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新兰党的深夜独白——名侦探柯南M26《黑铁的鱼影》观后感

昨天下午,冒着北京的寒风大雪,大老远赶到良乡的电影院(毕竟这个校区实在是太偏僻了),映的追这部到年底才在大陆上2023年柯南剧场版。
怀着极其复杂的期待进入电影院,又以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离开座位,再冒着风雪步行回地铁站,再回到学校。可能是我今天早上睡太久了,也可能是晚上的烧饼吃太多了,这部对我来说相当复杂的作品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直到深夜,久久挥之不去!
即使到了第二天凌晨2点,我的心情还是非常激荡,难以平静,有太多东西想要分享了。干脆不睡了,打开电脑写一点观后感,或许能尽舒胸臆!(严重涉及剧透)
一,关于党争
开篇就写道了,我是以一种”复杂的心情”看这部“柯哀”圣剧的,原因很简单,我是一名老新兰党。
我从二年级开始看柯南tv动画,今年大一,通晓并长期追踪柯南主线,我可以毫不自傲地说,我是一名十年柯南老粉!到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磕cp,在那个网络环境很差的时代,我在爱奇艺评论区和“柯哀”党撕逼吵架,奠定了我作为一名“新兰”老粉的基础。后来,上中学后,虽然少了在贴吧鏖战的激情和时间,但我任然是一名不疑的“新兰”粉,“新兰”俨然已成为了我的“信仰”之一!
再到高三关学校复习的时候,通过另一个“新兰”党同学的传信,我得知; 什么“柯哀亲了”的消息,当即便如丧考妣,在楼道间和同学大骂73和“无耻”的“柯哀”党正在“弹冠相庆”,反复求证真实性后,我便对这部新出的剧场版怀有满满的“恶意”!在看到M26破纪录的票房和潮水般的好评时,我有所动容,但心中仍然还有一丝“不悦”。而在完整看完这部电影后,到深夜的现在,我逐渐释怀了——M26是一部平衡了各方渴求,在制衡上做到了完美的一部作品。
M26毫无疑问是一部柯哀向作品,但是,它对兰内酱的塑造却是异常完美的!在电影中,兰再次变回了善良,机敏的女武神形象,兰飞出阳台,大战宾加酒的片段,感觉回到了满月篇(话说为什么不把这个篇章重置一下啊喂),兰内酱太帅了我靠!还有后来兰拦截宾加酒和同柯哀二人汇合的片段,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毛利兰!发糖片段当然也不止有柯哀,兰被宾加打飞被黑田救下之后,柯南也有无奈于身体变小无法接住她。对于某些柯哀党声称的这部剧场般兰塑造得差,甚至是最大槽点,我对之不屑一顾,你们说M26的兰差只是因为他没有塑造成你们心目中所谓的“毛利兰”,你们说新兰党都没看过原著,那么柯哀党里那些跟风起哄,各种喷小兰塑造极差的小丑们,谁又看过原著呢?同样,在上映后仍然抨击M26的所谓“新兰”们,又有多少不是云的呢?这部剧场版里的兰无疑是塑造极好的,让新兰党看得也很舒服。
不知怎么的,在“柯哀亲了”的风波之后,广大新兰党就仿佛销声匿迹了,柯哀占据了舆论的主流,各种挖原著喷兰的言论作品层出不穷。单对于M26来说,新兰党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最后吻也是“还”给了兰,兰还是最好的兰。所以我在这个时代还想倔强地喊一句——新兰永恒!!!
二,关于观感
聊完了最敏感的话题,我的成分也暴露无疑,接下来我将用几个关键词分享我对M26的一些观感。
逻辑丰满。或许是担心红黑对决对主线影响太大,编剧樱井在设计对战时逻辑是十分严谨的,没有过去(例如琴酒的噩梦)那样难以解释的逻辑漏洞,一个对主线影响如此之大的剧情,让他搞成了结束后基本回到开始之前,反派人物的行动基本可以解释清楚,当然也有巨大的信息量,下面会提到。
推理的逻辑也不那么扯淡了,毕竟有黑科技加成,解释手法也颇能被接受。许多逆天科技也是新设定,对之前的剧情解释没影响,还有这回柯南不“柯学”了,踢了个手榴弹游个泳罢了。
超怀旧向。M26最让我惊艳的一点是大量的回忆杀,从柯哀带眼镜的经典片段,到回忆中的皮斯科,再到小兰片段给人的满月篇印象,再到本堂瑛海的回忆,再到库拉索,再到最后的柯哀回忆杀,对于我这样一个柯南是十年老粉来说,实在是爽得不得了!
还有就是基尔酒的回归,这次基尔都大量剧情,甚至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基尔在M26中,不仅表现了她职业卧底的关键能力,不再是花瓶,而且在直美怒吼父亲的时候,担任了带观众共情的角色,也丰富了基尔这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极大的亮点!
