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知是梦——新海诚灾难三部曲中《铃芽户缔》观后谈
前言
《铃芽户缔》是新海诚第三部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动画电影。现已在2023年3月24日上线。故事发生于现代,在和姨妈生活在一起的少女铃芽于青年“闭门师”草太相遇,从而开始关闭灾难之门的公路冒险故事。基于将《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与《铃芽户缔》三部曲作为解读整体,本文为笔者对于《铃芽户缔》的观后感与相关考察总结性杂谈。
内含不可避免的内涵剧透内容,建议在观看以上三部动画电影后再进行阅读。
=============剧透预警==============
《铃芽户缔》三主轴:
“一、两人通过关闭“往门”,防止日本各地发生灾害“地震”的闭门故事。
二、变成椅子的草太和想帮他变回原样的铃芽之间的爱情故事。
三、在2011年的大地震中失去母亲的女主角铃芽的成长故事。”
一、灾难巡礼,祭奠旅行
对与灾难三部曲的理解或是解读,应先从“灾难”出发。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震级9.0的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宫城县以东海域,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核泄漏。

其中受灾的重灾区为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死亡人数以三县为中心达到15895
人,失踪人数达到2533人。这场巨大的灾害成为了日本社会的共同记忆(伤疤),面对自然灾害的巨大而迅速的破坏下,长期构建的建筑、与日常被瞬间摧毁,面对自然灾害,人们的无力感和渺小感油然而生。
日本在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公元六世纪就有地震的记录,年均地震次数一万多次,有感地震日均4次,五级以上大地震近百年发生过100多次。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三年就要发生1次。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已经与灾难共存,灾难与生活形影不离,人们无可奈何,只能接受。

“为什么。凭什么。是那个人。而不是我。能够活下来。能够逃开了。能够一直装作无事发生呢?要怎么做,要怎么做才好?”(《铃芽户缔》小说后记)
2020~2222年是《铃芽户缔》的制作时期,即整个制作周期都在新冠疫情之中,
“在日本发布新冠疫情的紧急事态宣言后,大家自己的家里制作电影,我经常一个人在屋子里面画各种各样的风景,但总还是想呼吸新鲜空气,所以偶尔也会出去散散步。但想要找人少一点的地方,就只能去(东京)青山的一个墓地。在这里,我一边散步,一边思考这部电影的制作。”世界急剧变化, 某一想法在短时期后便会变得陈旧,人们或许会觉得“那个时期确实很难熬”又或者“那个时期人们的想法太天真了”。
但所悲鸣的昨日,可能是某人无法到达的明日。
在2011年7月,新海诚前往宫城县考察。并以311为主的灾害为主体,创作后来的灾难三部曲。
在三部曲中,自然灾害的所思所想才是三部曲所要阐述的重点。(重点不应放在恋爱情节上)
《你的名字。》最后现代人(泷)回到了过去的宫水村,凭借之后对于”过去人的未来”(“未来人的过去”)的认知成功拯救了灾难下村民的生命。《并不想说坏话!无人敢评的吉卜力功过》中,押井守认为角色在某种程度看来是监督本人的投影,差别在于投影的多少。新海诚通过“幻想”,将自己投影在泷上,如果现代的“我”也能回到过去,告诉所有人“日本会发生大地震,会有海啸,大家快做好准备!”的话,现在(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铃芽户缔》中,新海诚“化身”“闭门师”,抢在灾难发生之前行动,阻止地震灾害的发生;又化身为铃芽,安抚直面灾难的12年前的生者(自己)。
《铃芽户缔》中,铃芽从九州宫崎县出发,一路向东北,途径爱媛、神户、东京,到最后回到出身地——宫城县。一路下来,都是几次地震的受灾地。铃芽草太走向废墟,阻止“蚓厄”引发地震危机。“闭门”时一必要的手续“倾听废墟的记忆,感受过去人们的生活”。

“おはよう(早上好)”、“いってらっしゃい(路上小心)”、“(ただいま)我回来了”、“お帰り(欢迎回家)”拼凑的日常在灾害后变得奢侈,变成了无法回到的美好的过去。每一句轻松平常的问候挂上了默哀的色彩。在前后的强烈对比下,原本轻松的日常生活在缅怀下增加了生命的重量。生活过的痕迹成为了生命曾经留存的证明。蒙太奇下的欢快化作镜头下的荒芜。在《铃芽》看似欢快的公路旅行下,有着不可忽视的死亡之重。铃芽与草太从灾难的主观受害者转换身份,成为“旅客”成为灾难的客观者,感受生命之轻与生命之重。“闭门”成为祭奠的仪式——接受痛苦,并向过去的美好告别。
最后,大地的灾害“蚓厄”身体在“常世”中化为土地,植物生长,像是《幽灵公主》最后森林之神落下后生长的草原。草太抚摸铃芽,将她叫醒。是否也如《幽灵公主》那样,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呢?
