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月16日【常识下午茶】

2022-06-16 13:10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 (单选)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他提出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   )的正确方针。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政治-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知识

第二步,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等一系列正确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毛泽东在《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中提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方针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和各民主党派相互关系的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毛泽东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毛泽东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2.(单选)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作风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

D.党的制度建设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政治-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概述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述知识。

第二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其中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主要法宝的中心一环。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起这项艰巨复杂的任务的。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真正的人民革命都不会成功。重视从思想上建设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突出特点。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三大法宝的知识点: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3.(单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   )的革命道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政治-中共党史-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行为吓倒,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民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胜利地进行了北伐战争。但是,共产党犯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加上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项:毛泽东根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即把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的区别,没有看到两者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并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二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指出,新中国将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政权采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并能体现人民民主本质的政权组织形式。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4.(单选)(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A.量变质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间最根本的规律。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其内容为: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③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现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者是螺旋式上升。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单选)为了使薪酬制度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可采取(   )的办法。

A.提高技能工资比例

B.提升工资水平

C.加大工资浮动比例

D.使用结构工资制

【答案】D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结构工资制亦称“组合工资制”。根据职工的职务、工龄、基本生活需要和实际劳动成果等因素在工资总额中所处地位来确定其比重,从而组成为复合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由此可知,为了使薪酬制度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可采取使用结构工资制的办法。

因此,选择D选项。

 

 

 

6.(单选)为了避免人才流失,该公司接下来的薪酬制度改革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A.人力市场情况

B.国家政策法规

C.员工生活成本

D.员工情绪

【答案】A

【三级知识点】管理-管理概述-管理学基本原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了避免人才流失,该公司接下来的薪酬制度改革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人才市场情况。

因此,选择A选项。


6月16日【常识下午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