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丁丁历险记》之《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

2022-10-16 16:33 作者:jackson骄  | 我要投稿


     《红色拉克姆的宝藏》是埃尔热作品系列《丁丁历险记》的第十二部,于1943年2月开始连载至1943年9月。本作是上一部《独角兽号的秘密》的续集,讲述了丁丁和阿道克船长根据弗朗西斯·阿道克爵士留下的线索,前往加勒比海寻找海盗红色拉克姆的宝藏的冒险故事。那么这次作品中又有着哪些有趣的故事细节呢?


新的伙伴

       说到丁丁历险记中古怪的教授,我们粉丝读者并不会感到陌生。埃尔热在此前作品中已创作过并出场不少的科学家或教授,但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让读者粉丝有过多的注意。如《法老的雪茄》中的西克隆教授,《奥托卡王的权杖》中的阿朗毕克教授,《神秘的流星》中天文台台长卡利斯教授等等。

有鉴于此,埃尔热希望借着阿道克船长巨大成功的契机,再为丁丁家族再增添一名新的角色,不仅为粉丝读者带来更多的欢乐,还能为未来丁丁宇宙的作品中带来更多的可能。毕竟在许多其他成功的文学等作品中,主角的伙伴或助手都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的,例如专业的医生,战斗力非常强的随从护卫,或者其他特定领域知识丰富的教授等等。他们能给作家带来更多的灵感与创作的可能。于是我们便在本作中首次看到了向日葵教授,并成为常驻角色。

        有关向日葵教授的形象设定,最直接的就是参考了当时瑞士的著名教授奥古斯特·皮卡德教授。他曾在布鲁塞尔大学任客座教授,并在当地生活过一段时间。

奥古斯特·安托万·皮卡德(Auguste Antoine Piccard,1884 年 1 月 28 日 - 1962 年 3 月 24 日)是一位瑞士物理学家、发明家和探险家。他最著名的贡献是首次设计使用氢气球破纪录地飞到了位于高空平流层,并通过这次飞行研究了地球的高层大气及第一手重要数据。为以后喷气式客机的高空平稳飞行做出重大贡献。除此之外,皮卡德还在1930年代因发明了第一艘深海潜水艇FNRS-2而闻名,并在1948年前后进行了多次无人潜水以探索海洋深处。这艘潜艇也成为埃尔热在本作中的鲨鱼潜艇提供了灵感。

平流层(英语:Stratosphere),也称同温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上热下冷,随着高度的增加,平流层的气温在起初大致不变,然后迅速上升。平流层的上述气温分布特征与它受地面影响较小和存在大量臭氧有关。在平流层顶部的臭氧层因为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升温。因此越靠近其上界,其气温便越高。平流层里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几乎没有上下对流,气流并且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气流较为平稳。
目前大型客机大多飞行于此层,以增加飞行的稳定度。原因大致有四点:                                  能见度高:地球大气的平流层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光线比较好,能见度很高,便于高空飞行。
受力稳定:平流层的大气上暖下凉,大气不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便于飞行员操纵架驶,并可节省燃油消耗。
噪声污染小:平流层距地面较高,飞机绝大部分时间在其中飞行,对地面的噪音污染相对较小。
安全系数高:飞鸟飞行的高度一般达不到平流层,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就比较安全。在起飞和着陆时,要设法驱赶开飞鸟才更为安全。

而埃尔热对于向日葵教授的一些基本人设,一如阿道克船长一样基本没有,如年龄、家庭情况、个人感情等等。而其法语名字Tryphon Tournesol,现中文版本译为特里芬·向日葵。其中,教授的法语名字是Tryphon,取名于埃尔热认识的一位木匠。他的法文姓氏Tournesol,意为向日葵。而英文版则设定为Cuthbert Calculus,译作卡尔库鲁斯教授。其中姓氏Calculus,意为微积分,与英文单词计算(calculate)同源。有趣的是在德语版中,教授的名字则设定为Balduin Bienlein,其中姓氏Bienlein意为小蜜蜂。不过有一说一,我对法语版教授的名字翻译成向日葵不是很喜欢,因为这样的翻译不符合翻译的基本原则。这点我先按着不表,在本文结尾再详谈。