二、 直视生长痛
铃芽的成长最重要的两个人,草太与环姨妈。
311地震中,四岁的铃芽短时间内经历家毁与亡母的冲击,在内心自我保护机制的影响下封闭了内心,3月11日的日记中涂满黑色的笔迹,试图将2011年3月11日一天从自己的人生中抹去,否认母亲的逝世。对生命抱有可承受之“轻”“都是命”的思想。环姨妈收留铃芽,成为铃芽的监护人。12年后,铃芽成长为一个“我不怕死”、“生死只是命”会恋上帅哥颜的青春期高中生。
对于环,环12年前仅28岁左右,正是在青年时期,家庭、工作发展的时期。她深知自己被环收留,成为妨碍她生活的阻碍。“妨碍”是事实,铃芽对环,环对铃芽,两人对彼此“爱恨交加”相处感情十分复杂。日常的对话也好,笑容也好都显得十分不自然。
“我家实行放任主义”很明显是句谎话。
你是我养育恩人,是我的家人,我深知自己妨碍了你,但这并非我的选择。“地震那时为什么你不接我的电话?可是为了你专门回家的。”还有Line上长长的留言……环在这段“母女关系”中体现的极强的控制欲,令环对铃芽的爱显得太过复杂与沉重。(环对铃芽的爱护方式,像所谓重女)。铃芽只能下意识的回避,太沉重的爱会压得人喘不过气,大概就是这意思。
在影片的后期,环与铃芽所有的不满与长期被压抑的情感在暴雨中彻底爆发。内心最阴沉的言语像刀刃一般,相互刺向对方“如果没有你就好了!”“从我的家里滚出去!”,在此,有观众可能会认为这是左大臣“让”环说的,但并不是。在后转晴后两人的对白“虽然这些都是真心话,我想对你说的「不止这些」。”。
父母对子女往往会有极强的控制欲,“我想让你获得幸福”但这些是儿女自身发自内心的希望还是父母眼中想要的幸福。儿女又是否渴望这种幸福呢?
大多数儿女成长中的必要一环之一应该就是与父母的和解吧。
从地震的第一受害者,直接影响者,转变成“旅客”成为灾害的客观者,“观看、倾听”他人的会议,接受地震前后的变迁,感受灾后的荒芜。角度的改变与公路旅行中的经历逐渐让铃芽打开自己封闭的内心,铃芽必须直面灾害,接受自己无力,与自己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发出“我想活下去!”的呐喊。
铃芽与铃芽的会面,是现在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的抚慰,也是灾难之后的人的代表面对灾难时的人们。铃芽在旅行中体会到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成为她的生长痛。
从地震的第一受害者,直接影响者,转变成“旅客”成为灾害的客观者,“观看、倾听”他人的回忆,接受地震前后的剧变,感受灾后的荒芜。角度的改变与公路旅行中的经历逐渐让铃芽打开自己封闭的内心,直面灾害,接受自己无力,与自己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告别。从幼时不愿接受,将日记划去,是精神自救式的否定过去。创伤性的忘却,封闭内心,到最后“是啊,那不是梦,那是真实发生过的。”
这便回到奥斯维辛后文学可能性的问题:
拯救自己的人一定只能是自己。
三、世界系恋爱大戏?