照顾各方。正如前面说的,M26不仅同时取悦了柯哀和新兰,还有赤井和透子(呼喊酒名)的羁绊,透子的爱国情感,贝姐的亲妈本质,冷酷琴爷,除了平和和基德,名侦探柯南的磕点在M26里都被恰如其分地提出了,甚至能做到平衡老粉和童年粉,每个柯南的爱好者都能看见自己热爱的内容,在短短2小时不到的影片中程序这么缤纷的内容,足见本作编剧的功底。
剧情舒适。这个怎么说呢?M26的总基调还是激进快速的,丝毫没有《零的执行人》那样的无聊,整个宏观上就是正邪双方骑脸大战,推理剧情大量给其它剧情让位,相当的生猛,琴爷就是那么冷酷,柯南就是那么干脆,没有什么反派变好人,也不再有名柯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圣母价值观,正就是正,邪就是邪,二者激情碰撞,让人酣畅淋漓。
贝姐伪装的那个老太婆起了一个首位呼应的作用,让M26看上去浑然一体,同样也补充了逻辑,其实细心的话,贝姐有手部特写,是可以注意到老太婆的指甲油和贝姐的是一样的。整个推进流畅自然,但就是结尾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能是受限于篇幅吧,感觉还可以继续舒展开来。
主线爆炸。下文将具体提及。
制作精良。这不必说了,毕竟就靠这个赚钱了,这次也完全没有人物崩坏的情况,一些构图相当惊艳,真的用心了。开头的“每年一棍”今年设计得也相当有新意,用剪影来抽象表现我们习以为常的片段,又是对老粉的疯狂暗示。配乐更不必说,柯哀吻的那一段配音一响,连我这个新兰党都感动了。
三,关于主线
我所本剧主线爆炸,一点不假。按照以往的尿性,剧场版的内容应该会被原著认可的。也就是说,有以下几点值得主线爱好者推敲(我自己总结的):
首先,基尔、波本确认明白了哀酱的身份,宫野志保身份真相知晓者再添新人。这是否昭示着红色方集结令的逐渐到来。
其次,黑衣组织明确有内部的权力斗争,大约分为围绕那位先生的琴酒、贝姐一党,和围绕朗姆的宾加、库拉索一党,本次剧场版除了是红黑之争,似乎也是组织内部权力划分之争。琴酒和朗姆不和,二人可能是政敌,但朗姆是琴酒明面上的领导,所以到处要受朗姆制约,而宾加、库拉索是朗姆的心腹,所以琴酒自然需要合情合理将他们除掉,巩固自己的地位。按之前的剧情和漫画上看,朗姆似乎也在拉拢波本和科伦,亲自指挥他们行动,希望收编他们到自己的羽翼下。
另外,朗姆很久都没见过那位先生了,才要借助黑科技去找乌丸。所以有一种可能是乌丸确实活着,并且有长时间的权力真空期,这段时期由朗姆来填补,朗姆野心由此急剧膨胀,希望独自成为组织的老大,然而乌丸后面又回来了且掌握着某种东西,让朗姆不能对他下手,只能继续忠于他,并暗地里进行权力斗争,但全局仍掌握在那位先生手里,就像这次炸岛的决策还是那位先生下的,那位先生统括着全局。而那位先生的信徒琴酒和有不可告人关系的贝姐责替身体不便的那位先生和朗姆进行斗争。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接下来还得看漫画更新的更多细节。但朗姆是那位先生的什么亲属的论调基本破产,倒是由于朗姆是世袭制的,所以让我们不禁猜想朗姆的祖辈和乌丸是什么关系。
还有就是贝姐对待小哀的态度,她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仇恨,完全变成了一个二五仔,那个小哀善良送给她的坠饰有什么象征意义?这样的变化预示着什么?
四,关于哀酱
抛开党争不谈,我本身也是很喜欢小哀的,这次剧场版里她能有这么杰出的发挥我也很欣慰。M26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不做工具人的,深入敌人腹地机制脱险,聪明又有爱心的小哀形象,借助直美补充了哀在美国时的一些设定,被欺凌什么的,也暗示了哀性格的形成,可以说是在人物设定和cp发糖这两方面把小哀推向了极致。还吻的片段现在看来也不是特别难崩,也表现了小哀舍己为人的性格。最后高潮的那个片段真的很感人,bgm一响开启回忆杀,作为老粉泪目了。
真的很喜欢哀酱,希望她结局有一个好的归宿。
最后提一嘴笑点和槽点。比较搞笑的几个片段我记忆很深刻,一个是组织三人职场孤立伏特加,另一个是“美国对保护日本有义务”。还有其它零散的几个笑点不再赘述。至于槽点嘛,也不想说太多,琴爷又放水了,基尔这么大一个二五仔在眼前发现不了,科伦这个废物再次人体描边,小哀说接吻有点小突兀什么的。但是瑕不掩瑜,M26依然是近十年最棒的柯南剧场版!(推翻了我去年的论断,我们柯南剧场版真是在蒸蒸日上呢!)
快凌晨五点了,写完了3000多字舒服心里多了,真心希望下部剧场版还能有这样的质量,但不抱希望罢了。
希望名侦探柯南这部传奇作品不要烂尾,希望能永远热爱。
记于2023年12月18日
时北京白雪皑皑,寒风瑟瑟