率越高越好,因为比率越高,债权越有保障。

  • 但是,从理财的观点来看,过高的流动比率不能说是好的现象,因为一个经营活动正常的公司,资金应当有效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转,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产的形态上,就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

        运用流动比率指标分析评价公司偿    债能力,应注意:偿债能力判断必须结合所在行业的标准。如流动比率为200%,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不是绝对标准。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越高,表明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一般地,速动比率为1:1,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较容易筹措到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该比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

  • 但对所有者而言,通常希望该指标适当,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筹集资金扩大公司规模,有利于利用财务杠杆增加所有者的获利能力,但过高又影响公司的融资能力。

        如果资产负债率大于100%,表明公司已资不抵债,视为达到破产的警界线。

4.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 乘数越大,说明股东投入的资本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小。

  • 权益乘数也可用来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它与资产负债率同方向变动,乘数越高,负债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 利息保障倍数主要用于分析公司在一定盈利水平下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 这一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收益或利润为支付债务利息提供的保障程度越高。

        一般地讲,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公司就不能举债经营。

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算术平均数。

  • 通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超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一方面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说明公司催收账款不力,使结算资产形成了呆账、悬账甚至坏账,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不利于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 但是,如果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太短,则表明公司奉行较紧的信用政策,有可能降低部分营业额,使公司实际得到的利润少于本来可以得到的利润。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 一般而言,存货周转率越快,说明存货在公司停留的时间越短,存货占用的资本越少,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

  • 如果存货周转率放慢,表明公司有过多的流动资本在存货上滞留,不能更好地用于业务经营。太高的存货周转率则可能是存货水平太低或库存经常中断的结果,公司也许因此而丧失了某些生产或销售机会。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 应付账款周转率反映本公司免费使用供货公司资本的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反映从购进原材料开始到付出账款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 这个指标通常不应该超过信用期,如果过长,意味着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从而无力清偿货款;如果过短,表明管理者没有充分运用流动资本。

4.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工作中通常采用产品销售净收入计算流动资产周转额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 从理论上说,总资产周转率越快,资产管理效率越高。

  • 实际上,这一指标的大小与行业性质密切相关,通常资本密集型行业周转率较低,劳动密集型行业周转率较高。

  • 因此,应将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与行业平均的周转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

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收入

        销售毛利=销售净收入—销售成本

  • 这一比率反映公司的初始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越大,说明在销售收入中销售成本所占比重越小,公司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

2.销售利润率:息税前利润/销售净收入

        这一指标假设公司的资本全部来自于股权资本,且不考虑所得税对收益的影响。

        息税前利润一般可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利息费用之和计算。

  • 销售利润率越大,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强。

3.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净收入

  • 销售净利率越大,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 销售净利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环境和行业属性,还取决于公司的资本结构、非经常性损益和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4.总资产收益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 总资产收益率主要用于衡量公司资产创造收益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各行业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各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将趋向一致。

  • 如果某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偏低,说明公司资产利用效率较低,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应该调整经营方针,加强经营管理。

        公式分子也可采用净利润指标,以反映公司总资产创造的净利润的情况。

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

  • 这是一个综合性极强、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

  • 净资产收益率不仅反映了为股东创造的收益,而且反映了公司融资、投资等各种经营活动的效率。

【财务管理】1财务比率分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