什么是世界系?
“主人公与恋爱对象之间小感情式的人际关系(你与我)、其中没有嵌入社会和中间层,而与”世界危机“此世末”这般大型存在论式的故事直接连接起来的想象力”。代表作有《新世纪福音战士》(1995)(庵野秀明)、《新之声》(2002)、《你的名字。》(2016)(新海诚)等。《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动物化的后现代2》(东浩纪 2007)
简单来说,“在拯救世界前得考虑的,是‘我’(主人公)的恋情”,将主人公与恋爱对象的恋情与拯救世界紧密联系,世界走向会根据主人公的(恋情)选择而发生改变的,便是世界系。
新海诚与庵野秀明只差了一代,可以说,庵野秀明推进“世界系”成为宅视野主流,而新海诚将“世界系”推向了“世界”——搬到了普通人的视野中。在笔者看来,世界系在大众审美中本身便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可以说这就是宅的“任性”(可能新海诚本人也不会想到《你的名字。》会有如此高的热度,甚至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还被冠上“恋爱动画大师”的“尊称”吧)碇真嗣与绫波丽相处也不多,与玛丽(真希波)相处时间也不长,那为什么碇真嗣会为了救绫波丽不惜引发“第三次冲击”、为什么最后会选择真希波?说到底,为什么碇源堂要启动人类补全计划,只为再见到碇唯呢?是因为他们一家都是“恋爱脑”吧。
这就是作者的任性,身为观看者,还要质疑什么呢?
不过单纯的看成两个行动力超强的人看对眼了,仅此而已,也足矣。
世界系,就是这样的。接受与否,看观众自身了。
当然,草太和铃芽之间的感情也不是完全没有解读空间,草太从小被外公抚养长大,父母的缺位有没有可能时因为“闭门”或者“灾害(地震)”?那么两者同为地震灾害的受害者,草太选择成为闭门师也是“不愿有别的家庭再被灾害破坏”,同时封闭自己的内心,轻视自己内心需求,更重视把别人的事(“教师资格考试也不去,对自己的事都不上心,这点让我很恼火。”)。两个幸存者在旅途中互相“舔舐伤口”,最后袒露内心,迸发对生存的渴望,得到共鸣。
“我深知自己命如蜉蝣,但还是在此祈祷,我的寿命再长一些的话”(最后闭门放要石的“咒语,大致如此)
在北大首映礼中:
提问者:“铃芽开始主动寻找喜欢的人,是在鼓励我们主动吗?”
诚:“はい。”
最后,笔者斗胆提取一个三部曲的“公式”:
主题(像讲述的):自然灾害的思考,对于灾害生命的情感;
环境(故事设定):基于日本民俗学概念的解构与幻想;
故事(主题叙述方式):少年少女的世界系恋爱故事。
另外,在《天气之子》与《铃芽户缔》是否属于世界系还有正争议,在此不详细展开。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了解。
以下为个人搜集三部曲中民俗学的粗略列举:
《你的名字。》:宫水神社的祭祀互动,口嚼酒作为穿越工具、系绳作为链接媒介。
《天气之子》:古老壁画上的寓言、晴天娃娃
《铃芽户缔》:古典能乐中“往门”概念的再利用、闭门师的“咒语”、BGM《东京上空》中的吟唱(联想《傀儡谣》(《攻壳机动队2·无罪》)
涉及:
《铃芽户缔》(新海诚 2022)
《幽灵公主》(宫崎骏 1997)
《你的名字。》(新海诚 2016)
《天气之子》(新海诚 2019)
《新世纪福音战士》TV(庵野秀明 1995)
《旧剧场版AIR/真心为你》(庵野秀明 1997)
《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庵野秀明 2021)
《星之声》(新海诚 2002)
《攻壳机动队2·无罪》(押井守 2004)
资料:
《零零年代的想象力》(宇野常宽 2011)
小说《铃芽户缔》(新海诚 2022)
新海诚本(《铃芽户缔》观影特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