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子自然道德慧智养生心》109--115 山林子 自然道德智慧教育 慧智益寿

慧智益寿养生
天地人和 百祸难涉
心身平衡 百证不生
养扶正气 百邪自去
回归自然 慧智益寿

109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110
人之有心,犹舟之有舵也。舵横则舟横,舵正则舟正。故善检身者先治心。
111
安乐有致死之道,忧患为养生之本。
112
问今时有志之士,多知收敛精神,则有谓身之知觉运用是也,何如?曰:心之精神之谓圣,此《礼经》夫子之训,而一言以尽天下之道者也。是故心以为之根,圣以为之果。而精之与神,则条达乎心根,敷荣乎圣果,而为全株宝树者也。
113
故养生家有曰:心死则神活。曰心死者,则虚之谓也。又曰:未死而学死,当生而无生。曰无生者,学死而忘生之谓也。如曰:忘气以养形,忘形以养神矣。而又曰:忘神以养虚,盖虚之所藏者深矣。
114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甚么铜床铁网,刀山剑树也。
115
俗情浓酽处淡得下,俗情劳扰处闲得下,俗情苦恼处耐得下,俗情牵缠处斩得下,方见学识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