法语翻译名字直接音译特里芬,姓氏Tournesol直接译为本意“向日葵”
德语版本中,将教授的名字变成了Balduin Bienlein,其中姓氏Bienlein意为小蜜蜂。

埃尔热对向日葵教授的人物性格刻画有着当时普通人对科学家的固有刻板印象:自信、固执、并且近乎易怒,并且伴随着优秀的动手能力,对各种事物都有巨大的兴趣以及教授家中各种奇葩的发明。

有意思的是,在教授内心深处,还会有着理科生特有的浪漫。例如在后来的《绿宝石失窃案》中为边卡特意培育出了白色品种的玫瑰花,并起名为“边卡”。

教授应该是暗恋边卡了,在一起吧^.^

在教授身上最让读者粉丝感到幽默的有两个特点,一是耳聋,伴随而来的是与人交流时必定会重复一遍自己认为自己听到的话并以此继续话题。教授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个聋子,顶多承认自己其中一个耳朵有问题。

在教授这种类似自问自答的对话方式,以及让人插不上话的沟通方式在现实中会让人抓狂,但在漫画作品中会成为很好的一种搞笑方式
在《奔向月球》中教授为自己的耳聋第一次作专门的解释。根据英语法语版本结合看是右耳耳朵出问题

二是他特有的摆锤物件。他经常会在一些主角们遇到困难的场景中掏出来,并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以至于对当前的困境不以为然,口中说着他的口头禅:“西边、再往西一点。”结果就是这种给别人添麻烦而不自知的特性,经常会惹怒阿道克船长,从而带给读者粉丝许多笑料。尽管钟摆这件东西并不特别。但是教授在本作中以及之后的作品用得就比较玄幻,有点类似于我们风水罗盘的样子。这着实放在科学家上有些不可思议。

这段船长发脾气真是看一次笑一次。通常漫画搞笑的方式就是主角有气又憋着发不出或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糗事是最能让读者捧腹大笑的

尽管向日葵教授在登场初期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让人抓狂,但如同阿道克船长一样,埃尔热也逐渐在后来的作品中,通过教授他特有的能力发明并制作出各种道具物品,来帮助丁丁和船长等伙伴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甚至成为了首次飞往月球的首席科学家和工程师。让这名角色逐渐丰满起来,让读者和粉丝逐渐对教授充满着对科学家的那种敬佩之情,而不单纯是制造笑料的人物。

教授的超声波仪器。一度在丁丁世界中可能将成为超级武器
教授设计的飞往月球的载人火箭

资料的搜寻

       由于是上下两部,秉承着一如既往认真创作的态度,实际上埃尔热在创作《独角兽号的秘密》前就搜集了相关的细节及资料,并进行了很好的标记与整理。由于首次面对深海的题材,如潜水,寻宝,船的残骸以及潜水艇等等。埃尔热一点也不敢怠慢,其中他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就是非常有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以及各大报刊关于海洋,舰船及海员的一些报道。

一张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彩色图片,展示了潜水员正在勘察“瓦萨”号舰船残骸。埃尔热根据此照片及其中的报道构思并描绘了丁丁与船长在海底搜寻宝藏时的场景
瓦萨号(“Vasa”或“Wasa”)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1626年到1628年间下令建造的一艘军舰。1628年8月10日,瓦萨号从其建造地斯德哥尔摩造船厂扬帆起航并驶入军港入列。但由于船体本身设计出现失误,在航行了不到1海里(博物馆记载1500米)后便进水沉没。期间人们曾试图打捞回这艘沉船上颇具价值的加农炮以及一些有价值的物品,然而因打捞难度太大而不了了之。直至1961年4月24日,瓦萨号庞大的船躯被几近完整地打捞上岸,并被临时存放在Wasavarvet(“瓦萨船坞”)博物馆中。1987年,瓦萨号被移往斯德哥尔摩的瓦萨沉船博物馆展出。这艘船是瑞典最受游客欢迎的展品之一;自1961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500万游客参观,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历年来游客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在一期《柏林画报周刊》的可爱插画,展示了海员在酒吧中的日常活动。埃尔热根据这副插画描绘了丁丁和船长进入商店时的画面
《柏林画报》(德语:Berliner Illustrirte Zeitung)创立于1892年,并在两年后被德国出版巨头Ullstein Verlag收购。该报在创立时以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如胶印、流水线排版机或纸张生产以降低成本,从而让每个人都能买到该报。其以优秀的图片、插画以及广受大众欢迎的时尚报道及详实的新闻报道而闻名,并自1929年后成为全欧洲最受群众欢迎以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最高峰达200多万份。在第三帝国时期,《柏林画报》像所有其他德国出版物一样不可避免的受约瑟夫·戈培尔的宣传部管辖,直到1945年结束了常规发现。

