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级宏观经济学(7)——均衡国民收入

2022-04-06 11:34 作者:wwbs  | 我要投稿


可以把总支出分为两部分:计划支出和非计划支出。

在这里,我们先假设C、G、NX都是计划支出,I则包含计划的一部分和非计划的一部分。

非计划的投资指什么呢?比如,一个企业今年生产了1000辆汽车,但只卖出去800辆,剩下的200辆就会被算作今年的存货投资,因为它不是企业计划的,因此就被算作非计划投资。

定义总支出AE为所有计划支出的总和,即:

那么,总支出和总产出的关系可表现为下图:

斜线的斜率为1,即在这条线上的点,总产出(Y)和总支出(AE)相等,经济处于均衡。

在斜线右边的点,表示此时总产出大于总支出,供过于求,此时企业存货增加,出现了正的非计划投资。同时,企业会收缩生产,使经济向均衡点移动;

在斜线右边的点,表示此时总产出小于总支出,供不应求,此时企业消耗存货,出现了负的非计划投资。同时,企业会扩大生产,使经济向均衡点运动。


让我们进一步完善这个模型。在AE的四个组成部分中,C会很明显地受到Y的影响,这是因为:

(这里假设了MPC固定,且没有税收)

(C0是固定的消费,即无论收入水平如何,一定都会有的消费)

此时AE就能改写成:

在图上表现为: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均衡点的影响。比如,在MPC=0.9的情况下,假设G增加了10元,会使Y增加多少呢?

综合Y=AE和上面AE的表达式,我们能得出:

可以发现,G增加的10元,会导致Y增加100元!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假设这这10元是政府付给工人甲的工资。在甲拿到10元后,由于他的MPC为0.9,因此他会拿出其中的9元进行消费,比如说向乙购买了某种商品;乙又会拿出其中的8.1元消费……以此类推,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我们就能得出,这10元的政府购买会转化为100元的GDP。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乘数为:

自然地,乘数效应不只对G起作用,I、NX上的乘数效应也是一样的。不过,T的乘数效应则有所不同。


让我们把税收加入AE中。它应该首先添在C的表达式中:

然后最终Y的决定式就会变成:

可以发现,如果税收增加1元,Y会对应地变化

元。这是T的乘数。

还有一个与T相关的乘数:预算平衡乘数。

它的意思是,如果T增加了1元,那么G也要对应增加1元。

此时,我们将Y的决定式写成:

可以发现,T增加多少,Y也就跟着增加多少。也就是说,预算平衡乘数为1。


中级宏观经济学(7)——均衡国民收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