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语言制作流程(机翻版)
原文源于【人工言語研究会】网站
http://conlinguistics.org/create/how.html
(本篇为纯机翻,有些部分逻辑不通,还请谅解)

【人造语言制作流程】
只要遵循这个流程,就能毫不犹豫地创造语言。
此外,这里介绍的其他流程也没有问题。
①决定想要创造的语言类型
如果想打破语言的壁垒,就使用国际辅助语,如果要在小说中使用,就使用艺术语言。
为此,首先要确定自己想要创造的语言句式。
另外,在创造语言的时候,无论是在脑海中思考还是写在纸上,都要使用日语,这也没关系。
用英语制作资料以后推广的时候很方便,但是用母语制作比较容易。
另外,用电脑制作资料吧。修改和发布都很容易。
②构筑声音、文字、语法等语言的骨架
我强烈建议大家先创造声音和文字,语法和词汇放在后面。
另外,我强烈建议声音和文字同时进行。
无论是声音还是文字,都不是一次就能决定的,之后需要多次变更。 即使完全确定了声音之后再创作文字,也会被卷入修改的风暴中,最终不得不修改声音。有经验的人会说。
比起修改已经完成的东西,修改工作中的东西更省力。所以,请同时进行创作。
语法和词汇也是一样,慢慢创造吧。首先,有说明语法的必要单词就足够了。
语法固定之后,再一点点增加单词。这样可以防止出现二次、三次的麻烦。
③创造最低限度的词汇
准备人称代词、基本动词和亲属名词。
另外,语法说明中必要的功能词(前置词、接续词等)也要准备好。
如果文字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手写在笔记上吧。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制作TTEDIT等软件来制作字体。
在字体完成之前,先使用字母等转印吧。因为需要在电脑上工作,所以是很现实的手段。
④造例句,增加单词
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周围的事情,要增加单词。
刚开始的时候,只要看到的日常物品的名称和基本的动词和形容词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语法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修改。
相反,在修改语法的时候,会出现必要的单词,因此单词也会增加。
⑤编词典
如果能说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话,就会有相应的词汇量,所以要制作词典。
在那之前,我认为是在word、记事本或excel中记录单词。
如果单词增加了,使用word的话会很严格,所以从这里开始使用词典软件比较好。
另外,纸质辞典编辑起来不方便,所以不推荐。
自然语言的词义不会不断变化,但人工语言的词义会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变化。
而且,新词的登录也很多。纸质辞典什么的,老实说是不行的。笔者和朋友在初高中时代都遭遇了很大的困难。
⑥决定单词的语法
例如,我们用las来表示手。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单词,但这是不够的。
las包括手腕还是胳膊?还有“帮忙”之类的意思吗?
必须决定这些名词的语法。
语法不仅仅是名词表示的范围。
还必须制定一个“撑伞”的“撑”该怎么说的定位。
和什么动词一起用,和什么形容词一起用。这种信息也是语法的一种。
实际上,语法这一点和文化一样,也是迄今为止人工语言偷懒的领域。
大部分人工语言的词典都像单词本一样,缺乏语法,不知道那个词的正确用法。
假设我们完全不懂英语。
如果用英日两国来表示“伞”的话,就会出现“umbrella”、“アンブレラ”。那么,“撑伞”该怎么说呢?我想,但并没有刊登广告。
当然,真正的日英词典里是有colocation的。但是大多数人工语言的词典都没有记载。
因为没有办法,所以这次引用了“撑伞”,就出现了stick。
由此得出结论:“那么,在这个语言中,‘撑伞’是stick an umbrella吗?”
同样的道理,“查字典”就是pull a dictionary。(笑声)
嗯,因为我们懂英语,所以知道这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这是一种不知名的人工语言,而且没有刊登广告,恐怕就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虽然写了单词的意思,但只要没有标注语法和位置,就会对这样的错误满不在乎。 如果人工语言的作者说“配合你们母语的语法和定位,使用我的语言吧”,日本人可能真的会用stick an umbrella这样的表达方式。
这样一来,母语不同的人之间,即使使用同样的人工语言,也无法进行沟通。因此,语法和语感必须很好地建立。
⑦充实例句
在字典里尽可能多地登记用例吧。
有了用例,就能同时了解语感和语法。
⑧翻译
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进入翻译。
翻译几种语言的哪种类型都可以,日记和描写日常生活的小说等比较容易找到。
不太离谱的SF会制造很少使用的单词,所以不合适。转运站就是这样。
另外,在学术论文中,必须使用高度的专业术语,所以请尽量避免使用。
在翻译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不足的词语。每次都创造新词并添加到词典中。
翻译的话,各种各样的体裁和各种各样的作者做比较好。因为如果是同一个作者,表达方式会很相似,单词很难增加。
⑨进行一次创作
翻译也会了的话,这次自己执笔。与此同时,如果有同伴的话,也可以练习会话。
小说中的对话表达应该已经相当熟练了,所以这是实际的运用练习。
如果能进行对话,能自己写文章,那就完全步入正轨了。
之后翻译或写作专业领域,每天都在扩充词汇量。 这个时候,不仅是单词,成句也要增加。
⑩创造非语言
到了这一步,就需要对非语言(手势等)做出详细的决定。
非语言也完成了,这时人工语言才算是完成了。
(11)如果可以的话,在设定语言的同时,文化和风土的设定也要更加细致。
在制作人工语言之前,最好设定一定程度的人工文化和人工风土。
虽说如此,也没必要一开始就做得很细致。
制作到一定程度的话人工文化和人工风土和人工语言平行补充。
但是,风土方面还是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主要内容比较保险。
因为后期修改很难见效,而且一旦修改,就会涉及到文化和语言,工作非常辛苦。
顺便一提,在不制造人工文化和人工风土的类型的人工语言中,这个作业是剪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