       舰船方面例如天狼星号,如同上期我在专栏里写的,埃尔热在港口实地考察了一艘拖网渔船后,拜托了他的朋友做了一艘精细的模型,以供他自己在漫画中绘画。

而鲨鱼单人潜水艇,则是根据了当时一篇《柏林画报》中关于德国潜艇的报道,以及一张关于美国鲨鱼潜艇插画综合绘制成的。

丁丁的旅程

       在上集中我们得知,丁丁和船长正在为准备远洋寻宝准备着物资。然而天狼星号上的一名厨师在酒吧喝酒时不小心说漏了嘴,把丁丁和船长准备出发寻宝的消息说了出去。埋伏在旁的记者很快就将此事几下并发表在报纸上。果不其然第二天就许多不怀好意的财迷找上门准备瓜分宝藏。船长也是很爽快地把他们全都赶走了。

再接着又有一位古怪又耳聋的教授、发明家特里芬·向日葵登门拜访。他不同于刚才被赶走的想瓜分宝藏的人,教授向丁丁和船长说明了来意,并提议使用他的鲨鱼形单人潜艇来帮助他们。然而丁丁和船长没有兴趣,他们在参观完教授的家后谢绝了。然而教授耳聋并没有听进去。

过了几天,丁丁和船长准备购买最后的一样重要东西潜水服。结果却在这家商店被老板阴阳怪气了一番后,船长情绪低落。再加上杜邦杜庞带来了上集反派头目马克西姆·卢瓦佐越狱逃跑的消息,和医生嘱咐他不能喝酒。船长又再次习惯性地干大事前的情绪低落准备放弃远航。丁丁又一次使出激将法。第二天船长和丁丁正式驾驶着“天狼星号”出发寻宝。

       启航后不久,杜邦和杜庞就奉上级命令来保护丁丁和船长免遭越狱的卢瓦佐刺杀,他们就跟随着一起寻宝。上船后他们两个马上就发动自己的技能“乔装打扮”,装成“老练的水手”混入其中。

这里的嚼烟草在法语中省略了tabac,完整拼写为tabac à chiquer。
嚼烟草(tabac à chiquer或Tabac_à_mâcher)。咀嚼烟草只是其中的一种烟草消费形式(如吸烟),在烟草行业出现时就已经出现。由于在南美等地有广泛的烟草种植园。航海的海员就多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烟草消费形式,直到20世纪初,这种形式不再流行,但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仍然存在。一般嚼烟草的流程是取一部分烟草放在他的下唇和牙齿之间保留 10 到 30 分钟左右,可吞咽烟草汁,同时间歇性吐出多余剩下的烟草。
海员服装。虽然很像,但给杜邦杜庞穿上就很喜感,很出戏。

在当天晚上,在船长的储藏室里的威士忌酒不翼而飞,反而箱子里装了一堆钢板。丁丁和船长看到喝醉了酒的白雪,调查了一番发现向日葵教授躲在一艘救生艇上。教授说明了他将那艘单人探测用潜艇拆成一个个部件放进了箱子中取代了船长威士忌酒的位置。于是,教授也上了船并加入接下来的寻宝之旅。

天狼星号航行了数天后,终于抵达了坐标附近海域。然而他们查看了好一阵子都没有看到“独角兽”号沉没地点附近的那个小岛。由于找不到小岛,杜邦杜庞对船长的计算提出质疑,结果反而被无情嘲讽了一番。

这里有意思的是在英文版中就把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灵活翻译设置成了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前段时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葬礼的地方)。这也算是根据本国人文灵活翻译了
圣伯多禄大殿(拉丁语:Basilica Sancti Petri),俗译圣彼得大教堂,是位于梵蒂冈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也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根据天主教会圣传,圣伯多禄大殿是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包括圣殿内外的人数,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观与弥撒。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大教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由多位建筑师与艺术家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伯多禄大殿的设计。教堂中亦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
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英: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英语:Westminster Abbey,也常译为西敏寺),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区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皇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威斯敏斯特教堂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现如今是英国人文历史的名片。

由于搜寻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小岛踪迹,船长此时拿出六分仪重新测算一下方位。

六分仪(sextant),是用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通常用它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或飞机所在位置的纬度。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首先提出的。六分仪具有扇状外形﹐其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六分仪的刻度弧为圆周的1/6。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其误差约为±0.2°~±1°。缺点是阴雨天不能使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虽然出现了各种无线电定位法,但六分仪仍是航海中必备的仪器。

下面这段视频是介绍航海中六分仪及测算航海方位的视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观看

丁丁和船长回到驾驶室计算得出船的方位,已经驶过了预定地点但是没有任何发现。丁丁思索了一会可能想到,阿道克船长的祖先弗朗西斯爵士在当时使用的可能是巴黎的子午线为标准,而现代社会以英国格林尼治子午线为标准,而巴黎的经度比格林尼治偏东两度左右。恍然大悟的船长下令船马上掉头,可能在途中就已经错过了小岛。

本初子午线(英:prime meridian),即0度经线,亦称格林尼治子午线,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一条经线(亦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分别定为东经和西经,于180度相遇。从北极开始,本初子午线会经过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马利、布基纳法索、多哥和加纳共8个国家,然后直至南极。除了定义经度,格林尼治子午线亦曾作为世界时间标准使用。理论上来说,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正午是指当太阳横穿格林尼治子午线时的时间。然而因为地球自转速度并不规则,现在的世界标准时间基准已由协调世界时(即UTC)取代。
不像纬度起点(即赤道)可由地球自转轴决定,理论上任何一条经线均可定为本初子午线,故此在历史和政治上曾对此线有不同定位,欧洲各国、甚至不同系统的海员都有自己的“本初子午线”,后来英国展开了全世界的扩张,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后,统一的经线也就日益重要,1851年御用天文学家艾里(Sir George Airy)在格林尼治天文台设置中星仪,并以此确定格林尼治子午线,也因为当时超过三分之二的船只已使用该线为参考子午线,在1884年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22国投票同意正式定之为经度的起点,从此格林尼治子午线成为了标准,不过迈向国际化也代表未来格林尼治将不再是英国的,座标的变动也非政府所能决定的了。特别的是,国际子午线会议当时来自25个国家共41位代表参与了会议,但法国代表在投票时弃权,因故在1911年之前法国仍以巴黎子午线做为经度起点,后来法国才渐渐接纳格林尼治子午线。
通布图,旧称廷布克图(法語:Tombouctou,英語:Timbuktu),是西非马里共和国的一个城市,位于撒哈拉沙漠南边缘,尼日尔河北岸,历史上曾是伊斯兰文化中心之一。最早在10世纪时,通布图就是一处图阿雷格人的季节性聚居地,由于其位于水陆交通要道,黄金、象牙、奴隶和食盐在此集散,逐渐形成一座富庶的城市。1324年,马里帝国占领了通布图并沿着尼日尔河扩大自己的领土,通布图很快就成为帝国的中心城市。当地的商业、文化臻于鼎盛。16世纪到18世纪时,通布图是非洲的文化中心之一,有多所伊斯兰学校,教导古兰经,还包括逻辑学、天文学、历史等科目,学者们著书立说。这里的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著作,包括西非文明的最高成就,最多时有120所图书馆。1591年,配备从欧洲人那里得到的火器武装的摩洛哥人占领了通布图。通布图的财富传说刺激了欧洲人来此探险,殖民者占领通布图后,大量的文献掠夺到巴黎、伦敦等地,也有的被藏入沙漠洞窟中。1894年被法国占为殖民地,成为法属西非的首府。1960年,归属于新独立的马里共和国,成为北部通布图区的首府。

文明6玩家(要素察觉)顺便说一下,位于通布图的桑科雷大学,在当时十分辉煌。

天狼星号往回航行了一段时间后,在当天傍晚终于发现了一座不知名的小岛。第二天早晨丁丁一行登上小岛,并发现了弗朗西斯爵士划的小艇,以及小岛上学爵士骂人的鹦鹉等证据,表明了这座小岛确实就是当年爵士避难的地方,而“独角兽”号的船骸就一定在附近海域。

常在鬼门关前跳舞的船长

他们带上爵士的木雕像准备返回天狼星号上时,发现教授正在驾驶着鲨鱼潜艇游弋。于是他们终于意识到教授的发明对于他们大有用处。在第二天,他们准备使用潜艇探测出“独角兽”号的具体地点。

丁丁的第一次潜航就遇到了点小麻烦,深海里的海藻把潜艇尾部的螺旋桨缠住无法动弹。丁丁发出求救信号,最后还是有惊无险地被船长和教授成功救出。

在清楚了海藻并修复了螺旋桨后,丁丁第二次出发继续搜寻,终于找到了“独角兽”号具体沉没地点并设置好标记。

钟摆(pendulum)是一种简单的实验仪器,可用来展现种种力学现象。最基本的摆由一条绳或竿,和一个锤组成。锤系在绳的下方,绳的另一端固定。当推动摆时,锤来回移动。当钟摆从其静止的平衡位置向侧面移动时,它会受到重力的恢复力,将其加速回到平衡位置。释放时,作用在摆锤质量上的恢复力使其围绕平衡位置摆动,前后摆动。一个完整的循环,左摆和右摆的时间称为周期。周期取决于摆的长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幅度,摆的摆动宽度。从 1602 年左右伽利略对钟摆的第一次科学研究开始,钟摆的规律运动就被用于计时,并且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技术,直至1930年代。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于 1658 年发明的摆钟成为世界标准计时器,在家庭和办公室中使用了270 年,并在被石英钟取代为时间标准之前,达到了每年约一秒的精度。 1930 年代。摆锤也用于科学仪器,如加速度计和地震仪。

随后丁丁马上回到船上,并穿上潜水服准备进行寻宝,然而差点又出现意外。

由于这里在中文版中第一次出现骂人的粗口,十分难听。于是我特意找出英语法语版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首先,在法语原版中写的是bougres d'extraits de crétins des alpes。其中d'extraits是提取物,提炼,摘录的含义。而crétins是侏儒,白痴的意思。所以整句的直译大致意思为“来自阿尔卑斯山的侏儒”。而英语版中也恰好有往这方面的意思。You infernal impersonations of abominable snowmen。其中infernal和abominable都是令人讨厌的意思,而impersonations是模仿,扮演的意思。所以英语版意思大概是“令人讨厌的雪人扮演者”。由于两个版本都没有涉及粗话或不雅用词。因此我觉得这版中文版的译者,将这句直接翻译成TMD混账,尤其这还算是出现在青少年漫画,是非常的不妥的,不能接受的。接下来这段船长跳水后也是。

罪该万死,废物。这两个词可能我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语气有点重了。法语mille millions de mille sabords,直译意思为千百万个港口。而英文版里是船长英语的经典口头禅:Billions of bilious blue blistering barnacles。直译千亿个蓝色的气泡藤壶。这都没有脏字在里头。

       丁丁和船长第一天便搜寻了不少好宝物,有镶着宝石的十字架和海军军刀。当然也有船长最喜欢的陈酿酒。第二天丁丁继续搜寻,并找到了一个旧宝箱。正当他准备带上返回船上时,却被鲨鱼纠缠上了,鲨鱼把那个旧宝箱吞进肚子里了。

龙骨(Keel)是船舶最底部的纵向结构元件,亦是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它位于船的底部,沿着船的中心线,从船头到船尾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除了承重外,龙骨还有流体动力学上的作用。它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龙骨还对船的重量稳定有重要作用,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防止了侧风转向,减少了船的倾斜或是反向转动。由于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是造船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铺设龙骨会被记录作为舰船正式动工的日期。
龙骨的扶正效果,其中 A 是浮力中心,G 是重心

误打误撞下鲨鱼把丁丁用来搏斗的酒瓶子吃下去反而醉倒。丁丁趁机将鲨鱼捕获并带回船上。船员从肚子里找出旧箱子。正当大家意外财宝就藏在里头时,打开后却发现只是一些古老残破的羊皮纸文件。而此后教授又再一次发现岛上的十字架,丁丁联想到此前的谜语雄鹰十字架,以为财宝藏在了那里。众人再次上岛并在十字架处挖掘,又一次一无所获。他们再找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并把“独角兽”号的一些文物打捞上来后,就返航回欧洲。

回到欧洲的几天后,向日葵教授上门拜访了丁丁并带来了一些文件。这些文件原来是那个旧宝箱上的羊皮卷,并且在这段时间教授一直在一点点拼接好并复原成功。而其中的一段文字说明了此前卢瓦佐兄弟占有的莫兰萨城堡,竟然是阿道克船长的祖先弗朗西斯爵士,被当时的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赏赐的财产。

然而祖先的房产并不能作为是现在自己财产的依据。他们从报纸得知之前莫兰萨城堡的主人卢瓦佐兄弟被捕入狱,其房产将被公开拍卖。而此时教授的潜艇因帮助丁丁及船长打捞搜寻而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专利被政府收购而获得一大笔钱。教授十分感激,于是慷慨地提出帮助船长购买莫兰萨城堡。至此,莫兰萨城堡成为船长和教授的家。

随后丁丁带领船长游览莫兰萨城堡,两人随后来到当时卢瓦佐兄弟囚禁丁丁的地下室中。两人无意间的浏览却看到墙壁上了基督教人物圣约翰的雕像。丁丁马上就和谜语联系上,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直牵挂已久的财宝。

圣约翰(希伯来语:יוחנן‎,通用希腊文:Ἰωάννης),天主教汉译若望,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传统上认为,约翰是《新约》中《约翰福音》、三封书信和《启示录》的执笔者,被认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在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公认他为圣人,其圣日为12月27日。圣经《启示录》提到帕特莫斯。这本书介绍说,其作者约翰当时被放逐在帕特摩,他在那里被耶和华上帝通过耶稣赋予启示。最早的基督教传统的认为作者使徒约翰。因此,帕特莫斯岛就成为基督徒的朝圣之地之一。
拔摩岛(Patmos),又译帕特莫斯岛,是希腊在爱琴海的小岛,位于伊卡利亚岛东南方,是多德卡尼斯群岛最北的岛屿之一。它有人口3万余人。拔摩市政府管辖附近几个岛屿,当中包括近海一些无人居住的小岛,拔摩市的首府在霍拉,属于希腊的南爱琴大区,唯一的商业港口是斯卡拉(Skala)。 圣约翰修道院坐落于爱琴海上的拔摩岛,修道院以及《启示录》的作者使徒约翰在拔摩岛上看见异象的山洞——天启洞穴(也译作默示洞),天主教和东正教都将其尊为圣地。

最后在莫兰萨城堡的海员大厅,船长举办了一场“独角兽”号的大型文物展览会。结果好,一切都好。

中文并没有将这句翻译出精髓来。根据英法版本来看,这里是指的莎士比亚的戏剧《终成眷属》(英:all's well that ends well;法:tout est bien qui finit bien)该剧首次发布于1623年,描写美丽而有才干的女主人公如何费尽心机去争取一个出身高贵、狂妄肤浅的纨绔子弟的爱情。很明显埃尔热用剧作标题表达的是大团圆结局,正如该剧的结局一样。然而中文版却翻译得在我看来并不尽人意。

结语

       可以说,《红色拉克姆的宝藏》为本次的寻宝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然而我在对比了现中文版,旧中文版以及英法双语的版本后,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了本作翻译问题带来的困扰,如我上文提到的教授名字翻译问题、文中已开始出现粗鄙之语。还有的就是一些非常精彩的双关语中文也并没有翻译出来等等。这些问题轻则影响读者观看,感受不到原著的魅力;重则产生隔阂代沟,以致双方讲的可能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或者事情然而双方都没办法理解对方,影响了粉丝读者之间的交流。

       首先,要说的是教授名字的翻译问题。我个人是接受不了2种翻译的方式:微积分教授和向日葵教授。在上面人物介绍中我已提及,教授的法语名字为Tryphon Tournesol。Tournesol在法语中是向日葵的意思。而英文版名字则设定为Cuthbert Calculus,Calculus就是微积分的含义。


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旧版英文版就直接将教授名字Cuthbert Calculus音译卡斯伯特·卡尔库鲁斯

然而在翻译准则中,或者说我国新华社对于人名,地名等翻译问题,有着明确的指导。其中有这若干原则:

1、自名原则。即一个人或者自认叫什么就叫什么,如一些起了中文名字的汉学家,历史学家或明星

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著名英国演员裴淳华(Rosamund Pike)

2、完全音译原则及尽量贴近发音原则。这个是最基本的全世界通用原则,使得当事人能够通过读音第一时间被识别。这个例子太多了就不举例了。麦当劳McDonald's

3、遵循母语或来源原则,也就是不使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转写的发音。例子就是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要根据法语Jeanne d'arc音译而成,而不用英语Joan of Arc,否则音译出来就不叫贞德了。

4、约定俗成原则。这条原则是针对新中国新华社译名室未成立前,一些人名和地名的继续沿用,以免阻碍了文化交流。

5、信达雅与政治原则。这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海参崴。


所以,按照上述原则,教授就不能按照他字面意思翻译成向日葵教授或者是微积分教授。而旧中文版使用英语版本,按照音译原则翻译成卡尔库鲁斯教授就非常妥当。而现在若秉承母语来源原则,如果要按原来法语版进行翻译也没有问题。我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非常权威的工具书: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语姓名译名手册》中就有。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根据书中常用法语姓名及法汉译音表,我个人给出一个教授的比较正确的音译:特里芬·图纳索教授。大家觉得如何呢?欢迎你们在下方评论区中讨论与指正^.^

       除此之外,一些有双关语出现的地方也没有将里面的笑点翻译得很好。例如本作开头阿道克船长看报纸不看路结果撞柱。

柱子上的广告,法语是sont des informations qui frappent。翻译过来就是令人震惊的消息

而英语版则是我个人认为非常精彩的一次翻译。for news which hits you.这不光广告柱子“hit”了船长,报纸报道的消息也“hit”了船长。

中文版则根据法语版虽然说直译出来“报道详实,震撼人心”。但对比起来英语版那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另外还有前面看到消息而上门找麻烦的诈骗犯。其中最开始的那一位给丁丁和船长地上了他的名片。我相信不少我们粉丝读者看那段的时候会一头雾水。

首先我们回头看本文开头首张的那张图片,是《红色拉克姆的宝藏》的法语版封面。Le Trésor de Rackham le Rouge。其中,Le,de都是法语中的介词。Trésor是宝藏的意思,Rouge则是红色的的意思。并且,Le和Rouge是分开的,中间有空格。

而这位先生的名片,Le和Rouge是合并的,即Lerouge。这合起来就是一个姓氏。

而丁丁在这里结构这位先生的姓名,是根据在法国其中一条习惯名字规则:名在前,姓在后。女子婚后一般改从夫姓。夫姓在前,娘家姓在后的原则。

而在英语版中为了避免相对复杂的法语姓氏规则,就灵活处理,把“red”处理成nick name。就是昵称,花名,小名的意思。所以中文版中虽然全部直译处理,但这样处理不光把情况弄复杂了,读者失去仔细阅读的耐心。作者想表达出的双关语幽默点也没有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漫画,名著,影视剧等等,只要存在跨文化交流,就必然产生语言翻译的问题。这也是现在通常会有两种翻译流派:“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但不管是哪一种翻译流派,读者更多地还是希望译者能带给我们读者的是一部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去原作表达出的文化或者关注点。我们也对译者表示多一点的尊敬与理解,如果有条件,我们也可以去追求原著。毕竟译者各有不同,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大家在畅读原著过程中,会遇见你的奥菲莉亚。


《丁丁历险记》之《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